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民族地区专用火化机的空气预热器-CN201120058850.9有效
  • 孟浩;李伯森;乔功明;孙成龙;史峰;钱高;乔娇;徐晓丹;李秉杰;高源;郭雷;牟玉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1-03-09 - 2011-09-14 - F23L15/02
  • 一种民族地区专用火化机的空气预热器,由热交换装置、分配器和鼓风机组成,热交换装置由壳体和管束组成,管束布置在壳体中腔内,壳体的左腔中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左腔分隔成左上腔和左下腔,左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冷空气进口,左上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热空气出口,冷空气进口通过一号管道与鼓风机相连,分配器的顶部设置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进口通过二号管道与热空气出口连接,分配器的底部设置有多路助燃风管道,这些助燃风管道与炉体内的一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三次燃烧室连通。热交换装置与烟囱融为一体,分配器和助燃风管道布置在炉体的外装饰壳内,结构紧凑,不影响外形美观;符合藏族地区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传统,而且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能量消耗。
  • 民族地区专用火化空气预热器
  • [实用新型]民族地区专用火化机的炉体结构-CN201120059989.5有效
  • 孟浩;李伯森;乔功明;孙成龙;史峰;钱高;乔娇;徐晓丹;李秉杰;高源;郭雷;牟玉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1-03-09 - 2011-09-14 - F23G1/00
  • 一种民族地区专用火化机的炉体结构,由五级组成,由下向上依次为一次燃烧室、一次燃烧室顶盖、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顶盖、三次燃烧室、三次燃烧室顶盖,一次燃烧室的外部布置有油枪和一次燃烧器,二次燃烧室的外部布置有二次燃烧器,一次燃烧室通过烟道层与二次燃烧室连通,二次燃烧室通过烟气出口与三次燃烧室连通,三次燃烧室与烟囱下部的空气预热器连通,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入口与鼓风机连通,空气预热器的热空气出口经助燃风管道与一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三次燃烧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的布置了三级燃烧室、两级燃烧器、油枪、烟气通路以及空气预热器,炉体外形为宝塔形,符合藏族地区丧葬习俗和宗教传统,庄严肃穆,节能环保。
  • 民族地区专用火化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沉降冷却塔-CN201110047074.7无效
  • 孙成龙;李伯森;孟浩;钱高;徐海峰;徐祥华;徐晓丹;高源;史峰;李秉杰;郭雷;乔娇;牟玉;方祥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1-02-28 - 2011-09-07 - F23G5/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沉降冷却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烟气通过的立式烟道,以及至少一个围绕烟道的冷却风通道层,立式烟道与冷风通道层间隔设置形成立式烟道-冷却风通道层-立式烟道形式的多层换热结构;焚烧炉排出的烟气从塔底部进入烟道内,同时冷却风通过进气口也从塔底进入冷却风通道层,冷却风与烟气不混合,通过烟道壁及设置烟道壁上的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却的烟气通过设置在烟道间的烟道连通管在塔顶部汇合后排出,冷却风升温后变成热风在塔顶部汇合,由热风出口排出,用于焚烧炉的助燃供风,多余部分通过溢流阀排出;因此,在冷却风与高温烟气不混合的情况下提高烟气的降温效率。
  • 一种立式沉降冷却塔
  • [实用新型]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CN201120027360.2无效
  • 孟浩;李伯森;徐晓丹;史峰;郭雷;乔功明;孙成龙;李秉杰;高源;钱高;乔娇;牟玉;方祥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1-01-26 - 2011-07-27 - F23G1/00
  • 一种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布置在箱体内的发电机房、油箱、风机房、火化炉和进尸间,发电机房位于箱体前部,油箱布置在发电机房背面的左侧,风机房布置在发电机房背面的右侧,风机房内设置有消声器、鼓风机、引射器、引风机和烟囱升降机构,火化炉安装在箱体的中部,由三层构成,上层为水平烟道,中层为主燃烧室,下层为副燃烧室,主燃烧室的后部装有炉门,火化炉的正面安装有操作柜,进尸间位于箱体的后部,进尸间中部设置有履带式进尸车,履带式进尸车的前端与炉门正对,本装置外形尺寸与集装箱相同,所有设备都紧凑有序地布置在里面,因此机动灵活,适合长距离运输,从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使遇难者遗体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 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CN201110028282.2有效
