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辆轴承装置-CN201380015502.5有效
  • 铃木昭吾;福岛茂明;高木万寿夫;高田贞子;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13-03-21 - 2017-03-01 - F16C33/76
  • [问题]提供一种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增加传感器帽的刚性以改进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和密封性。[解决方案]杯状的内侧帽(15)被压配合到外部构件(2)的端部的内周面,该帽由非磁性奥氏体不锈钢板挤压形成并且设置有筒形装配部分(15a);盘部分(15c),该盘部分沿径向方向从装配部分(15a)延伸并且隔着微小的轴向间隙面对磁编码器(14);以及底部分(15e),该底部分沿径向方向从盘部分延伸并且其间插入有弯曲部分(15d),并且该底部分覆盖内部构件(1)的内侧上的端部。转速传感器(21)抵靠或靠近盘部分(15c)。装配表面(20)被布置成面向磁编码器(14),并且形成为在内侧帽(15)的内侧上隔着外部构件(2)的端部内周面上的台阶(19a)。传感器帽(16)以预定的过盈量压配合到配合表面(20)。
  • 车辆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轴承装置-CN201180015822.1有效
  • 大槻寿志;永井奈都子 - NTN株式会社
  • 2011-03-25 - 2013-02-06 - B60B35/02
  • 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装置,使得可以防止雨水等进入到转向节和所述轴承装置之间的装配部中,并因此可以得到改进的耐用性。在外构件(2)的内端处形成有装配在转向节(7)中的筒状先导部(11)。该先导部(11)由两个引导部形成,这两个引导部包括位于端面部的第一引导部(11a)以及位于车体安装凸缘(2b)所在的部位的第二引导部(11b)。第一引导部(11a)与转向节(7)之间的装配宽度(A)被设定为大于第二引导部(11b)与转向节(7)之间的装配宽度(B)(A>B)。此外,第一引导部(11a)的外径(D1)被设定为小于第二引导部(11b)的外径(D2)(D1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0880005508.3有效
  • 大槻寿志;前田喜久男 - NTN株式会社
  • 2008-02-19 - 2010-01-27 - B60B27/00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不改变车轮安装法兰的形状、尺寸,另外,不使其端面摆动退化,一边谋求重量的减轻,一边进一步提高旋转弯曲条件下的轮毂的强度、耐久性。至少具有车轮安装法兰(10)的外方部件(5)或内方部件在锻造后进行空气冷却或调质处理,按照规定的表面硬度,对外方部件(5)以及内方部件的相应滚动面进行淬火硬化处理,将形成轮毂(1)的锯齿(9)的槽底的剖面形状的槽底圆弧的轮剖面的齿根半径尺寸限制在0.2~0.8mm的范围内。
  • 车轮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780042312.7有效
  • 大槻寿志;龟高晃司 - NTN株式会社
  • 2007-11-14 - 2009-09-23 - F16C33/64
  •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可解决下面的问题:提高轴承装置的抗冲击性、强度、耐用度和精度,并降低轴承装置的制造成本,以延长其寿命。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轴承装置包括:外方部件,该外方部件在其内圆周上形成有双列外侧滚道面;内方部件,该内方部件包括毂轮,该毂轮在其一端一体形成有车轮安装法兰,并在其外圆周表面一体形成有与双列外侧滚道面相对设置的双列内侧滚道面;以及双列滚动体,该双列滚动体可自由滚动地包含在外方部件和内方部件各自的外侧滚道面和内侧滚道面之间,其特征在于,外侧双列滚动体列的节圆直径大于内侧双列滚动体列的节圆直径;至少外方部件和毂轮由含有0.40-0.80%重量百分比的碳的中高碳钢形成;内侧滚道面和外侧滚道面分别由具有58-64HRC的表面硬度的预定硬化层形成;以及在硬化层中金相组织的奥氏体晶粒的粒度号被选择为大于7号。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780042074.X无效
  • 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7-11-13 - 2009-09-16 - F16C19/18
  • 【问题】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重量和尺寸减少并且强度和刚度增加以增强轴承的耐久性。【解决问题的手段】车轮用轴承装置由在一端结合有车轮安装凸缘的毂轮(5)和具有双列滚珠(3,4)的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构成。在双列滚珠(3,4)中,外侧的滚珠(3)的节圆直径PCDo大于内侧的滚珠(4)的节圆直径PCDi。外侧的滚珠(3)的直径设定为小于内侧的滚珠(4)的直径。外侧的滚道表面(2a,5a)与外侧的滚珠(3)的外径的槽曲率/直径比设定为小于内侧的滚道表面(2b,6a)与内侧的滚珠(4)的外径的槽曲率/直径比。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780030330.3有效
