[发明专利]层状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01821459.2 | 申请日: | 200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48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17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3/08;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热交换器,例如用作机动车冷却器用的层状热交换器。为了在热交换器中设置用于改变呈之字形流经流体回路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弯头部分,用于制造交换器的金属板在分隔脊的上端或者下端设置有用于形成流体流动方向改变通道的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具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底壁。扁平管部分的前、后上部箱体部分或者其前、后下部箱体部分通过流体流动方向改变通道保持彼此相通,该通道具有大致为圆形的横截面并由彼此相对的凹陷部分形成。弯头部分减小了因为流体内部压力而在其上产生的应力集中,并提高了对压力的抵抗性,以有效地防止箱体侧壁破裂,因此可以减小制造热交换器的金属板的厚度,因为板厚减小可降低成本,并确保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热交换器 | ||
【主权项】:
1.一种层状热交换器,包括通常为矩形的金属板(2),每个金属板(2)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形成前、后流体管道的凹槽部分(4a),(4b),它们由一个垂直延长的分隔脊(6)分开;用于形成前、后上部箱体的凹槽部分(3a),(3b),它们与这些部分(4a),(4b)的上端相连,并且深度大于这些部分(4a),(4b);用于形成前、后下部箱体的凹槽部分(5a),(5b),它们与这些部分(4a),(4b)的下端相连,并且深度大于这些部分(4a),(4b),用于形成前、后上部箱体的凹槽部分(3a),(3b)在其底壁中形成有相应的流体通道孔(13a),(13b),用于形成前、后下部箱体的凹槽部分(5a),(5b)在其底壁中形成有相应的流体通道孔(15a),(15b),每一对相邻的金属板(2),(2)以叠置的层的形式装配在一起,而且它们的凹槽表面彼此相对,从而金属板(2),(2)的相对的分隔脊(6),(6)彼此连接,并且其相对的周向边缘(7),(7)彼此连接,由此形成了具有前、后扁平管道(11a),(11b)、与该管道相连的前、后上部箱体部分(10a),(10b)和前、后下部箱体部分(12a),(12b)的扁平管部分(A),多个这样的扁平管部分(A)平行设置,从而使相邻的平行扁平管部分(A),(A)的前上部箱体部分(10a),(10a)彼此相通,其后上部箱体部分(10b),(10b)彼此相通,其前下部箱体部分(12a),(12a)彼此相通,其后下部箱体部分(12b),(12b)彼此相通,该层状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金属板(2)在分隔脊(6)的上端和下端之一处设有一个用于形成流体流动方向改变通道的凹陷部分(17),该凹陷部分(17)具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底壁(17a),扁平管部分(A)的前、后上部箱体部分(10a),(10b)或者其前、后下部箱体部分(12a),(12b)通过流体流动方向改变通道(18)而彼此保持连通,该流体流动方向改变通道(18)具有大致为圆形的横截面,并由彼此相对的凹陷部分(17),(17)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82145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钎焊板件的热交换器
- 下一篇:用于高精度位置测量的改进线性变量差接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