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壁切割式气固快速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05781.2 | 申请日: | 200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6-11 |
发明(设计)人: | 魏飞;金涌;钱震;杨艳辉;汪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壁切割式气固快速分离装置,包括过渡段、气固混合相入口、分离器主体、气体导出管及颗粒出口。过渡段与反应器主体相联,颗粒出口与汽提装置相联,气体导出管与后继气固分离系统相联。本装置可作为提升管反应器或下行床反应器出口气固混合相的初级分离装置。经实验测量,其在各种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率均可达97%以上。由于颗粒顺着弧形轨道运动而非直接与壁面碰撞,颗粒与设备的磨损较小。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式气固 快速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附壁切割式气固快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离装置包括过渡段(2)、气固混合相入口(3)、分离器主体(8)、气体导出管(9)及颗粒出口(15);所述的过渡段(2)与反应器主体(1)相联,颗粒出口(15)与汽提蒸汽分布器(19)相联,气体导出管(9)与后继气固分离系统相联;所述的分离器主体(8)的直径D与反应器主体(1)的直径Dr的比例D/Dr为2.5~3.5;所述的气固混合相入口(3)为矩形,矩形长L1为0.35~0.6D,宽W1为0.8~1.2Dr,矩形的一侧与分离器主体(8)相切成一垂直防护板(4),与垂直防护板(4)相对的另一侧与分离器主体(8)相割,相割处的夹角α为50°~70°;所述的分离器主体(8)内设有气体导出管(9),其直径D1为0.4~0.6D,气体导出管(9)是一段与壳体同轴安装并插入到壳体内部的开口直管,其开口端面与分离器主体(8)的挡板的距离W3为0.1D~0.35D;在气固混合相入口(3)与分离器主体(8)相割处,设有入口导流挡板(5),其与垂直线所处的角度β为10°~25°,导流挡板(5)的末端与垂直防护板(4)之间的距离W2为0.07~0.25D;所述的颗粒出口(15)为一矩形;其一侧与分离器主体(8)相切成另一垂直防护板(14),该垂直防护板(14)的高度H3为0.8~1.2D,在颗粒出口(15)与分离器主体(8)的相切处设有弧形切割板(12),其半径为D/2,弧形切割板(12)与分离器主体(8)外壳的垂直距离H2为0.05D~0.15D,与主体中心垂线的夹角γ为5°~15°,颗粒出口(15)的另外两侧为圆弧型挡板(7),其圆弧半径R1、R2分别为0.2~0.3D与0.4~0.6D;在所述的切割板(12)的上、下设有加强筋板(10)和(13),该筋板与分离器主体(8)相对固定,切割板(12)上设有气压平衡孔(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057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组分本体溶胶-凝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废阴极碳块为原料生产碳素保护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