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全固态电池-CN201910197523.2有效
  • 水谷聪;由井悠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9-03-15 - 2023-07-04 - H01M4/1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具有包含Si系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且能量密度高。全固态电池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及配置于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从由Si及Si合金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Si系材料,所述固体电解质包含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在所述负极层内,至少在由所述固体电解质构成的区域存在由该固体电解质包围的电解质间空隙,在将所述负极层的总体积设为100体积%时,该负极层的所述电解质间空隙所占的空隙率为3.4体积%以上且29.6体积%以下。
  • 固态电池
  • [发明专利]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用负极和硫化物全固体电池-CN201910753193.0有效
  • 水谷聪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9-08-15 - 2023-03-31 - H01M4/134
  • 本发明涉及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用负极和硫化物全固体电池。提供在使用Si系负极活性材料的同时抑制了充电时的膨胀的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用负极以及具备该负极的硫化物全固体电池。一种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材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粒子具有:层叠部,所述层叠部具有多个Si系材料层和多个空隙层,所述Si系材料层含有选自由Si和Si合金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Si系材料,所述Si系材料层和所述空隙层交替地层叠;和覆盖膜,所述覆盖膜以至少覆盖所述空隙层的方式覆盖所述层叠部的表面。
  • 硫化物固体电池负极
  • [发明专利]负极混合材料和全固体电池-CN201610573230.6有效
  • 水谷聪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07-20 - 2019-03-08 - H01M4/36
  • 本发明涉及负极混合材料和全固体电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量密度高并可抑制由负极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引起的容量维持率的下降的负极混合材料。该负极混合材料具有第1负极活性物质、第2负极活性物质及固体电解质材料,第1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基体及在碳基体中分散的含Si元素或Sn元素的微粒,第1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下,第1负极活性物质中的碳基体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第1负极活性物质中的微粒的含量为35重量%以上85重量%以下,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1nm以下,第2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材料,第1及第2负极活性物质的总和中的第1负极活性物质的比例为20重量%以上90重量%以下。
  • 负极混合材料固体电池
  • [发明专利]体液吸收结构-CN201180016341.2无效
  • 合田裕树;水谷聪;出谷耕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3-31 - 2012-12-26 - A61F13/49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体液吸收结构,以便有利于体液在结构的厚度方向上分散。体液吸收结构(10)的芯材料(11)由短纤木纸浆纤维的集合体形成。该集合体具有150g/m2至500g/m2的范围内的基本质量和3cc/g至20cc/g的范围内的比容。在该集合体中,短纤木纸浆纤维的水平取向指数IH和比容VSP之间的关系由下面的公式表示:IH小于或者等于-0.099VSP+2.4。
  • 体液吸收结构
  • [发明专利]无纺布片及其制造方法-CN201180007917.9无效
  • 植松克裕;大庭彻;水谷聪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2-18 - 2012-10-17 - D04H1/50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液体透过速度快的无纺布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无纺布片的特征是由第一层(4)和第二层(5)这两层构成,在第一层(4)形成有向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条隆起部(2)和谷部(3),第一层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第二层含有卷缩纤维,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上的平均纤维角度为70度以下。该无纺布片是如下地制造的,即,使含有潜在卷缩性纤维的幅材和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的幅材重叠,进行输送的同时从沿宽度方向并列的多个喷嘴喷射流体而形成隆起部(2)和谷部(3),使用使潜在卷缩性纤维出现卷缩的阻力降低的机构进行热处理而使潜在卷缩性纤维卷缩,然后使热粘接性纤维热粘接。
  •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无纺布以及其制造方法-CN201080043106.X无效
  • 山口正史;水谷聪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6-21 - 2012-07-11 - D04H1/732
  • 本发明是软便容易透过的无纺布。无纺布(1)通过相互熔接热塑性合成树脂的短纤维(11)而形成。在无纺布(1)的表面(2)上形成在宽度方向(B)反复起伏且向长度方向(A)相互并行地延伸的隆起部(6)和沟槽部(7)。当无纺布(1)把其背面(3)设为下侧地置于水平面(H)时,在隆起部(6)的背面(3)与水平面(H)之间形成高空隙部(21)。在隆起部(6)的顶点附近,短纤维(11)向无纺布(1)的厚度方向延伸地倾斜。
  •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无纺布以及其制造方法-CN201080043386.4无效
  • 植松克裕;合田裕树;水谷聪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8-16 - 2012-07-11 - D04H1/736
  • 本发明使透液性的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通气性提高,该无纺布在表面形成有向一个方向相互并行地延伸的隆起部和沟槽部。在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的短纤维(2)彼此熔接的无纺布(1)的表面(3),形成朝纵向相互并行地延伸的隆起部(6)和沟槽部(7)。在隆起部(6)的横向(B)的剖面中,隆起部(6)包括短纤维(2)的集合状态为密的两侧方部分(22、23)和位于两侧方部分(22、23)之间且短纤维(2)的集合状态为疏的中央部分(21)。在中央部分(21)的短纤维(2)中,含有在隆起部(6)的顶部(12)连结两侧方部分(22、23)的短纤维(2a)。在本发明中也公开了无纺布(1)的制造方法。
  •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无纺布-CN201080045295.4无效
  • 水谷聪;合田裕树;石川秀行;大庭彻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9-17 - 2012-07-11 - D04H1/54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布,其能够防止体液滞留在无纺布的峰部,该无纺布在表面上形成有朝一个方向相互并行地延伸的峰部和谷部。热塑性合成纤维的短纤维(11)相互熔敷而形成无纺布(1)。在无纺布的表面(2)上形成有相互并行地延伸的峰部(6)和谷部(7)。在峰部(6)中包含从无纺布(1)的背面(3)离开的高度大的第一峰部(6a)和高度小的第二峰部(6b)。无纺布(1)的密度按第一峰部(6a)、第二峰部(6b)、谷部(7)的顺序变高。第一峰部(6a)形成为,在第一峰部(6a)被朝背面(3)压缩而变得与第二峰部(6b)的高度相同时的第一峰部(6a)中的密度,比第二峰部(6b)的密度低。
  • 无纺布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