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轧钢机双横樑支架的出口导卫装置-CN200520043027.5无效
  • 葛宪平;陆汉刚;马永贞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6-30 - 2007-01-03 - B21B39/16
  • 轧钢机双横樑支架的出口导卫装置,用于两机架横列式轧钢机第二机架的上轧制线机后导卫,其特征在于:(1)增加1支横樑,2支横樑相互平行布置;2支横樑用套有金属管支撑件的长螺栓连接固定(2)2支横樑、支撑件围成的封闭长方形,位置与孔型匹配,尺寸与出口导卫罩匹配(3)出口尖一端呈开口状固定在下横樑上,另一端与中轧辊最高点相匹配;设置1个横截面呈“三面封闭、底部开口”的长方形出口罩,与出口尖形成“四面封闭”的长方形出口导卫罩。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横樑强度大、不变形,杜绝了出口尖的晃动、位移现象,解决了第二机架轧件易冲撞出口尖的问题。轧件条形的控制稳定,且轧辊调换、孔型调节时的出口导卫移位方便,满足轧件的正常生产要求。
  • 轧钢机双横樑支架出口装置
  • [实用新型]连轧机组平轧机的新型水平活套装置-CN200520045220.2无效
  • 葛宪平;马永贞;陆汉刚;戴新盛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9-23 - 2006-10-11 - B21B41/00
  • 连轧机组平轧机的新型水平活套装置,包括平活套床体,其特征在于:活套装置由微扭转出口尖、常规的平活套床体组成;出口尖是1个长400mm的金属管件,其内孔横截面是略大于轧件尺寸的椭圆形(沿头部到尾部逐渐扭转),头部的α=0°,尾部的α=9°,α是内孔椭圆形长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安置在前机架轧辊孔型出口处的出口尖,与活套床体直线型挡板成β=2°的斜置,且与活套床体的间隙≤600mm。工作时,从前机架出来的平置状椭圆形轧件,进入出口尖后,以9°的扭转角、2°的斜角进入活套床体,最后以竖立状椭圆形到达后机架。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解决了“平—平”布置连轧机活套轧制难的问题,实现金属轧件的低成本生产。
  • 轧机新型水平装置
  • [实用新型]轧钢机挡水轧辊-CN200520045223.6无效
  • 葛宪平;陆汉刚;马永贞;戴新盛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9-23 - 2006-10-11 - B21B27/02
  • 轧钢机挡水轧辊,用于高合金钢热加工轧制的轧钢机。包括轧辊、轧辊孔槽,其特征在于:在轧辊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1个隔水槽;隔水槽沿轧辊圆周面内凹,两侧面是平面状,底部是弧形状(半圆形或椭圆形曲面),两侧面与底部光滑连接;隔水槽深8~20mm,宽10~20mm,离轧辊端部较远的隔水槽平侧面与相邻孔槽的距离≥30mm。工作时:润滑轧辊头颈端部的冷却水部分流入轧辊表面,进入轧辊端部的隔水槽;转动的轧辊,将隔水槽内的水甩出,使轧辊孔槽一直处于无水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合理、生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杜绝了轴承座冷却水进入孔槽的可能,解决了孔槽温度低引起的轧件咬入难问题,避免了轧件报废的现象,满足了高合金钢轧件的正常生产。
  • 轧钢机轧辊
  • [实用新型]待剪切热轧金属棒材的新型齐头装置-CN200520043028.X无效
  • 葛宪平;陆汉刚;马永贞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6-30 - 2006-08-16 - B23D33/00
  • 待剪切热轧金属棒材的新型齐头装置,固定在剪切机、剪后V型辊之间,其特征是:齐头挡板是1个“L”金属板,尾部下方与固定铰支点相连,中部下方与活动铰支点相连,弯曲的头部是1个长方形平面板,厚度20mm,宽度1.1B,高度1.3H,B、H是剪切机上、下刀刃的宽度和开口距离;固定在地基上的固定铰支点,低于下刀刃水平面;与气缸相连的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动铰支点相连;安置在固定铰支点、剪切机之间的气缸,最高点低于下刀刃水平面。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使活塞杆、活动铰支点上升,绕活动铰支点转动的齐头挡板,头部上升,使进入下刀刃的待剪切棒材齐头、切头长度定量。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实现了热轧金属棒材切头长度的准确定量剪切。
  • 剪切热轧金属棒新型齐头装置
  • [实用新型]热轧金属线材的新型滚动弯管装置-CN200420110110.5无效
  • 刘全;董建超;葛宪平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11-22 - 2006-03-29 - B21D7/08
