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锥体远端外管-CN201220352705.6有效
  • 程春;赵迎红;董桂凡;陈雪生 - 易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12-07-20 - 2013-05-01 - A61F2/95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体远端外管,该锥体远端外管(2)用于介入治疗技术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球囊扩张导管。锥体远端外管(2)为锥体结构的单腔管,其小直径端与球囊(1)连接,大直径端与海波管(3)连接;所述锥体远端外管采用热缩或者热拉拔的方式成型。锥体远端外管远端部分直径较小,可以提升导管的追踪性、通过性;近端部分直径较大,这样有利于提升导管的推送性,缩短回抽时间。
  • 一种锥体远端
  • [发明专利]球囊扩张导管-CN201210251750.7无效
  • 陈雪生;赵迎红;董桂凡 - 易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12-07-20 - 2012-11-28 - A61M25/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技术的球囊扩张导管,该球囊扩张导管由超软头端1、扩张球囊部分2、远端杆体4、近端杆体5以及鲁尔接头6组成,在导管内部设有指引导丝通过的内管3,在内管上压有标记扩张球囊有效长度的显影环。该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采用二次拉伸工艺成型,通过第二次拉伸使得球囊锥体以及连接颈的壁厚进一步变薄;球囊与远端杆体的连接采用球囊连接颈在内,远端杆体在外的方式;同时该球囊扩张导管的远端杆体由两段组成,具有较大外径的近端杆体连接段与具有较小外径的球囊连接段。本发明中球囊扩张导管的扩张球囊部分与远端杆体球囊连接段具有较小的直径,保证了整个输送系统导管具有穿越更小直径的血管或者病变部位的能力。
  • 扩张导管
  • [发明专利]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CN201010617263.9无效
  • 丁海泉;曹建;陈雪生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10-12-30 - 2011-04-20 - C03C12/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粉,该玻璃粉包括20~60重量份Bi2O3、0~30重量份B2O3、0~30重量份ZnO、0~15重量份SiO2、10~40重量份BaO、0~10重量份MgO、0~15重量份的选自K2O、Na2O或Li2O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制备玻璃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混合料;(2)将所述混合料加入预热后的坩埚中,熔制;(3)对熔制好的玻璃液进行压片、淬火,并利用气流粉碎成粉末。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粉除了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机械性能之外,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环形铁氟龙加热器-CN201020141645.4有效
  • 陈雪生 - 中山市三乡镇辉翔五金挂具厂
  • 2010-03-24 - 2010-12-01 - H05B3/78
  • 环形铁氟龙加热器,包括内部穿设有发热丝的铁氟龙套管,铁氟龙套管盘绕设置于铁氟龙主架上,所述铁氟龙套管首、尾两端与位于铁氟龙主架外的导线连接于一起,所述导线端部连接有插头,使得铁氟龙套管内部的发热丝通过导线的内部线路电气连接至插头;本实用新型为无介质红外线发热体,在液体中加热时,可使得液体受热均匀,其加热效果比采用铁质、钢质或钛质套管加热器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铁氟龙材料使得加热器使用寿命更长,能够达到传统加热器的3~4倍,同时能够耐强酸、强碱,工作环境不受液体酸、碱度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于使用,可以在任意安装位置上随意投入安装即可进行加热工作,可以说是电镀行业中加热器的佼佼者。
  • 环形铁氟龙加热器
  • [发明专利]用于介质层的无铅玻璃粉-CN201010107400.4无效
  • 李海燕;陈雪生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10-02-09 - 2010-08-25 - C03C1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介质层的无铅玻璃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铅玻璃粉,该无铅玻璃粉包括:3~10wt%的SiO2、10~30wt%的B2O3、3~10wt%的P2O5、以及至少一种用于提供游离氧的氧化物。本发明中的玻璃粉不含有毒性强的重金属元素且各种元素均容易得到,成本低。且该玻璃粉的软化点为600℃或更低,在25~300℃温度范围内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65×10-7/℃到95×10-7/℃之间。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无铅玻璃粉的电子浆料。
  • 用于介质铅玻璃
  • [发明专利]介质用耐酸无铅玻璃粉-CN201010001196.8无效