  • 龟高晃司;大槻寿志;小森和雄 - NTN株式会社
  • 2007-08-13 - 2009-08-12 - B60B35/02
  • [问题]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可通过解决减小轴承装置的重量并提高其紧凑程度与增加轴承装置的刚度相矛盾的问题而延长轴承装置的寿命。[解决问题的手段]一种车用轴承装置,其包括具有三组双列滚珠(3)的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在这三组双列滚珠(3)中,外侧组滚珠(3)的节圆直径(PCDo)设定为大于内侧组双列滚珠(3)的节圆直径(PCDi)的值。同时,外部件(2)由碳含量按重量计为0.40~0.80%的中碳钢制成。双列外滚道表面(2a,2b)形成有由高频淬火形成的表面硬度范围为58~64HRC的硬化层(13)。硬化层(13)的有效深度设为至少2mm,该部位的最小壁厚(t3,t4)设为至少4mm。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680046591.X无效
  • 大槻寿志;须间洋斗 - NTN株式会社
  • 2006-12-13 - 2009-03-04 - F16C19/38
  •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在外侧的内周面上设置了凸缘部的外圈上、简单地装配保持架和圆锥滚子的装配件,提高组装作业性。在外侧的圆锥滚子(4a)的大端面(25)和小端面(26)上设置凹部(27、28)。在外侧的保持架(6a)上设置插入到凹部(27、28)中的突出部(35、36)。圆锥滚子(4a)的插入轮毂圈前的外接圆直径A比外圈(3)的凸缘部(20)的内径尺寸B小。通过将轮毂圈(1)插入外圈(3)中,圆锥滚子(4a)在直径方向上移动,外接圆直径A成为比凸缘部的内径尺寸大,圆锥滚子(4a)被收纳在规定位置上。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680032829.3无效
  • 藤村启;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6-09-04 - 2008-09-03 - F16C33/6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轻在轮毂圈的小直径部处产生的应力集中,可谋求反复疲劳强度的提高的第3代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在从在碳素钢制的轮毂圈(2)的表面部的至少轨道面(2a),到法兰根部的部分,设置热处理的硬化层(20)。沿硬化层(20)的轨道面(2b)和滚子(5)的端面所接触的大凸缘面(2d)的角部,设置由周向槽形成的小直径部(2e)。该小直径部(2e)通过车削加工而形成,在形成硬化层(20)后,通过对内面进行切削或研磨加工,在硬化层(20)中施加压缩残留应力。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710138472.3无效
  • 前田喜久男;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7-07-25 - 2008-08-27 - B60B27/00
  • 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1),具有外方构件(10)、内方构件(20)和滚子(50)。内方构件(20)由钢构成,含有形成了车轮安装凸缘(31)的轮毂圈(30)。轮毂圈(30)具有通过淬火硬化而被硬化成50HRC以上的硬化部(39)和硬化部(39)以外的部位即非硬化部(33)。在非硬化部(33)的表面残留有50MPa以上、500MPa以下的压缩应力。采用本发明,利用能使非硬化部的疲劳强度提高的零件来确保良好耐久性。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480035649.1有效
  • 河村浩志;重冈和寿;藤村启;西野晃司;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4-10-14 - 2007-01-03 - B60B35/14
  • 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并且削减部件数量,可以防止雨水和灰尘等进入以及差速器油泄漏。在支撑在车体下面的车轴管H和贯穿该车轴管内侧的驱动轴D/S的开口部之间安装有车轮用轴承,该车轮用轴承具有:内侧部件(3),由轮毂(1)和被压入圆筒部(7)的内圈(10)构成,该轮毂(1)在一端部具有与其为一体的车轮安装法兰(6),并形成有圆筒部(7);插在该内侧部件外侧的外侧部件(4);多列滚动体(5),被收容在内侧部件与外侧部件之间自由转动。通过使圆筒部(7)的端部在径向外侧塑性变形形成的嵌紧部(13),防止内圈(10)向轴向松脱,并且将盖(9)压入车轮安装法兰(6)的内径部中,该盖(9)由断面大致呈“コ”字形的钢板制心轴(9a)和接合在该心轴(9a)的嵌合部上的弹性部件(9b)构成。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和具有它的半浮式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480036794.1无效
