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可拆卸透气腰垫-CN201020295426.1无效
  • 吴挺俊;张晓安;李敏杰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0-08-18 - 2011-02-02 - A61H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透气腰垫,属于健康保健类产品。可拆卸透气腰垫的固定部分由连接带和承装带组成;连接带和承装带上设有起连接和固定作用的粘条,在承装带上面通过粘条安装有可拆卸的按摩器;承装带上具有开口,里面填充支撑垫。在承装袋正面安装有可拆卸的按摩器;承装袋上设有开口,里面可以放置既能透气散热、又可调节厚度及硬度的支撑垫,这种支撑垫可以是带有散热透气通道的充气带或弹性柔软的填料带,同时又可以是负载有药物、磁疗、热敷等疗效的功能填充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更换腰垫的功能,起到预防、保健或治疗作用。
  • 可拆卸透气
  • [发明专利]一种附着在液体表面的组合覆盖层-CN201010248223.1无效
  • 王学举;张晓安;李敏杰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0-08-07 - 2010-12-15 - B65D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在液体表面具有多种功能的覆盖层,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该覆盖层由多个同一类材料、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厚度的部件组成,各个部件之间可以没有连接,也可以采用柔性或弹性绳连接;部件之间缝隙尽量小,形成一个紧密的覆盖层;组装后的覆盖层通过自身的浮力附着在液体的表面上或用外加辅助措施帮助部件附着在液体的表面上,覆盖层与容器之间没有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放在液体表面起到有效减少散热和液体挥发的作用,而且缓解由于光、热、氧气、酸性气体、微生物等溶入液体引起的污染变质或腐蚀等问题,可以应用于化学、化工、轻工、社会设施、餐饮服务等生产、生活中的多个领域,起到节能、减排、降耗、减少污染的效果。
  • 一种附着液体表面组合覆盖层
  • [实用新型]自呼式绿色保健鼻套-CN200920306108.8无效
  • 张晓安;刘国杰;李敏杰 - 大连理工大学
  • 2009-07-13 - 2010-07-14 - A61H33/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自身呼出的蒸汽加湿面部及眼部的绿色保健鼻套,属于保健产品。其特征是:鼻套主要由鼻套主体、进出气通道和鼻套固定装置组成,鼻套主体负载进出气通道和鼻套固定装置;鼻套主体是附着在鼻子表面,和鼻子之间不完全粘附的一层鼻状薄壳或薄膜;鼻套固定装置用来将鼻套固定在鼻子上。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呼出的蒸汽补充面部及眼部所需水分,适合在学习工作及睡眠休息中佩戴,十分方便,尤其是帮助在电脑和电视机显示屏前长期工作的人员预防和去除面部及眼部干燥等职业病。
  • 绿色保健
  • [实用新型]高压水头下钻孔钻杆内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CN200920125701.2无效
  • 罗朝文;李定忠;曾凡顺;张晓安;顾建;曹玉敏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2009-09-11 - 2010-05-26 - E21B34/06
  • 本实用新型高压水头下钻孔钻杆内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由上部钻杆接头1、中空孔2、高强螺纹丝扣3、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4、钢球5、弹簧6、弹簧座7、下部钻杆接头10组成;上部钻杆接头1通过高强螺纹丝扣3与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4上部连接,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4的弹簧座7安放的弹簧6上安放钢球5,下部钻杆接头10通过头上的高强螺纹丝扣3与防高压返水安全控制装置4下部连接;在130m高水头压力水电站导流孔透水、渗水,用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作为封堵灌浆技术的关键设备,帮助解决了在130m高水头下导流孔透水、渗水的封堵这样一道世界级的难题,本实用新型装置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在同类工程中可推广应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高压水头钻孔钻杆内防安全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相界面扩增器-CN200910304292.7无效
  • 张晓安;朱绍银;李敏杰;杨云霄;刘国杰 - 大连理工大学
