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助力车无效
申请号: | 00232016.9 | 申请日: | 200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廷元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助力车。它的车轮分别由无阻尼元件的弹性悬架定位并设有助力。助力Z设在后轮前方,将颠簸的能量通过摆杆、V形传动臂、传动杆、轴齿轮超越离合及可控行星轮系由惯性轮储存并经可控轴齿轮自动离合释放给大链轮即驱动车轮;曲柄上的脚踏力经中轴超越离合驱动大链轮,同时亦可选择实现上述的功能。前轮轴处有助力L由悬架外管固定的齿条和与内管固定的车轮轴同心的螺旋传动件及摩擦片实现利用颠簸助力。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助力车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助力车,包括车架(1)、车轮(23,2)、脚踏曲柄(15,26)、链条(22)、小链轮(20)、变速和操纵装置(21,13,14),其特征是:车轮(23,2)分别由无阻尼元件的弹性悬架(24,8)定位并设有助力装置(2,L));助力(2)由壳体(28)与车架(1)的下部固定,壳内圆柱状空间的径向有一个中间板在其中心部位靠一侧有一轴向的管状凸部,该侧设有一个带支撑的V形传动臂(44),它后一端由一轴(52)经壳体(28)轴向轴承定位后与壳(28)外后弹性悬架(24)摆杆的前端键(47,50)连接,V形传动臂前两端之间的对应位置有一个两端分别由中间板和壳体端盖(29)轴承定位的轴其中部设有轴齿轮(30),它(38)与一侧的摩擦片及齿轮、盘体(34,31,72)和操纵件构成可控轴齿轮自动离合,(30)另一侧的轴上并列着两个与轴构成的轴齿轮超越离合(33,68,69)其工作方向一致且与大链轮工作方向相反,两个超越离合其外轮(33)分别在轴两边与V形传动臂(44)前两端的每端之间均分别由一个或一对传动杆(35,49)活连接着;中间板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同心并由管状轴与中间板管状凸部滚动轴承定位的可控行星轮系及传动齿轮(41)至一个以中心部位管状轴两端分别与行星轮支架(38或55)和壳体端盖(64)滚动轴承定位的惯性轮(63)之间构成的传动关系,轴齿轮(30)通过中间板管状凸部上的一窗口与行星轮系的传动齿轮(41)啮合;壳体(28)轴向的中心位置有中轴(39),靠其一端附近设有与齿轮(37)构成的中轴超越离合和壳(28)外侧与之齿轮(37)轮体固定的大链轮(25),中轴(39)分别由中间板管状凸部的头端和相反侧的壳体端盖(64)滚动轴承定位其壳(28)外的两端分别与脚踏曲柄(15,26)固定连接,中轴超越离合的齿轮(37)与可控轴齿轮自动离合中的齿轮(31)啮合;前弹性悬架(8)两个内管下端车轮轴处内侧至轴壳(82)端部之间有助力L,分别由固定在两外管(88)上的齿条(5)和与两内管下端固定的车轮轴(4)同心并轴承定位的齿轮外螺旋件(79)及压盘内螺旋件(80)、摩擦片(81)和与轴壳(82)一体的压盘构成传动关系,按前进方向:两外管上固定的齿条(5)分别一个设在其后偏内侧,一个设在其前偏内侧;两侧的螺旋传动件(79,80)分别左侧为右旋件,右侧为左旋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廷元,未经叶廷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2320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化成充电机组
- 下一篇:自行车自动调压微型充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