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纱阻捻头-CN03149565.6有效
  • T·维德;B·施勒默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3-07-11 - 2005-01-26 - D01H4/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纱装置的纱阻捻头,它具有一个在入口漏斗中布置的同轴结构、以及与之相距一定距离布置的槽,该槽沿着一根纱线的运行方向定位在该同轴结构的下游。根据本发明,同轴布置的结构(30)通过不同直径的圆形凸起或者沟槽(32)来构成。
  • 纱阻捻头
  • [发明专利]使一台离心式纺纱和捻线机运转的方法和装置-CN02811301.2无效
  • K·科尔策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3-15 - 2004-07-14 - D01H1/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一台离心纺纱和捻线机(1)运转的方法和装置,该机带有许多相同纺纱部位(2),每个部位有单独电动机驱动的离心纺纱罐(8)和一根可垂直移动地支承于离心纺纱罐(8)内的导纱管(7)以及有一台纺纱部位自身的计算机(14)。根据本发明,开始纺一根新纱或应变更机器参数的纱时,至少借助一个具有连接到一数据测定和分析装置(13)的传感装置(17)的基准纺纱部位(3),至少测定在基准纺纱部位(3)的离心纺纱罐(8)内壁(20)上形成的纱线卷装(21)的至少一个纱线卷装参数(平均结构密度(ρ(R)),最小内半径(R(min)),最大锥角(γKZ(max))),并相应地调节“正常”纺纱部位(2)的机器参数,例如导纱管(7)的往复运动。
  • 使一台离心纺纱捻线机运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开动一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和装置-CN200310120328.9有效
  • J·珀塞克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3-12-11 - 2004-07-07 - B65H54/2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尤其是当缺少可通过交叉筒子更换装置抓住的纱线时如在部分更换之后,该纺织机有用于可旋转地夹持住交叉筒子的纱管的筒子架、一个用于接纳一个给纱筒子的一个纱线端的夹持管、一个用于接纳一卷绕到交叉筒子上的纱线端的吸纱嘴,该方法的特征是以下步骤:通过气动加载的夹持管接纳该给纱筒子的纱线并将纱线转送至一个位于该吸纱嘴的通口的转动行程内的转交位置的区域里;将该吸纱嘴的通口定位在该转交位置的区域里并通过承受负压的吸纱嘴接纳该给纱筒子的纱线;使该吸纱嘴的通口移动到筒子更换装置的一个纱线操纵装置的区域里并将所述纱线转给该纱线操纵装置;通过该纱线操纵装置将纱线固定在一个通过该筒子更换装置准备好的纱管上。
  • 开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纺织机工作位置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纱的气流连接装置-CN03103107.2有效
  • S·沙顿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3-01-24 - 2003-08-06 - B65H69/06
  • 用于气流连接纱,特别是弹力纱的装置,配置有一个带一个可通入压缩空气的捻接槽的捻接头,以及用于气流预处理待捻接的纱头的握持及开松器,其中此握持及开松器的中轴线与捻接槽的中间纵平面相交,其特征在于,握持及开松器可更换地固定在捻接头的容纳孔内,并且握持及开松器的入口孔分别定位在捻接槽的两个出口中之一的附近,以及握持及开松器的入口孔有一个漏斗形轮廓,它保证上纱或下纱的一根定长剪切的纱头可靠地向内摆动到握持及开松器内。
  • 气流连接装置
  • [发明专利]纱线捻接装置-CN02143595.2无效
  • W·欧门;B·施密茨;N·科雷斯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10-11 - 2003-04-23 - D01H15/00
  • 本发明涉及具有一可接受压缩空气负载的捻接通道的并且用于气动连接两根纱线端头的纱线捻接装置。本发明规定,纱线捻接装置(10)具有两个可转动地设置的棱柱件(27,28),它们可分别在一纱线接纳位置(I)与一捻接位置(II)之间转动,这两个棱柱件(27,28)是这样设计的,即它们在捻接位置(II)上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捻接通道(44)。
  • 纱线捻接装置
  • [发明专利]气流纺纱装置-CN02142744.5无效
  • H·拉尔施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9-20 - 2003-04-09 - D01H4/32
  • 气流纺纱装置,其具有一个用于把纤维条开松成为单根纤维的开松装置,其包括一个供给装置和一个开松辊(5)。一个多孔的退绕辊(12)把纤维从开松辊(5)上沿对准其的旋转方向向下转移纤维。一个输送带(15)把纤维从退绕辊(12)输送到一个钳口线,同随后的空气加捻喷嘴(20)来制成纱线。该输送带与退绕辊(12)轴向平行设置,其中输送带(15)到退绕辊(12)的最小距离是这样选择的,以使输送到退绕辊(12)上的纤维通过机械接触被输送带接纳,并且输送带(15)是这样被驱动的,从而它把纤维转向约90°后输送到钳口线。按照本发明的气流纺纱装置(1)能够制成很好地适应气流纺纱法的纤维条并可经济地实施此方法。
  • 气流纺纱装置
  • [发明专利]自由端纺纱装置-CN02126462.7无效
  • H·拉尔施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7-22 - 2003-02-26 - D01H4/32