  • 2009-07-13 - 2009-12-16 - B01J19/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显著增加多相反应相间接触面积的相界面扩增器,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相界面扩增器是具有致密空隙和极大表面积的能够旋转的空间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界面扩增器有一个中心轴,中心轴四周连接有辐射状的叶片、毛束或附有毛束的叶片,辐射状的叶片、毛束或附有毛束的叶片彼此之间用丝网连接,形成密集的三维结构。将装置嵌入两相的界面处,通过体系自身的流体驱动或外加机械或电磁驱动旋转,在装置表面携带大量液膜,能极为显著地扩大待反应的两相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实现混合、分散、搅拌等某一功能或组合功能,大大加快反应速率,减少能耗,降低反应成本。
  • 界面扩增
  • [发明专利]遥感图像多尺度分割及分割结果的层次结构表示方法-CN200810224365.7无效
  • 冯峥;何启翱;戢中东;唐娉;张晓安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2008-10-20 - 2009-04-15 - G06K9/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遥感图像,特别是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图像分割方法,并同时构建出分割边界一致的不同尺度分割结果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该方法采用一种基本的图像分割方法得到初始分割结果,扫描分割区域建立分割块之间的邻接关系,生成初始的底层小尺度区域结构,继而在此基础上先后加入灰度、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合并调整,形成第二层分割较大尺度的区域结构和第三层大尺度的分割区域结构。该过程可以迭代进行,直到形成所需的尺度分割层次及结构。生成的多尺度分割区域层次结构可以实现不同尺度间分割区域的快速切换和访问,并且该结构不仅适合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也适合为其他分割方法构造多尺度的分割区域层次结构。
  • 遥感图像尺度分割结果层次结构表示方法
  • [实用新型]煤气联产甲醇过程中原料气的氢碳比调节装置-CN200720004872.0无效
  • 孙永亮;杨志敏;韩玉锋;张晓安 - 河南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07-02-12 - 2008-05-28 - C10K3/00
  • 煤气联产甲醇过程中原料气的氢碳比调节装置属于调节气体的氢碳比的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对能够调节甲醇合成气的氢碳比的低成本装置的需求,提出一种包括水洗塔、气液分离器、加热器和膜分离器的氢碳比调节装置,水洗塔的中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水洗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中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加热器入口连接,加热器出口通过管道与膜分离器连接,膜分离器两端均设有气体出口。不仅可以降低合成副反应的发生,减少蜡的生成,还可提高甲醇合成转化率约10%左右。氢气加以回收后返回合成系统比直接进入城市煤气系统,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均产生显著的效果。
  • 煤气联产甲醇过程原料调节装置
  • [实用新型]甲醇分离器-CN200720005161.5无效
  • 杨志敏;魏毅力;李春生;张晓安 - 河南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07-02-15 - 2008-04-23 - C07C29/74
  • 本实用新型的甲醇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和内件,所述的内件由位于其下部的机械分离部分和位于其上部的物理溶解分离部分组成;所述的机械分离部分包括旋流分离腔和旋流分离板,所述的物理溶解分离部分包括溶解分离塔板和溶解分离腔,在旋流分离腔与溶解分离腔之间设置有一中心气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机械分离和物理溶解分离相结合的方式,可将合成气中的甲醇含量分离至接近零,在各种工艺指标及工艺设备不变的情况下,使甲醇产量增加约10%。
  • 甲醇分离器
  • [发明专利]城市煤气联产甲醇集成工艺-CN200610106940.4有效
  • 杨志敏;孙永亮;张玉宝;李福达;李春生;魏毅力;吴邦庆;张晓安 - 河南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06-08-29 - 2007-04-18 - C07C3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煤气联产甲醇新工艺,该工艺采取适当加大甲醇反应器直径、增加原料气量和加大弛放气量的工艺方案;利用膜分离技术回收甲醇弛放气中的氢气调节H/C比;将传统甲醇原料气、循环气两种结构形式的压缩机改为双进双出单级往复式压缩机;采用低温甲醇洗与水解加氧化锌组合精脱硫工艺。满足城市煤气的调峰需求、调节城市煤气热值和一氧化碳含量满足供气要求、解决提高甲醇收率即相应提高甲醇产量、节能降耗、减少合成系统的结蜡现象、延长催化剂寿命、节省建设投资,对节约能源、改善沿线城市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 城市煤气联产甲醇集成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