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海流自适应式发电设备及集成系统-CN202222404573.3有效
  • 丁传明;崔峰静;李洋 - 北京逐浪高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9-09 - 2023-07-07 - F03B13/18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流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流自适应式发电设备及集成系统,其包括自适应扇叶组件,通过扇叶与自适应轴的结合设置,使扇叶在正向海流驱动下打开,反向海流驱动下关闭,利用正向受力,反向减阻的设计,实现扇叶无固定方向受力的自适应性。在海流的作用下推动扇叶,围绕旋转轴盘的中心点,沿水平方向旋转,持续带动旋转轴盘转动,并将旋转机械能传递至核心舱,转化为电能,实现持续发电。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力学结构件构成的框架组件,框架组件整体外形为三棱台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单独放置发电设备,或通过多个框架组件的结合设置,将多个发电设备集成为多种形式的大规模的海流电站。
  • 一种海流自适应发电设备集成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波浪能新型蜂窝发电机构及集成发电系统-CN202222007909.2有效
  • 丁传明;崔峰静;李洋 - 北京逐浪高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8-01 - 2023-05-09 - F03B13/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波浪能新型蜂窝发电机构及集成发电系统,蜂窝发电机构包括多个浮台和多个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能量驱动器、驱动齿轮箱、换向齿轮箱和发电机。能量驱动器与浮台铰接;驱动齿轮箱与能量驱动器滑动连接;换向齿轮箱与驱动齿轮箱输出轴传动连接;发电机设置于浮台上;发电机的主轴与换向齿轮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多通过齿轮、连杆传动,生产成本可控,从而能够进行规模性生产制造。通过多个齿轮箱来实现传动,便于更换、维修。结构较轻,便于运输,使得发电单元能够被运输至远海进行集成发电,理论上集成规模能够做到无限大,发电量非常可观,打破了现有发电设备发电量上限的格局。
  • 一种海洋波浪新型蜂窝发电机构集成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海流自适应式发电设备及集成系统-CN202211105323.8在审
  • 丁传明;崔峰静;李洋 - 北京逐浪高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9-09 - 2022-11-04 - F03B13/18
  • 本发明涉及海流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流自适应式发电设备及集成系统,其包括自适应扇叶组件,通过扇叶与自适应轴的结合设置,使扇叶在正向海流驱动下打开,反向海流驱动下关闭,利用正向受力,反向减阻的设计,实现扇叶无固定方向受力的自适应性。在海流的作用下推动扇叶,围绕旋转轴盘的中心点,沿水平方向旋转,持续带动旋转轴盘转动,并将旋转机械能传递至核心舱,转化为电能,实现持续发电。本发明还设有力学结构件构成的框架组件,框架组件整体外形为三棱台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单独放置发电设备,或通过多个框架组件的结合设置,将多个发电设备集成为多种形式的大规模的海流电站。
  • 一种海流自适应发电设备集成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波浪能新型蜂窝发电机构及集成发电系统-CN202210918336.0在审
  • 丁传明;崔峰静;李洋 - 北京逐浪高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8-01 - 2022-09-30 - F03B13/14
  • 本发明涉及波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波浪能新型蜂窝发电机构及集成发电系统,蜂窝发电机构包括多个浮台和多个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能量驱动器、驱动齿轮箱、换向齿轮箱和发电机。能量驱动器与浮台铰接;驱动齿轮箱与能量驱动器滑动连接;换向齿轮箱与驱动齿轮箱输出轴传动连接;发电机设置于浮台上;发电机的主轴与换向齿轮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发明大多通过齿轮、连杆传动,生产成本可控,从而能够进行规模性生产制造。通过多个齿轮箱来实现传动,便于更换、维修。结构较轻,便于运输,使得发电单元能够被运输至远海进行集成发电,理论上集成规模能够做到无限大,发电量非常可观,打破了现有发电设备发电量上限的格局。
  • 一种海洋波浪新型蜂窝发电机构集成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机组-CN202010705882.7在审
  • 高建宁;丁传明;魏崎峰;张美凤 - 高建宁
