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包装袋-CN202180044372.2在审
  • 末冈正章;森冈舜;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21-06-24 - 2023-04-04 - B65D81/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炉用包装袋,其能够容易地向包装袋内收容内容物,且加热后可容易地食用内容物。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立式微波炉用包装袋,其是将具有可挠性的膜形成为袋状而制成的,所述包装袋具备底面部和设置为从所述底面部立起的周面部,所述周面部具备彼此对置的前面部和背面部,且具备上方开口的开口部,所述周面部具备构成为可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包装袋开封的开封部,所述开封部设置在比所述开闭部件更靠近所述底面部的位置,在所述开封部沿周向撕开所述周面部并去除所述开封部上侧的切取部而得到的容器状的主体部可用作食用所述包装袋内的内容物时使用的餐具。
  • 装袋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2080028684.X有效
  • 樽野真辅;室屋洋辅;内桥健太郎 - 京洛株式会社
  • 2020-04-23 - 2023-03-31 - B65D1/02
  • 提供一种可抑制在底部密封突出部内袋从外壳分离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所述容器本体具备从底面突出的底部密封突出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具备厚壁部和壁厚比所述厚壁部小的薄壁部,所述厚壁部设置成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根部相连,所述薄壁部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长边方向上于所述厚壁部的两侧具有设置在所述厚壁部外侧的外侧部位。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包装袋及其制造系统-CN202180029226.2在审
  • 海津大;林宽之;末冈正章;森冈舜;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21-06-21 - 2022-12-09 - B65D81/34
  • 提供一种制造效率优异的包装袋的制造系统。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袋的制造系统,具备膜供给装置、搬送装置、底部插入装置、底部密封装置、横向密封装置、以及分割装置,所述膜供给装置供给彼此相对的前面长膜和背面长膜,所述搬送装置构成为搬送所述前面长膜和所述背面长膜,所述底部插入装置、所述底部密封装置、所述横向密封装置、所述分割装置沿所述搬送的方向依次配置,所述底部插入装置在插入开始位置开始将底部长膜插入到所述前面长膜和所述背面长膜之间,在比所述插入开始位置靠下游侧的插入结束位置完成所述底部长膜的插入,所述底部密封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底部长膜分别熔接于所述前面长膜和所述背面长膜,所述横向密封装置以使所述前面长膜和所述背面长膜彼此熔接的方式形成在与所述搬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横密封部,所述分割装置沿所述横密封部分割所述前面长膜、所述背面长膜。以及所述底部长膜。
  • 装袋及其制造系统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2010986536.0有效
  • 樽野真辅;江口铁明;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4-10 - 2022-09-06 - B65D1/02
  •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合模装置-CN202110244722.1有效
  • 大野庆词;岛田宪吾;室屋洋辅;伊藤秀次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3-31 - 2022-08-05 - B29C45/66
  • 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具备降低施加在动力源的负荷,易于维护且设计自由度高的模具厚度调整机构,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简化结构的合模装置,还可以合模装置的整体不大型化即可以将模具间的距离(板距)设定成长的,此外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简化结构的合模装置。提供一种分割模具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边形的第1和第2型板、受压板、以及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1和第2型板的至少一方可前后移动以相对于另一方靠近或分离;所述受压板位于从所述第2型板看与所述第1型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第2型板和所述受压板之间使所述第1和第2型板彼此相互接近或分离;所述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第2型板的对角线上。
  • 装置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2210565915.1在审
  • 樽野真辅;江口铁明;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4-10 - 2022-08-02 - B65D1/02
  •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2210571595.0在审
  • 樽野真辅;江口铁明;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4-10 - 2022-08-02 - B65D1/02
  •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CN201880067037.2有效
  • 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8-12-14 - 2022-08-02 - B65D47/20
  • 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顺畅开闭的逆止阀的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1880067031.5有效
  • 室屋洋辅;樽野真辅;吉田攻一郎;池田太郎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8-12-20 - 2022-06-24 - B65D1/02
  •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在口部前端,外壳与内袋不会意外剥离,品质或信赖性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为具有外壳和内袋,随着容纳于内袋的内置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的层叠剥离容器,其中,具备容器主体及保护部件,所述容器主体具备口部,且在所述口部的前端,暴露有所述外壳和内袋的端面,所述保护部件以保护所述端面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口部。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合模装置-CN201780017982.7有效
  • 大野庆词;岛田宪吾;室屋洋辅;伊藤秀次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3-31 - 2021-03-26 - B29C45/66
  • 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具备降低施加在动力源的负荷,易于维护且设计自由度高的模具厚度调整机构,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简化结构的合模装置,还可以合模装置的整体不大型化即可以将模具间的距离(板距)设定成长的,此外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简化结构的合模装置。提供一种分割模具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型板、第2型板、受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受压板的模具厚度调整机构;其中,所述第1和第2型板的至少一方可前后移动以相对于另一方靠近或分离;所述受压板位于从所述第2型板看与所述第1型板相反的一侧;所述模具厚度调整机构具备棒状的旋转部件、以及使所述旋转部件以其长度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动力源、将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转换为所述第2型板的移动方向的一对转换单元。同时还提供一种分割模具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边形的第1和第2型板、受压板、以及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1和第2型板的至少一方可前后移动以相对于另一方靠近或分离;所述受压板位于从所述第2型板看与所述第1型板相反的一侧;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第2型板和所述受压板之间使所述第1和第2型板彼此相互接近或分离;所述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第2型板的对角线上。
  • 装置
  • [发明专利]层叠剥离容器-CN201780023478.8有效
  • 樽野真辅;江口铁明;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7-04-10 - 2020-10-16 - B65D1/02
  •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 层叠剥离容器
  • [发明专利]冲击吸收体-CN201680068819.9有效
  • 船户隆文;玉田辉雄;室屋洋辅 - 京洛株式会社
  • 2016-11-22 - 2020-03-20 - F16F7/00
  • 提供一种冲击吸收体,在槽肋的前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脆弱部位,或者提供一种冲击吸收体,其按照设计意图展示损坏举动体。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体,其是由具有中空部的中空成形体构成的冲击吸收体,其具有所述中空成形体具备彼此分离并且彼此相对的前面壁和背面壁、以及连接所述前面壁和背面壁的侧壁,所述侧壁设置有使所述前面壁凹陷而形成的前面侧槽肋以及使所述背面壁奥凹陷而形成的背面侧槽肋;所述前面侧槽肋的前端壁和所述背面侧槽肋的前端壁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熔接以形成侧槽壁;所述冲击吸收体具备如下构成(1)和(2)中的至少一个构成。(1)所述侧槽壁,在其至少一部分具有构成为当受到冲击时破裂的脆弱部位。(2)所述前面侧槽肋包含第1和第2前面侧槽肋,且所述背面侧槽肋包含第1和第2背面侧槽肋,第1和第2前面侧槽肋的前端壁与第1和第2背面侧槽肋的前端壁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熔接以分别形成第1和第2侧槽壁,第2侧槽壁的最薄部的厚度比第1侧槽壁的最薄部的厚度薄。
  • 冲击吸收体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