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3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CN202221460234.0有效
  • 孙斌;郭健涛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10 - 2022-11-04 - G01R31/385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包。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分压支路、第二分压支路和控制器。第一电阻被配置为电连接在电源负极与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之间,第一分压支路电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电阻形成串联。第二分压支路被配置为电连接在电源负极与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分压之路和第一电阻形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分压支路和第二分压支路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配置简单的电路即可实现充电电流的检测,相对于采用集成芯片检测充电电流的方案,降低了成本。
  • 一种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用电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和用电设备-CN202220220865.9有效
  • 李坤龙;农文彬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1-26 - 2022-11-04 - H01M50/502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装置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和用电设备,包括:电芯组件、连接组件和壳体。电芯组件至少部分设于壳体内,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之间电连接,电芯包括电芯壳体、电极组件和电极,电极连接于电极组件,电极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组件与电芯组件电连接,采用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和导电件,沿第一方向,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第一绝缘件设有第一开口,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壁,沿第一方向,第一开口的投影、导电件的投影、第一通孔的投影以及第二电极的投影有重叠。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对电芯采样,节省空间。
  • 一种电池组用电设备
  • [实用新型]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CN202221012418.0有效
  • 胡联亚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27 - 2022-10-21 - H01M10/04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该电化学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电路板和电极连接板,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设置于电芯主体的电极;电路板设置有采集电路和第一导电部,采集电路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电极连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两个电芯中的一个电芯的电极电连接,第二端与两个电芯中的另一个电芯的电极电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导电镀层,导电镀层与第一导电部通过锡焊形成电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化学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较好。
  • 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CN202210785682.6在审
  • 侯岩凯;陈英杰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05 - 2022-10-14 - G01R31/367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时刻的第一状态参数数据、在第一时长内的第二状态参数数据以及第二电池在第一时长内第二状态参数数据的第一分布区间,第三电池在第一时长内第二状态参数数据的第二分布区间,根据第一状态参数数据以及预设状态参数阈值,确定第一安全指标,根据第二状态参数数据以及第一分布区间和第二分布区间,确定第二安全指标,对第一安全指标和第二安全指标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第一电池的热失控风险检测结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基于电池的状态参数数据对电池的热失控风险进行检测,便于及时对电池热失控进行预防。
  • 电池失控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电池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CN202210708124.X在审
  • 陈英杰;侯岩凯;蔡国全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21 - 2022-10-14 - G01R31/367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电动设备的运行工况数据,第一电动设备的运行工况数据包括第一电动设备的充电工况数据、放电工况数据和静置工况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根据第一电动设备的运行工况数据,确定第一特征参数;将第一特征参数输入与第一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模型,得到第一电池的第一最大可用容量;其中,第一最大可用容量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第一电池为第一电动设备的电池。本申请可以利用电动设备的充电工况数据、放电工况数据或静置工况数据,借助目标模型实现对电动设备的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的准确预测,从而可以提高电动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 电池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
  • [发明专利]电池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CN202210785686.4在审
  • 陈英杰;侯岩凯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05 - 2022-10-04 - G01R31/382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由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目标电池的基础数据,并基于基础数据计算得到目标电池的特征数据,其中基础数据包括至少一项基础参数的参数值,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项与内短路相关的特征参数的特征值,将基础数据和特征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根据基础数据和特征数据对目标电池进行内短路故障检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基础数据和特征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减少了内短路故障检测时电池管理系统所需的算力和存储力,从而解决了由于电池管理系统中存储力和算力不足导致的内短路故障检测效果受限的问题。
  • 电池短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 [实用新型]电池组和用电装置-CN202221334661.4有效
  • 张惟栋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5-31 - 2022-09-27 - H01M50/20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和用电装置。电池组包括壳体、端盖以及电芯模组。壳体具有第一空间以及与第一空间连通的开口。端盖可拆卸连接于壳体,端盖包括盖本体以及设置于盖本体上的接线端子。电芯模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空间内,电芯模组具有引线组件,引线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出开口并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电芯模组位于壳体内,通过改变端盖的形状以适配于不同的用电装置,提高电池组的通用性,且便于更换。
  • 电池组用电装置
  • [发明专利]电池组及用电设备-CN202011578698.7有效
  • 南海洋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2-28 - 2022-09-23 - H01M50/531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组及包括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设备,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和转接板,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转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所述α大于或等于30°。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及用电设备,极耳与转接板之间锐角的连接设置更有利于电芯的极耳从转接板上断开,切断电路,消除过充、短路等危险,并防止电池组及用电设备在风险情况下继续使用,避免发生更大的危险。
  • 电池组用电设备
  • [发明专利]电池-CN202080096155.3在审
  • 黄灯龙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12 - 2022-09-20 - H01M50/244
  • 一种电池(100),该电池(100)包括外壳(10)、电芯模组(20)和电路板(30)。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和第三壳体(15)。电芯模组(20)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电芯(25),电路板(30)与电芯模组(20)电连接。第二壳体(13)与第一壳体(11)围设形成第一腔体(101),第一腔体(101)用于收容电芯模组(20)。第三壳体(15)与第二壳体(13)围设形成第二腔体(103),第二腔体(103)用于收容电路板(30)。沿电芯(25)的堆叠方向,第二壳体(13)将电芯模组(20)和电路板(30)隔离。该电池(100)采用电芯模组(20)和电路板(30)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3),第二壳体(13)在电芯(25)的堆叠方向隔离电路板(30)和电芯(25),使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3)形成有效的热分离,减小电芯模组(20)和电路板(30)工作时发热的互相影响。
  • 电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