  • 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4-12-02 - 2007-01-03 - B60B35/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可以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并可以防止雨水或灰尘等的进入和差速器油的泄漏。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具有:内侧部件(3),其由轮毂圈(1)和一对内圈(10)构成,其中,轮毂圈(1)在一端部具有与其成为一体的车轮安装法兰(6),在外周形成有在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小径阶梯部(7),并在内周形成有与驱动轴(D/S)卡合的细齿(8),该内圈(10)被压入小径阶梯部(7),并在外周形成有内侧滚道面(10a);外侧部件(4),其具有固定在半轴套管(N)上的车体安装法兰(4b),在内周形成有与内侧滚道面(10a)相对置的多列外侧滚道面(4a);被收容在该外侧部件(4)和内侧部件(3)的两滚道面之间的多列滚动体(5);保持该滚动体(5)并使其自由滚动的保持器(11);对内侧部件(3)和外侧部件(4)的环状空间进行密封的密封件(12),在轮毂圈(1)的外侧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封闭内径部的间壁(9)。
  • 车轮轴承具有半浮式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480032697.5有效
  • 龟高晃司;大槻寿志 - NTN株式会社
  • 2004-10-26 - 2006-12-06 - F16C33/64
  • 提供可实现轻量、紧凑化并且耐久性和可靠性好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内侧部件(1),具有毂轮(2)和内圈(3),毂轮(2)在一端部一体地具有车轮安装凸缘(4),并且在外周上形成有内侧轨道面(2a)和从该内侧轨道面(2a)沿轴向延伸的小直径阶梯部(2b),内圈(3)外嵌于该小直径阶梯部(2b);外侧部件(10),其插入在该内侧部件(1)的外侧;以及双列的滚动体(6),它们可自由滚动地容纳于该外侧部件(10)和内侧部件(1)之间,通过使小直径阶梯部(2b)的端部朝径向外侧产生塑性变形来形成铆合部(2c),通过该铆合部(2c)来固定内圈(3),在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热处理后对内圈(3)的背面侧的外径面倒角部(11)进行再切削加工,因此能够除去在前面工序中产生的碰伤,从而能够缓和因在铆合加工中内圈(3)上产生的周向应力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480025928.X有效
  • 大槻寿志;高木万寿夫 - NTN株式会社
  • 2004-09-09 - 2006-10-18 - F16C33/64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可谋求轨道面的滚动寿命的提高,并且轨道面的加工余量可削减,谋求材料投入重量的削减和切削加工时间的缩短。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具有车轮安装用的法兰(5)和轨道面(10)的轮毂圈(1),其中,相对轮毂圈(1)的轨道面(10)的纤维流线(F)的角度在15°或以下。另外,相对图中未示出的外方部件的轨道面的纤维流线的角度也在15°或以下。
  • 车轮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CN200410070982.8无效
  • 丹羽健;铃木昭吾;浅井贵之;大槻寿志;田洼孝康 - NTN株式会社
  • 2004-07-21 - 2005-02-09 - B60B27/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为了在确保车轮安装用毂缘的强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减轻重量,在车轮用轴承装置中,轮毂(2)的毂缘(12)中的、除了内周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由多个肋部(13)构成,该多个肋部(13)呈放射状延伸,分别在前端,形成有螺栓插孔(14)。轮毂(2)具有制动件引导部(16),该制动件引导部(16)延伸到毂缘(12)的外侧,对制动转子(41)的内径面进行导向,上述肋部(13)中的至少内侧的侧面的根径(D1)小于等于上述制动件引导部(16)的外径。
  • 车轮轴承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