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摆)秧机的起秧机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8103.0 | 申请日: | 200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太云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来伏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摆)秧机的起秧机构装置,在插(摆)秧机现有的摆杆、棘轮机构、送秧轮、秧箱的结构基础上,还包括有起秧器和钵苗盘,起秧器是由多个固定在秧箱下端且相互平行的单板构成,送秧轮上分布有凸块,钵苗盘上分布有钵苗穴,钵苗穴之间设有相通的纵向槽沟和横向槽沟。该装置送秧起秧不伤秧苗,且将整排整排的秧苗送至现有技术插(摆)秧机结构的秧门处,为有序均匀的插(摆)秧创造了条件,达到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水稻稳产高产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插(摆)秧机的起秧机构装置,包括有受传动机构控制的摆杆(3)、受摆杆(3)控制的棘轮机构(4)、送秧轮(5)、秧箱(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起秧器(6)和钵苗盘(2),起秧器(6)是由多个固定在秧箱(1)下端且相互平行的单板构成,每个单板具有一个尖角(17),尖角(17)的一边对应秧箱起到起秧送秧作用,尖角(17)的另一边内凹成圆弧形,与送秧轮(5)之间存有空隙并相对应,在所述的送秧轮(5)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凸块(16),所述的钵苗盘(2)上均匀分布等距的钵苗穴(10),钵苗穴(10)与钵苗穴(10)之间设有相通的纵向槽沟(11)和横向槽沟(12),纵向槽沟(11)和横向槽沟(12)的底部与钵苗穴(10)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钵苗穴(10)底部开有孔(15),钵苗盘(2)的背面设有与送秧轮上凸块(16)相对应配置的内凹孔(14),在钵苗盘(2)纵向一侧还设有衔接平面(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太云,未经李太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24810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