  • 孟浩;李伯森;徐晓丹;史峰;郭雷;乔功明;孙成龙;李秉杰;高源;钱高;乔娇;牟玉;方祥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1-01-26 - 2011-05-11 - F23G1/00
  • 一种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布置在箱体内的发电机房、油箱、风机房、火化炉和进尸间,发电机房位于箱体前部,油箱布置在发电机房背面的左侧,风机房布置在发电机房背面的右侧,风机房内设置有消声器、鼓风机、引射器、引风机和烟囱升降机构,火化炉安装在箱体的中部,由三层构成,上层为水平烟道,中层为主燃烧室,下层为副燃烧室,主燃烧室的后部装有炉门,火化炉的正面安装有操作柜,进尸间位于箱体的后部,进尸间中部设置有履带式进尸车,履带式进尸车的前端与炉门正对,本装置外形尺寸与集装箱相同,所有设备都紧凑有序地布置在里面,因此机动灵活,适合长距离运输,从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使遇难者遗体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 集装箱式遗体应急火化处理装置
  • [实用新型]遗物祭品焚烧及后处理设备-CN201020139525.0有效
  • 孟浩;李伯森;徐祥华;徐晓丹;李秉杰;郭雷;高源;孙成龙;史峰;钱高;牟玉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10-03-24 - 2010-11-10 - F23G5/00
  • 一种遗物祭品焚烧及后处理设备,包括焚烧炉、后处理设备,焚烧炉由炉体、鼓风机、空气预热器组成,后处理设备由换热器、水箱、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箱、喷淋塔、水雾分离器、引风机、烟囱组成,炉体内设置有主、副燃烧室,主燃烧室的侧面安装有主燃烧器和清灰门,副燃烧室的侧面安装有副燃烧器,换热器的出口经过碟阀与布袋除尘器的入口连通,布袋除尘器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箱的入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的出口与烟囱连通,换热器的出口还经过碟阀与喷淋塔的入口连通,喷淋塔的出口与水雾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水雾分离器的出口与烟囱连通。本设备专门用来处理遗物和祭品,燃料消耗低,烟气净化效果好,解决了露天焚烧遗物祭品造成环境污染的难题。
  • 遗物祭品焚烧处理设备
  • [实用新型]抽屉式活性炭过滤器-CN200920278937.X无效
  • 孟浩;李伯森;徐祥华;徐晓丹;李秉杰;郭雷;高源;孙成龙;史峰;钱高;牟玉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09-11-12 - 2010-08-04 - B01D53/04
  • 一种抽屉式活性炭过滤器,由壳体和多个活性炭盒构成,壳体由顶板、底板、前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组成,底板上固接有四根立柱,两根前立柱之间横向跨接有多层横梁,这些横梁由上至下平行布置,每层横梁上中心对称地设置有左、右导轨,左、右导轨将壳体内腔分成三部分:左腔与进气口连通,右腔与排气口连通,在中腔中设置有多层隔板,隔板沿烟气流动方向倾斜设置,前面板的表面与各层横梁上左、右导轨之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活性炭盒由盒体、支撑网、活性炭颗粒组成,在前面板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气体运行舒畅,阻力小,净化效果好,活性炭盒采用抽屉式,使用灵活,可以按照净化气体的种类对活性炭颗粒进行相应的调整。
  • 抽屉活性炭过滤器
  • [发明专利]抽屉式活性炭过滤器-CN200910210918.8有效
  • 孟浩;李伯森;徐祥华;徐晓丹;李秉杰;郭雷;高源;孙成龙;史峰;钱高;牟玉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2009-11-12 - 2010-04-21 - B01D46/30
  • 一种抽屉式活性炭过滤器,由壳体和多个活性炭盒构成,壳体由顶板、底板、前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组成,底板上固接有四根立柱,两根前立柱之间横向跨接有多层横梁,这些横梁由上至下平行布置,每层横梁上中心对称地设置有左、右导轨,左、右导轨将壳体内腔分成三部分:左腔与进气口连通,右腔与排气口连通,在中腔中设置有多层隔板,隔板沿烟气流动方向倾斜设置,前面板的表面与各层横梁上左、右导轨之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活性炭盒由盒体、支撑网、活性炭颗粒组成,在前面板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本发明的过滤器,气体运行舒畅,阻力小,净化效果好,活性炭盒采用抽屉式,使用灵活,可以按照净化气体的种类对活性炭颗粒进行相应的调整。
  • 抽屉活性炭过滤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