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斜带石斑鱼的养殖方法-CN201710416793.9有效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6 - 2020-11-17 - A01K61/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带石斑鱼的养殖方法,养殖步骤为:1)放养前的准备;2)投放鱼苗;3)转食驯化;4)日常管理。有益效果为:根据斜带石斑鱼的生理特点控制养殖环境条件,根据斜带石斑鱼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情况,慢慢对其进行转食驯化,斜带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快,生命力旺盛;微生物制剂可将水中氨氮有机物作为氮源和碳源,对其进行生化分解;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群,能够抑制水中有害菌滋生;可去除水中的邻苯二酚和苯酚,并具有絮凝效果,能明显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 一种石斑鱼养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及其应用-CN201710415330.0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11-21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方法为为彻底干塘消毒,曝晒5‑7d后注水,施用生物肥肥水,投入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当水温上升到22℃‑35℃时,以5000‑6000尾/亩的放养密度向池塘内放养苗种;将饵料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8‑10%,投喂频率为3‑4 次/日的方式投喂,保持光照13‑15小时/日。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为浮游动植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及营养元素,保证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适口饵料,促进鱼苗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提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中华乌塘鳢生长速度;残饵较少,保证了养殖环境的清新。
  • 一种中华乌塘鳢养殖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CN201710413893.6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11-03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为选择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的清澈水质;采用HDPE材料制成深水网箱,网箱直径25‑35m,深度为6‑10m,每3‑5个网箱并为一组,距离岸边600‑900米,沿潮水流动方向纵向排列设置;放养标准为鱼种为20‑35克/尾,放养密度为5‑8尾/m3,鱼体重至60‑70g时,放养密度为4‑7尾/m3;将饵料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7‑9%,投喂频率为3‑4次/日的方式投喂。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为银鲳鱼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中,提高了鱼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
  • 一种鲳鱼网箱养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黑鲷鱼的养殖方法-CN201710414684.3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10-24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鲷鱼的养殖方法,包括池塘准备、鱼苗放养、饲料配制、投喂,具体为1)对养殖池进行消毒、清洗,注入养殖海水,保证养殖池的光照恒定13~15小时/日;2)将健康鱼苗以1200~1300尾/亩的放养密度为放入池塘内;3)将配好的饲料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8~10%,投喂频率为3~4次/日的方式投喂。有益效果为该养殖方法利用养殖池的循环系统可将养殖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保持水质清新的同时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养殖风险较小、养殖周期较短、养殖效率较高和养殖品质较佳;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残饵较少,避免水质污染,保证环境的清新。
  • 一种鲷鱼养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CN201710415336.8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10-13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具体操作步骤为育苗池消毒、清洗,注入养殖海水;育苗池内施放肥料,保持透明度在30‑40cm;将雌雄黑鲷鱼亲鱼混养,得到受精卵,孵化;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3‑5%、投喂频率为5‑7次/日、光照恒定13‑15小时/日培育;每隔8‑10天向育苗池投入抗病虫害免疫剂。有益效果为该培育技术能够保持水质清新,为育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能为鱼苗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可培育出生长状态好、产品品质佳的黑鲷鱼苗;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养殖周期较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一种鲷鱼苗种培育技术
  • [发明专利]一种海水网箱养殖鮸鱼的方法-CN201710413892.1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10-10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网箱养殖鮸鱼的方法,包括网箱的制备,鱼种放养,饵料投喂,网箱养护。有益效果为该方法投资成本低,养殖效率高,环境保护少,且鮸鱼生产稳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添加的混合型藻类水体净化剂为固定化的藻细胞,合成代谢活性高,衰老慢,能够有效去除网箱附着的氨氮、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改善网箱环境;该净化剂工艺方法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应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一种海水网箱养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CN201710416792.4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6 - 2017-09-29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选育步骤为建成牙鲆家系、确定半致死浓度、选育牙鲆抗病第二代、选育牙鲆抗病第三代。有益效果为操作简单,无高难度操作,可复制性强,减轻了育种的工作量;在养殖感染后的牙鲆水中注入氨基酸序列为SCASRCKSRRCRARRCGYFGICKCFRC的活性短肽,上述活性短肽不会被牙鲆体内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可直接达到小肠,被小肠消化吸收;可明显提高牙鲆体内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生成速度,提高牙鲆的非特异性免疫;得到的牙鲆抗病第三代对鳗弧菌的抗性强,养殖存活率提高30~55%,对我国牙鲆养殖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
  • 一种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抗病速成鲈鱼养殖方法及其应用-CN201710414682.4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09-22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速成鲈鱼养殖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包括修建池塘的面积为8‑12亩、水深2‑3m,每1.2‑1.5亩水面配备l台增氧机;干塘、清淤和曝晒;按照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7‑11%,每日投喂频率为3‑4次,光照保证13‑14小时/日的方式养殖;勤换水、勤增氧、施放生物制剂。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提高鲈鱼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并促进生长,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提高鲈鱼的抗病免疫力,保证成活率,缩短鲈鱼生长周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 一种抗病速成鲈鱼养殖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鲈鱼的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及其应用-CN201710415332.X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5 - 2017-09-22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鲈鱼的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包括池塘修建、放养、饲料配制、养殖,具体为选择宁静安全的环境修建池塘,安装增氧机,种植伊乐藻和水花生,搭建遮阳网,以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放养鲈鱼,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7~11%、每日投喂频率为3~4次方法养殖。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鲈鱼的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提高鲈鱼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并促进生长,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残饵较少,利用伊乐藻、水花生和遮阳网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夏季水温,可降低能耗,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 一种鲈鱼池塘生态养殖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方法-CN201710416768.0在审
  • 施晓峰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2017-06-06 - 2017-09-19 - A01K6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方法,具体步骤为1)亲鱼的选择;2)人工催产;3)人工孵化;4)仔鱼培养;5)鱼苗分级;6)稚鱼培养。有益效果为可大规模人工培育,克服了以往育苗培育方法科技含量低,培育数量少的缺点;在仔鱼的培育池中注入含活性多肽的小球藻液,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KCVNCFCGTAKCTHYLCRVLHPGKLCVCVNCSK。上述活性多肽不能为轮虫消化分解,但轮虫能改变其空间结构,仔鱼摄入后可明显增强仔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同时提高仔鱼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生成速度。
  • 一种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