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噪能电池无效
申请号: | 00133565.0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29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峰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1L31/00;H01L41/08;H01L35/00;H01L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将环境中的光、热、电磁波和声波等辐射能量自动转化为电能的便携式环保电池,主要由具有光电性能的金属、二极管、电子蒸气凝聚板、电容、热电制冷元件、温控开关、压电材料、电磁谐振回路。透光性真空容器、透光性外壳、储热片和绝热材料等部件组成。本发明利用金属的光电特性,结合特定的电路结构条件,将环境噪能自动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具有携带方便,能够长久供电而无需人工充电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电池 | ||
【主权项】:
1、环境噪能电池主要由具有光电性能的金属(单质、或合金、或化合物)、二极管2、二极管3(可有可无)、整流二极管4、整流二极管5、栅网式电子蒸气凝聚板、电容、半导体热电制冷元件、温度范围控制开关(或串接有热敏保护电阻的时控开关)、压电材料膜片、谐振线圈(可调整)、谐振电容(可调整)、透光性真空容器、储热片、主导线、副导线、微光源、荧光材料、限流元件、绝热材料和透光性电池外壳组成,并按下列方式组装在一起:金属(单质、或合金、或化合物)封装在透光性真空容器内,并留有空间V;二极管2的阳极与主导线联接;二极管2的阴极与栅网式电子蒸气凝聚板相连,栅网式电子蒸气凝聚板封装在透光性真空容器内部并与金属的表面接触;透光性真空容器内的金属与二极管3的阳极联接;二极管3的阴极与副导线联接;电容的一个电极与主导线联接,另一电极与副导线联接;压电材料膜片的一个电输出端与副导线联接,另一个电输出端与整流二极管4的阴极相连,整流二极管4的阳极与主导线联接;谐振线圈和谐振电容组成电磁振荡回路,振荡回路的一个电输出端与副导线联接,另一个电输出端与整流二极管5的阴极联接,整流二极管5的阳极与主导线联接;半导体热电制冷元件的一个接线端与副导线联接,另一个接线端与温度范围控制开关的一端联接(或与热敏电阻的一端联接,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时控开关的一端联接),温度范围控制开关(或时控开关)的另一个接线端与主导线联接;半导体热电制冷元件的放热端与储热片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半导体热电制冷元件的吸热端与外部环境接触,储热片的另一表面与透光性真空容器外壁紧密接触;微光源的一个电极经限流元件后与主导线联接,另一个电极与副导线联接;将上述联接好的线路结构整体装入透光性电池外壳内部,将主导线引出作为电池的负极,将副导线引出作为电池的正极,绝热材料填充在壳体内部,荧光材料涂在外壳内壁的适当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峰,未经王正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3356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