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煤的层状解藕式燃烧方法及机械层状解藕式燃烧炉无效
申请号: | 01131238.6 | 申请日: | 200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郝江平;宋文立;李静海;何京东;朱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B7/00 | 分类号: | F23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原煤的层状解藕式燃烧方法:原煤在预燃室中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入气化室和烟道,产生的半焦输送至气化室机械炉排上;半焦层上的原煤从下部引燃,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下部氧化,上部还原的缺氧燃烧和气化热解;烟气中的NOX在半焦催化下,经与NH3、CHi、C、O2及CO反应还原成N2;穿过煤层内被还原成N2;穿过煤层后在气化室内上部与烟道中被还原成N2;剩余NOX在进入主燃室或烟道前再次通过半焦层被还原;通过半焦吸附、扰混及与半焦区后段送入的二次供风混合,CO和烟黑燃烬;半焦在主燃室燃烧,使剩余挥发份热解氧化,氮氧化物被还原,CO和烟黑被燃烬;本发明通过机械炉排层状解藕式燃烧炉的分级分路燃烧,可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燃炉的燃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原煤 层状 解藕式 燃烧 方法 机械 | ||
【主权项】:
1.原煤的层状解藕式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10-50%的原煤送入机械层状解藕式燃烧炉的预燃室中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入 气化室或烟道,产生的半焦输送至气化室的机械炉排上; 2)将其余50-90%的原煤送至气化室机械炉排上的半焦层上,并从送入的原煤下部 引燃,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7-1.0的缺氧条件下,进行煤层的下部氧化,上部还原的缺氧 燃烧和气化热解; 气化室中的燃烧产物-烟气中的NOX,一部分在半焦层中半焦的催化作用下,经与 NH3、CHi、C、O2及CO的综合反应过程经而被还原成N2;一部分NOX在烟气穿过煤层 上部时在煤层中被还原成N2;穿过煤层之后的烟气中的NOX在气化室内上部与烟道中被 还原成N2;最后,烟气中剩余的NOX在进入主燃室或烟道前再次通过预燃室或/和气化室 中的半焦层被进一步还原; 烟气在通过半焦层时通过半焦的吸附、扰混作用及与半焦区后段送入的二次供风充 分混合,使CO和烟黑燃尽;所述的二次供风的总过量空气系数为1.2-1.4; 3)气化室中,经燃烧析出60-90%挥发份后的半焦通过活动机械炉排,被送入主 燃室,在主燃室进行燃烧,使所含的剩余挥发份在半焦内部进一步热解氧化,氮氧化 物在半焦内被还原,CO和生成的烟黑等可燃物在通过焦层表面时被燃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3123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 下一篇:废弃物用热分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