  • 热轧金属线材的新型滚动弯管装置,其特征是:弯管装置是分体结构;四面封闭、两端开口的框型盒外壳A、外壳B分别呈长方形、弧线形腔体;与夹送辊出口导卫尺寸匹配的金属管组成的平直通道,固定在外壳A内;按常规弧度设计的2排导轮轴、导轮圆弧线分布,上、下对应的2排导轮围成1条弧形槽孔通道,导轮弯曲通道固定在外壳B内;利用一对法兰(阴阳匹配),使前部的平直通道、后部的弯曲通道活动联接。工作时,金属线材先以“滑动摩擦”穿过金属管通道,再以“滚动摩擦”穿过导轮通道,大大减少、减轻了线材的表面擦伤程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合格率高,基本杜绝了线材盘圆的整盘降级或报废损失,满足了金属线材的正常生产要求。
  • 热轧金属线材新型滚动弯管装置
  • [实用新型]新型轧钢机轧辊的孔型配置-CN200420023651.4无效
  • 葛宪平;沈燕源;金海忠;马永贞;陆汉刚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6-11 - 2005-10-12 - B21B31/00
  • 新型轧钢机轧辊的孔型配置,用于二机架横列式三辊轧钢机二机架的孔型设计,其特征在于:孔型设计为12条孔,沿轧辊中心线左右对称,7#、8#、9#、10#孔左右各1条,11#孔(中间坯成品孔)左右各2条;7#与9#孔、8#与10#孔、2条相邻的11#孔各使用一条机后辊道。工作时,经第一机架六道次轧制的钢坯,移钢至第二机架,进行五道次的轧制:下轧线7#孔→上轧线8#孔→下轧线9#孔→上制线10#孔→下轧线11#孔;孔型调换时,将轧辊调出,反向安装即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具有孔型调换方便,轧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轧辊寿命提高100%。解决了第二机架工艺道次少(只有三道)、孔型调换困难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轧钢机轧制金属材的正常生产要求。
  • 新型轧钢机轧辊孔型配置
  • [实用新型]一种剪切热轧金属材的新型定尺装置-CN200420082129.3无效
  • 葛宪平;邹凯;黄中顺;陆汉刚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8-24 - 2005-08-31 - B23D33/12
  • 一种剪切热轧金属材的新型定尺装置,包括由输送地辊、输送地板、辊道盖板构成的凹形辊道,其特征在于:横截面呈L形的金属挡板,底部平面联接板与定尺工作面板连为一体;定尺工作面板是一个开有角部缺口(位置设置在下部,与待剪切金属材的运行轨迹错位)的矩形平面板(与凹形辊道的横截面尺寸吻合);底部平面联接板与输送地板螺栓连结。工作时,穿过剪切机进入凹形辊道的待剪切金属材,在定尺工作面板前停住,定尺剪切;人工钩子将金属材头部拖到角部缺口,金属材穿过角部缺口(在输送地辊的作用下)到冷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容易、可操作性强,不受电器、机械控制的影响,定尺剪切准确、稳定,杜绝了金属材端部剪切的质量问题。
  • 一种剪切热轧金属新型装置
  • [实用新型]防止钛锭自燃的均热炉隔离工具-CN200420021177.1无效
  • 葛宪平;施惠康;沈燕源;顾新根;金海忠;杨昭;汪国新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3-23 - 2005-07-06 - C22F1/18
  • 防止钛锭自燃的均热炉隔离工具,用于冶金行业钛(钛合金)铸锭在均热炉内的加热,其特征在于:采用耐火材料(镶嵌金属层)烘烤制成的隔离工具整体呈长方体块状,下表面是长方形平面,上表面有2个并排的、与铸锭尺寸匹配的半圆形凹坑,相邻凹坑的间距550mm。钛锭加热时:(1)将本工具平放在均热炉内、靠近炉墙的炉底上;(2)钳入均热炉内的铸锭,一端竖于隔离工具的凹坑处,另一端斜靠在炉墙上;(3)按规定的加热工艺对铸锭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杜绝了均热炉加热钛锭时的自燃现象。实施本专利加热的铸锭,轧制出的方坯表面质量优,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吨钢成本降低2000元以上。
  • 防止自燃均热炉隔离工具
  • [发明专利]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CN200410084413.9有效
  • 葛宪平;杨昭;沈燕源;顾新根;施惠康;张得昭;金鑫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11-22 - 2005-04-27 - C21D9/70
  • 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用于钛(钛合金)铸锭的轧制开坯,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铸锭工艺”:(1)设计一个上表面有凹坑(与铸锭匹配)的块状隔离装置,平放在靠近炉墙的均热炉炉底上;(2)将将钳入均热炉内的铸锭,一端竖于隔离装置的凹坑处,另一端斜靠在炉墙上;相邻铸锭保持一定距离;(3)加热铸锭时,先保温15分钟,入炉温度≤800℃;再以≤60℃/h的速度加热升温至T设定设定下保温2.5小时后出均热炉,在初轧机上进行热加工开坯。实施本发明专利,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组织便捷的特点,解决了均热炉加热钛及钛合金铸锭时的燃烧现象。与锻压开坯工艺相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冶金成本降低2000元/吨钢以上。
  • 一种钛合金加热方法
  • [发明专利]Cr4Mo4V电渣钢锭的轧制开坯生产方法-CN200410053946.0有效