  • 陈雪生;李海燕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10-01-15 - 2010-07-14 - C03C12/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铅、无铋、低熔点、低成本、耐酸的无铅玻璃粉及含有该无铅玻璃粉的电子浆料。本发明的无铅玻璃粉包括5~25wt%的SiO2、5~50wt%的B2O3、5~70wt%的SnO2、2~10wt%的BaO、0~15wt%的Al2O3、0~30wt%的TiO2、0~10wt%的ZnO、0~5wt%的MgO、0~30wt%的ZrO2、0~10wt%的CaO、0~15wt%的Li2O、0~5wt%的Na2O、0~5wt%的K2O。根据本发明的无铅玻璃粉或者电子浆料可用于形成电子、电气产品中的耐酸性介质层。
  • 介质耐酸铅玻璃
  • [发明专利]复合基片、等离子显示屏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CN200910076505.5有效
  • 陈雪生;李海燕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09-01-05 - 2010-06-09 - H01J17/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基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复合基片的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复合基片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基膜的表面上形成反射介质层;在反射介质层的表面上形成障壁层;以及在对反射介质层和障壁层进行适当的干燥之后在障壁层的表面上覆盖第二基膜。制造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包括:形成包括反射介质层和障壁层的复合基片;将复合基片转移至带有ADD电极的背面基板的表面上,在对复合基片进行烧结之前或烧结之后形成障壁和由障壁分隔开的放电单元,并在放电单元的内部覆盖R、G、B三基色荧光粉层;制作正面基板;以及将正面基板和背面基板进行对合、封接。本发明的制造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极大地简化了制造工艺,节约了制造成本和时间。
  • 复合等离子显示屏以及它们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CN200810239567.9无效
  • 李海燕;陈雪生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08-12-12 - 2010-06-09 - H01J17/49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其包括相互对接且封接在一起的前基板和后基板,其中,前基板包括:前基板玻璃衬底、形成于前基板玻璃衬底上的相互间隔布置的放电电极、形成在放电电极上方的第一介质层、在第一介质层上方覆盖整个前基板玻璃衬底表面的介质保护层。前基板上的相邻的放电电极之间以非放电区域隔开,并且放电电极包括公共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公共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之间通过放电间隙隔开。特别地,第一介质层包括呈条带状相互间隔分布的第一介质层条带,每个第一介质层条带覆盖两个相邻的放电电极之间的非放电区域以及分别位于非放电区域两侧的相应公共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制作上述等离子显示屏的方法。
  • 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透明介质浆料-CN200810223464.3有效
  • 陈雪生;李海燕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08-09-28 - 2010-03-31 - H01J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介质浆料,包括无机玻璃粉体和有机介质,所述无机玻璃粉体包括占所述无机玻璃粉体总重30-70%的Bi2O3+B2O3+SiO2以及占所述无机玻璃粉体总重20-60%的ZnO、BaO和MgO;所述有机介质包括沸点在150-300℃之间的有机溶剂和分解温度200-350℃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玻璃粉体中还包括占所述无机玻璃粉体总重5-30%的K2O和BeO。
  • 透明介质浆料
  • [发明专利]一种粉体制备方法-CN200810115492.3无效
  • 李海燕;陈雪生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2008-06-24 - 2009-12-30 - B01J2/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分散剂溶于溶剂中,形成分散剂溶液;2)使要分散的原料粉体与分散剂溶液充分搅拌混合;3)最后通过干燥将溶剂除去,获得改性粉体。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改善了粉体与分散介质的相容性,提高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及成膜性能,使粉体粒径小,成膜表面光滑,无气泡。本发明的方法不受分散体系性质的限制,同时所需成本较低并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 一种体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