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压电微混合器-CN201220711970.9有效
  • 何秀华;邓志丹;韦丹丹;蔡盛川;禚洪彩 - 江苏大学
  • 2012-12-21 - 2014-04-09 - B01F1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体泵送与混合的微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微混合器。上基体上设有两个泵进口通道、基体泵腔和一个泵出口通道,泵体上设有进口缓冲腔、进口涡旋管、泵体泵腔、出口涡旋管、出口缓冲腔;泵的两进口通道在进口缓冲腔入口相交汇并与进口缓冲腔相通,进口缓冲腔与进口涡旋管相通,进口涡旋管与泵体泵腔相通,泵体泵腔与出口涡旋管,出口涡旋管与出口缓冲腔相通,出口缓冲腔与位于出口缓冲腔上方的泵出口通道相通;基体泵腔和泵体泵腔相通,共同组成了泵腔;压电振子位于上基体的基体泵腔之上,所述进口涡旋管或出口涡旋管为由连续对称设置的三角体组成的特殊结构管道。本实用新型大幅缩短了混合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混合效率。
  • 一种压电混合器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三腔无阀压电泵-CN201220685713.2有效
  • 杨嵩;袁寿其;何秀华;禚洪彩;李富 - 江苏大学
  • 2012-12-13 - 2013-10-23 - F04B43/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体传输与控制以及微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三腔无阀压电泵。包括射流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射流控制元件由一个三通管和三个直流管组成,其中三通管是由一个汇流锥管和两个相同的分流管组成的三通结构,两个分流管的一端与汇流锥管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进出口腔连通,三个直流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三个下泵腔,另一端交汇并与汇流锥管最小截面连通,射流控制元件关于汇流锥管中心线呈中心对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泵的容积效率高,并且可以实现双向输送流体。
  • 一种基于效应三腔无阀压电
  • [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微混合器-CN201210559760.7有效
  • 何秀华;邓志丹;韦丹丹;蔡盛川;禚洪彩 - 江苏大学
  • 2012-12-21 - 2013-06-26 - B01F5/00
  • 本发明涉及微流体泵送与混合的微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无阀微混合器。包括两个进口通道,进口缓冲腔,进口涡旋管,泵腔,压电振子,上基体,泵体,出口涡旋管,出口缓冲腔,出口通道。本发明结构中两个进口通道在进口缓冲腔相交汇,且其中心线夹角小于等于90度,涡旋管是利用在扩散管内增加三角体的办法制成。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在本发明中,利用两个进口通道的交汇使拟混合的流体在进口缓冲腔中进行首次混合,然后在特殊设计的涡旋管中进行进一步地有效混合,大幅缩短了混合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混合效率。
  • 一种压电混合器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三腔无阀压电泵-CN201210536325.2有效
  • 杨嵩;袁寿其;何秀华;禚洪彩;李富 - 江苏大学
  • 2012-12-13 - 2013-04-03 - F04B43/04
  • 本发明涉及微流体传输与控制以及微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三腔无阀压电泵。包括射流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射流控制元件由一个三通管和三个直流管组成,其中三通管是由一个汇流锥管和两个相同的分流管组成的三通结构,两个分流管的一端与汇流锥管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进出口腔连通,三个直流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三个下泵腔,另一端交汇并与汇流锥管最小截面连通,射流控制元件关于汇流锥管中心线呈中心对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泵的容积效率高,并且可以实现双向输送流体。
  • 一种基于效应三腔无阀压电
  • [实用新型]一种压电微流体混合器-CN201120105845.9无效
  • 何秀华;李富;禚洪彩 - 江苏大学
  • 2011-04-12 - 2011-12-21 - F04B4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电微流体混合器,在两泵进口与泵腔之间、泵出口与泵腔之间均连通一个变形混合管,变形混合管的变形部分由七个管道连通组成,第三管道与第一、第三管道平行,第一管道右端与第三管道左端之间连接并联的半圆形第二管道和锥形第七管道,锥形第七管道大端连接第一、第二管道、小端连接于第三管道侧部;第五管道左端与第三管道右端之间连接并联的半圆形第六管道和锥形第四管道,锥形第四管道大端分别连接第三管道右端和第六管道、小端连接于第五管道侧壁;两种待混合的流体经过进口流入左侧的变形混合管初步混合后进入泵腔中充分混合,再经过右侧的混合管从出口流出,经过三次充分混合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实现泵送和混合。
  • 一种压电流体混合器
  • [实用新型]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泵-CN201120105849.7无效
  • 何秀华;禚洪彩;李富 - 江苏大学
  • 2011-04-12 - 2011-09-14 - F04B4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微流体传输与控制的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泵,泵体上设有两个均由一汇流锥管与相对于汇流锥管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分流锥管连通组成的同向布置的扩散/收缩组合管,其中第一扩散/收缩组合管的汇流锥管与泵进口相连通,其两分流锥管均与泵腔相连通,第二扩散/收缩组合管的汇流锥管与泵腔相连通,其两分流锥管均与泵出口相连通;汇流锥管长为1200μm、高为80μm、小端的最小截面宽度为80μm、锥角为7°、小端管口圆角半径为40μm;两分流锥管间的夹角为90°、长均为400μm、小端最小截面宽度与汇流锥管大端的最大截面宽度之比均为0.5、锥角均为3.5°;由于两分流锥管的组合作用产生压差,提高压电泵的容积效率,增加压电泵的流量。
  • 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
  • [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微流体混合器-CN201110091097.8有效
  • 何秀华;李富;禚洪彩 - 江苏大学
  • 2011-04-12 - 2011-08-10 - B01F5/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电微流体混合器,在两泵进口与泵腔之间、泵出口与泵腔之间均连通一个变形混合管,变形混合管的变形部分由七个管道连通组成,第三管道与第一、第三管道平行,第一管道右端与第三管道左端之间连接并联的半圆形第二管道和锥形第七管道,锥形第七管道大端连接第一、第二管道、小端连接于第三管道侧部;第五管道左端与第三管道右端之间连接并联的半圆形第六管道和锥形第四管道,锥形第四管道大端分别连接第三管道右端和第六管道、小端连接于第五管道侧壁;两种待混合的流体经过进口流入左侧的变形混合管初步混合后进入泵腔中充分混合,再经过右侧的混合管从出口流出,经过三次充分混合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实现泵送和混合。
  • 一种压电流体混合器
  • [发明专利]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泵-CN201110091100.6有效
  • 何秀华;禚洪彩;李富 - 江苏大学
  • 2011-04-12 - 2011-07-27 - F04B43/04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微流体传输与控制的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泵,泵体上设有两个均由一汇流锥管与相对于汇流锥管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分流锥管连通组成的同向布置的扩散/收缩组合管,其中第一扩散/收缩组合管的汇流锥管与泵进口相连通,其两分流锥管均与泵腔相连通,第二扩散/收缩组合管的汇流锥管与泵腔相连通,其两分流锥管均与泵出口相连通;汇流锥管长为1200μm、高为80μm、小端的最小截面宽度为80μm、锥角为7°、小端管口圆角半径为40μm;两分流锥管间的夹角为90°、长均为400μm、小端最小截面宽度与汇流锥管大端的最大截面宽度之比均为0.5、锥角均为3.5°;由于两分流锥管的组合作用产生压差,提高压电泵的容积效率,增加压电泵的流量。
  • 扩散收缩组合管无阀压电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