  • 顾新根;沈顺德;胡鸿铣;葛宪平;沈燕源;刘超良;张玩良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8-24 - 2005-03-02 - B21B1/02
  • Cr4Mo4V电渣钢锭的轧制开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初轧机开坯,生产100mm方钢坯。(1)钢锭加热:(A)钢锭单重≤1.7吨(B)入炉温度630℃保温90min(C)升温(80℃/h)至900℃保温60min(D)升温(80℃/h)至1190℃保温210min;保温期间,钢锭逐支翻身(E)钢锭阴阳面温差≤20℃出均热炉;(2)轧制开坯:(A)轧辊预热(B)开轧温度≥1130℃,终轧温度≥1000℃(C)一火轧制、二个阶段、44道次的热加工:(a)前20道次,慢速轧制,辊速≤20转/分,压下量≤30mm;(b)压下量≤50mm且快速轧制(D)轧坯热剪切后,进退火炉进行常规去应力处理。本发明专利具有工艺简便,生产组织便捷的特点,成品钢坯的表面质量良好,内材质量稳定,且碳化物不均匀度优于锻坯,且金属成坯率提高1%以上,成本降低2000元/吨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cr4mo4v钢锭轧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0Cr17Ni4Cu4Nb铸锭的轧制开坯生产方法-CN200410025100.6有效
  • 葛宪平;沈燕源;顾新根;方静贤;张龙祥;王立荣;王忠民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6-11 - 2005-02-23 - C21D8/00
  • 0Cr17 Ni4Cu4Nb铸锭的轧制开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电渣锭+初轧机二火轧制的开坯工艺:(1)一火加热:冷钢锭,入炉温度≤600℃保温1.5小时;热钢锭,入炉温度≤690℃保温1小时;以≤60℃/h升至950℃保温2小时,≤80℃/h升至1180℃保温4小时;阴阳面温差≤30℃出炉;(2)一火开坯:轧辊预热;辊速≤10转/分;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1050℃;压下量≤40mm;轧制道次≤14;(3)二火加热:1180℃保温1小时;(4)二火开坯:开轧温度≥1130℃,终轧温度≥1000℃;压下量≤50mm;钢坯快速剪切,热装退火。实施本发明专利对0Cr17Ni4Cu4Nb进行热加工轧制开坯,具有工艺简便、生产组织便捷、钢坯表面质量优、成本低的特点,质量符合GB/T8732-1988标准要求,经济效益显著。
  • cr17ni4cu4nb铸锭轧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高温合金GH1015的轧制开坯生产方法-CN200410025103.X有效
  • 葛宪平;沈燕源;顾新根;谢伟;金海忠;金鑫;张培德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4-06-11 - 2005-02-23 - C21D8/00
  • 高温合金GH1015轧制开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电渣锭+初轧机二火轧制的热加工开坯:(1)一火加热:电渣锭入炉温度≤700℃保温1小时;以≤60℃/h升温至900℃保温1小时,再以≤80℃/h升温至1180℃保温3.5小时;阴阳面温差≤20℃出均热炉;(2)一火开坯:轧辊预热温度120℃;开轧温度≥1100℃,终轧温度≥1000℃;辊速≤20转/分;压下量≤30mm;轧制道次数≤15;(3)二火加热:1170℃保温80分种;阴阳面温差≤20℃出炉;(4)二火开坯:轧辊预热;开轧温度≥1100℃,终轧温度≥1000℃;辊速≤20转/分,成品道次的辊速≤10转/分;压下量30mm。本发明专利具有工艺简便、生产组织便捷的特点,成本降低2500元/吨,质量满足Q/HYAD601-91Y标准之规定,经济效益显著。
  • 高温合金gh1015轧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Cr12MoV轧制开坯的生产方法-CN03141888.0有效
  • 谢蔚;胡鸿铣;葛宪平;沈燕源;顾新根;续维;陈新建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2003-07-29 - 2004-03-24 - B21B15/00
  • Cr12MoV轧制开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钢锭+初轧机二火轧制”的开坯工艺:(1)均热炉一火加热:钢锭重≤1.5吨;入炉温度≤500℃保温2小时;升温速度≤80℃/h;1180℃保温4小时;保温时钢锭翻身,阴阳面温差≤30℃;(2)初轧机一火开坯:轧制前,关闭轧辊的冷却水;轧辊预热,温度150℃;辊速≤10转/分;终轧温度≥1050℃;轧制压下量≤20mm,且保持同方向轧制;轧件回炉加热;(3)二火加热:1170℃保温1.5小时;(4)二火开坯:轧辊预热;辊速≤10转/分;轧件的终轧温度≥1050℃;压下量≤40mm。实施本发明专利对Cr12MoV进行热加工开坯,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钢坯表面质量优、成本低的特点,产品质量符合GB/T1299-2000标准要求,经济效益显著。
  • cr12mov轧制生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