  • 2020-07-21 - 2020-10-30 - H02K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外壳、中层结构隔板、顶层机构隔板、第一能量系统和第二能量系统,其中,中层结构隔板水平设置于发电机组外壳的内部,顶层机构隔板设置于中层结构隔板的上方,且和中层结构隔板平行设置;第一能量系统包括第一能量系统主电机,此电机在输入电能断电后工作模式转换为发电机模式,第一能量系统发电机设有第一能量系统发电机动力轴,第一能量系统发电机动轴穿过中层结构隔板,第一能量系统的下方设有直流电容,直流电容与第一能量系统及第三能量系统电连接;第二能量系统包括第二能量系统动力轴,第二能量系统动力轴与第一能量系统发电机动力轴轴向连接。
  • 一种发电机组
  • [实用新型]十二平均律笛子-CN201520440831.0有效
  • 王阳钦;丁传明 - 王阳钦;丁传明
  • 2015-06-25 - 2015-12-23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具体涉及笛子。十二平均律笛子,笛体上开设有吹孔、音孔和调音孔,右向持笛的笛体上开设有十一个音孔,左手中指对应两个音孔,其余九个音孔的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每根手指对应一个音孔,右手小指对应音孔位于笛体下端内侧,其具体位置依据筒音上方小二度音程关系设置,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关系。本实用新型与其它笛子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是:在基本保持传统笛子外形及构造、不改变笛子传统技巧表达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笛子音孔排列位置,解决了音准差、指法复杂以及持笛手形不自然、灵活程度偏低的问题,且该实用新型齐备十二音,便于演奏传统及近现代音乐作品。
  • 十二平均笛子
  • [实用新型]新十孔笛-CN201520440662.0有效
  • 郝益军;丁传明 - 郝益军;丁传明
  • 2015-06-25 - 2015-10-28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提出了新十孔笛,笛体上开设有吹孔、十个音孔和调音孔,右向持笛的笛体上设置有三个凹面,每个凹面内设置有两个音孔,左手中指、左手无名指、右手无名指分别对应一个凹面,其余四个音孔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分别与右手大拇指、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及左手食指的持笛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笛子相比,其显著优势为: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左手中指对应的双音孔皆位于圆形凹面内,手指盖孔方便、持笛手型自然灵活;齐备十二音,健全半音阶的同时基本保留了传统演奏习惯,拓展了乐器的表现力,便于演奏调性较为复杂的近现代音乐作品。
  • 新十孔笛
  • [实用新型]新十一孔笛-CN201520440860.7有效
  • 郝益军;丁传明 - 郝益军;丁传明
  • 2015-06-25 - 2015-10-28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新十一孔笛,笛体上开设有吹孔、膜孔、音孔和调音孔,笛体上开设有十一个音孔,右向持笛左手中指对应的两个音孔位于笛体上的椭圆凹面内,其余九个音孔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每一个手指对应一个音孔,右手小拇指对应音孔为筒音上方小二度音程关系位置,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右手大拇指所控音孔为筒音上方大三度音程关系位置,右手中指所控音孔为筒音上方小三度音程关系位置;除左手中指所控两个音孔为小音孔外,其余音孔皆为大小相同的大音孔。调整右手中指和大拇指所控音孔位置,使两指盖孔方便、活动灵巧,实现了控制笛子的全部手指在演奏过程中活动灵活、方便;通过规范音孔大小,使音色统一度提高。
  • 十一
  • [实用新型]十一孔笛子-CN201520033419.7有效
  • 郝益军;丁传明 - 郝益军;丁传明
  • 2015-01-19 - 2015-06-10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提出一种十一孔笛子,笛体上开设有吹孔、音孔和调音孔,所述音孔是在笛体上开设有十一个音孔,右向持笛左手中指对应两个音孔,其余九个音孔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每一个手指对应一个音孔,右手小拇指对应音孔为筒音上方小二度音程关系位置,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笛体上开设有一个凹面,左手中指对应的两个音孔位于凹面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半音孔齐全;通过改进使左手中指盖孔方便、活动灵巧,从而实现控制笛子的全部手指在演奏过程中活动灵活、方便。
  • 十一笛子
  • [实用新型]十四孔巴乌-CN201520040242.3有效
  • 丁传明;宋延雷 - 大连艺术学院
  • 2015-01-21 - 2015-06-10 - G10D7/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巴乌。十四孔巴乌,巴乌体上开设有14个音孔,演奏者右势持巴乌,右手五指分别对应一个音孔,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分别对应一个音孔,左手中指对应2个音孔,左手食指对应3个音孔,左手大拇指对应2个音孔;若左势持巴乌音孔位置相应右势持巴乌对换。本实用新型巴乌体开设十四个音孔,音阶设置齐全,特别是半音设置齐全,便于演奏出更加灵动的乐曲。巴乌体上设置三个椭圆形下凹面、一指多孔的音孔在音孔相对应边缘设小弧形斜面,方便手指对应准确,而且运指灵活,演奏乐曲流畅。
