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闭锁式发爆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0730.0 | 申请日: | 200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杰 |
主分类号: | F42D1/05 | 分类号: | F42D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5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发爆器的改进,这种装置适用于地下采矿作业起爆电雷管。主要由网路检测电路,网路比较电路,闭锁电路,冲能定量电路,输出电压反馈电路及毫秒输出控制电路所组成。该装置具有网路闭锁及冲能定量的功能,发爆器输出开路、短路及虚接发爆器闭锁,不能放炮,根据输出接入电雷管的多少自动调整输出能量,确保其最大输出冲能不大于最新标准的规定,为避免由于放炮引起的煤尘、甲烷爆炸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技术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闭锁 式发爆器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闭锁式发爆器,由一只或多只二极管D8、D9、…Dn正负串联连接,串联后二极管D8的阴极与毫秒开关KB接点“3”相连接,与接点“3”相对接点“6”与接线柱“X1”相连接,接线柱“X1”与“X2”两端经过放炮线与电雷管Rt相连接,二极管Dn的阳极与网路检测电路中电阻R16的一端“A”点相连接,网路比较电路中的电阻R13,R20的连接点也与“A”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在电源正电端“+”,电源正电端“+”经过毫秒开关接点“1”,“2”与电池E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n的阳极还与冲能定量电路中的电阻R24一端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网路检测电路;电压比较器UA的正电端“3”脚接电源正电端“+”,该端经过毫秒开关KA的接点“1”,“2”与电池E的正极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A的负电端12脚接电源“地”端“-”,既电池的负极,电压比较器UA、UB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电阻R12、R13、R19、R20,电压比较器UA的反向输入端4脚与电阻R13一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B的同相输入端7脚与电阻R20一端相连接,电阻R13,R20的各另一端与“A”点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A的同相输入端5脚与电阻R12相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4,R15的连接点“B”点相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源“地”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B的反相输入端6脚与电阻R19一端相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阻R17,R18的连接点“C”点相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源“地”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A的输出端2脚与电阻R11、二极管D5(阴极)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绿色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6、D7的阳极,触发二极管WY一端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B的输出端1脚与电阻R21、二极管D6(阴极)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黄色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上述电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网路比较电路;比较器UC的输入端接入电阻R23、R24,比较器UC的输出端14脚与电阻R22和二极管D7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红色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C的反相输入端8脚与电阻R2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压反馈电路中的电阻R4、R5和电容C9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C的同相输入端9脚与电阻R2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A”点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冲能定量电路;三极管P3的发射极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三极管P3的集电极与自激振荡电路中的三极管P1和P2的连接点相连接,P3的基极与三极管P4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P4的集电极与电阻R7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接,三极管P4的基极与三极管P5的集电极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接,三极管P5的发射极与电源正电端“+”相连接,P5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和三极管P6发射极的连接点相连接,三极管P6的集电极与电源“地”“-”相连接,三极管P6的基极与触发管WY的一端相连接,触发管WY的另一端为闭锁电路的输入端,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电路;三极管P1、P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与闭锁电路中的三极管P3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P1的基极与电阻R2,电容C2的一个并联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2,电容C2的另一个并联连接点与三极管P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P2的基极与电阻R1,电容C1的一个并联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个连接点与三极管P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P1、P2的集电极又与脉冲变压器B1的一次绕组两端相连接,脉冲变压器B1的一次绕组中间端与电源“地”“-”相连接,脉冲变压器B1的二次绕组向倍压整流电路供电,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自激振荡电路;脉冲变压器B1二次绕组的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的连接点相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接,其连接点与电容C6、C7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6的负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7的负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3一端的连接点相连接,该连接点还与毫秒开关接点“8”、“7”相连接,电容C8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倍压整流电路;电阻R3、R4、R5相串联连接,电容C9与电阻R5相并联,其连接点的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接,其连接点的另一端与冲能定量电路的电阻R23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反馈电路;毫秒开关“KB”的接点“7”、“8”与倍压整流电路的电容C5正极相连接,毫秒开关“KB”的接点“4”、“6”相连接,其连接点与接线柱X1相连接,毫秒开关“KB”的接点“5”与放电电阻R6一端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毫秒输出控制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杰,未经李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2307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