  • 自由端纺纱装置具有借助一个快速运动的分梳辊连续开松喂入纤维材料的开松装置,其中开松装置安装在配备有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对的一个纤维条延展装置(78)的前面。延展罗拉(79,80,81,82)具有许多凸脊,它们与对置延展罗拉的凹槽啮合。分别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79,80;81,82)之间的距离可以周期性改变。采用本发明的纤维条延展装置(78),可以在低开松辊速的情况下以及分梳辊加宽条件下进行完美的开松过程,可随之出现高计量精度和高纱均匀度。
  • 自由纺纱装置
  • [发明专利]纱线捻接装置-CN02120287.7无效
  • B·胡姆尔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5-22 - 2002-12-25 - B65G69/06
  • 配备有一个棱形捻接头(25)的一种弹性纱无结头的纱线捻接装置,捻接头有一个捻接槽(26),槽内至少带一个压缩空气喷射孔(29)。捻接槽(26)接纳相互进行捻接的纱以及能使纱的纤维气流捻接。捻接装置(58)分别配置有夹持装置(43;44)和剪纱装置(41;42)。捻接装置(58)包括前处理喷嘴(53;54),该两个喷嘴除了纱头的前处理以外,还用作为气流握持装置来固定相互捻接的纱头。根据本发明,在夹持装置(43;44)和前处理喷嘴(53;54)之间的纱道上安置一个气流作用于纱线的制动装置(49;50),使纱线至前处理喷嘴(53;54)的收缩距离缩短。借助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能够减少在络纱机或纺纱/络纱联合机上捻接弹性纱的无效纱线接结次数。
  • 纱线捻接装置
  • [发明专利]无接触支撑的快速回转转子,特别是纺织转子的位置调节装置-CN02103345.5有效
  • N·科宁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1-31 - 2002-09-18 - G05D3/00
  • 本发明涉及到无接触支撑的快速回转转子,特别是纺织转子的位置调节装置,这个具有传感器装置用于连续地产生转子位置信号和具有处理转子位置信号的控制装置(6),其中控制装置(6)将调节信号连续地输出给影响转子位置的执行机构装置。将控制装置(6)这样构成,附加信号曲线走向的斜率,从中推导出调节量,是受最大值限制的和当转子位置信号出现比较高的振动频率在同时小的相位误差时可以引起对于执行机构的附加信号的振动幅值的下降。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达到很小的能量消耗,扩展的可控制性和比较高的运行安全性。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有益地使用在磁性支撑的纺织转子(1)上。
  • 接触支撑快速回转转子特别是纺织位置调节装置
  • [发明专利]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CN02102097.3无效
  • K·科尔策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2002-01-22 - 2002-09-04 - D01H1/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短纤维纱(17)的方法,使用一个两步法工作的纺纱离心罐(3)、一个牵伸一根喂入材料(6)的牵伸装置(9)、一根可伸入到纺纱离心罐(3)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7)以及一个将纱卷绕成一个交叉卷绕筒子(15)的络筒装置(14)。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施的,每当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之前,从交叉卷绕筒子(15)退绕下的一根纱(17)的预处理纱头,在牵伸装置(9)的一对前罗拉(10)之前始纱入喂入材料(6)中,同时使第一步纺纱阶段的一根部分加捻纱(11)始纺,中断喂入材料(6)的继续输入,改变纱的运行方向,纱进入到第二步纺纱阶段,即纺纱离心罐(3)中卷绕成纱饼(12)的部分加捻纱(11)处于补充加捻下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来,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
  • 生产一种短纤维方法
  • [发明专利]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CN97118251.5有效
  • F·J·赫尔曼斯;H·科伦;R·格罗仁贝尔格 -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 1997-09-10 - 2002-04-17 - B65G15/58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特别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于运输管纱循环运行的传送盘。传送盘总是有一个编码磁体形式的信息储存介质,其铁磁材料具有很高的剩磁感应强度。在输送系统的内部安装有可通电的编码线圈,其可以使编码磁体有一个一定的极性。编码线圈可以由传感器测量到的管纱处理状况所产生的传感信号来控制。此外,在输送系统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测定编码磁体极性的霍尔传感器,可开关的电转辙器和使传送盘的编码磁体具有所确定极性的可通电的编码线圈。
  • 用于纺织机械输送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