  • 四孔巴乌
  • [实用新型]十一孔箫-CN201520040581.1有效
  • 丁传明 - 大连艺术学院
  • 2015-01-21 - 2015-06-10 - G10D9/00
  • 十一孔箫,箫体上开设有音孔和调音孔,箫体上的音孔为11个,演奏者右势持箫,右手小拇指对应音孔为筒音的上方小二度,其余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关系,左势持箫的箫体音孔位置相应右势持箫对换。本实用新型与同类箫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十一孔箫的箫体开设十一个音孔,半音孔设置齐全,便于演奏各种乐曲,箫体上设置一个椭圆形下凹面,一指双孔的两个音孔在两个音孔相对应的边缘设小弧形斜面,便于手指对应位置准确定位,而且手指换位灵活自如。
  • 十一
  • [实用新型]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CN201220319568.6有效
  • 丁传明;王振铎 - 丁传明;王振铎
  • 2012-07-02 - 2012-12-19 - F03B13/1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属于海洋能量转换及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浮动工作平台、单体架体固定基础、第一浮球、第一缸体、第一铰链、单体架体、第一齿轮泵、第二齿轮泵、第一水轮机、排水仓、蓄水仓、发电机、第二铰链、第二缸体、第二浮球、主架体、主架体固定基础、第二水轮机、风力导向通道、第一缆绳、缆绳固定桩、飞轮、第二缆绳、第三缸体、第四缸体、第三铰链、凸轮、外壳体、刹车片、风向板和集风罩。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保护功能齐备,可以综合利用海洋的波浪、潮汐、海流和风能发电。本实用新型发电系统是取自大自然的取之不尽的能量作为动力源,真正做到了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实现了零污染和零排放。
  • 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CN201210227770.0有效
  • 丁传明;王振铎 - 丁传明;王振铎
  • 2012-07-02 - 2012-10-24 - F03B13/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属于海洋能量转换及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浮动工作平台、单体架体固定基础、第一浮球、第一缸体、第一铰链、单体架体、第一齿轮泵、第二齿轮泵、第一水轮机、排水仓、蓄水仓、发电机、第二铰链、第二缸体、第二浮球、主架体、主架体固定基础、第二水轮机、风力导向通道、第一缆绳、缆绳固定桩、飞轮、第二缆绳、第三缸体、第四缸体、第三铰链、凸轮、外壳体、刹车片、风向板和集风罩。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稳定,保护功能齐备,可以综合利用海洋的波浪、潮汐、海流和风能发电。本发明发电系统是取自大自然的取之不尽的能量作为动力源,真正做到了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实现了零污染和零排放。
  • 海洋物理能量综合转换发电系统
  • [实用新型]实用十一孔笛子-CN200820013660.3无效
  • 丁传明 - 丁传明
  • 2008-06-25 - 2009-05-13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实用十一孔笛子,管体上开设有吹孔和音孔,音孔的位置及大小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其特征是:右侧持笛的笛子管体上开设十一个音孔,左手中指对应两个音孔,其余九个音孔的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适应,每一个手指对应一音孔,右手小指对应音孔为筒音的上方小二度位置,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本实用新型坚持不改变笛子传统技巧表达的原则,基本保持传统笛子外形及构造,齐备十二音,改变传统笛子音孔排列位置,解决音准、指法复杂的问题以及持笛手形自然、灵活程度偏低的问题,便于演奏传统及近现代音乐作品。
  • 实用十一笛子
  • [实用新型]改良十一孔笛子-CN200720016196.9无效
  • 丁传明;宋延雷 - 丁传明
  • 2007-11-26 - 2009-01-14 - G10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乐器。改良十一孔笛子,管状体上开设吹孔及音孔,音孔的位置及大小在不违背律学的前提下,与双手持乐器的手形位置相对应,右侧持笛的笛子管状体上开设十一个音孔,左手中指对应两个音孔,其余九个音孔的排列位置与双手持笛的手形位置相对应,每个手指对应一音孔,右手小指对应音孔为筒音的上方小二度位置,相邻音孔间距皆为半音关系。本实用新型坚持不改变笛子传统演奏技法与风格的原则,基本保持传统笛子外形及构造,保证持笛手形自然、手指灵活,加开半音孔,齐备十二音,解决音准和指法复杂的问题,便于演奏传统及近现代作品。
  • 改良十一笛子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