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7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线圈铁心结构-CN201320319078.0有效
  • 徐雍俊;李冠廷 - 铱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德特蒙有限公司
  • 2013-06-04 - 2013-12-25 - H01F38/1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铁心结构,用于无线充电,该线圈铁心结构包括基板、线圈以及外侧导磁部。基板是由第一导磁材料所形成。线圈绕设在基板上,且线圈具有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外侧导磁部则设置在线圈的外侧,且外侧导磁部为由第二导磁材料所形成。所述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铁心结构提高线圈铁心结构在进行电磁感应时的电感量、品质系数以及耦合系数,藉此产生较佳的感应电流而提高充电效率。
  • 线圈铁心结构
  • [发明专利]无线电力传输用磁元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280015320.3有效
  • 畑中武藏;后藤千里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12-03-06 - 2013-12-11 - H01F38/14
  •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提高散热性的同时以高输电效率进行供电的无线电力传输用磁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线电力传输用磁元件(1、2)包括:平面线圈(3、4),其供交流电流流通;以及磁性体部(5、6),其在剖视时并列配置于平面线圈(3、4)的铜线之间的间隙(B)内,磁性体部(5、6)具有分散有作为磁性颗粒的铁系非晶形颗粒即FINEMET(11)的环氧树脂(10),磁性体部(5、6)利用环氧树脂(10)在与平面线圈(3)电绝缘的状态下与平面线圈(3、4)接合,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体。
  • 无线电力传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感耦合器-CN201310360524.7无效
  • 杨海波;金小筱;王中臣 - 杨海波
  • 2013-08-19 - 2013-11-20 - H01F38/14
  • 本发明涉及电路附属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耦合器,本发明的电感耦合器散热效果好,并且可同时进行维修工具储放;包括壳体,壳体为铝壳体,并且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体槽,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液体槽与通孔相通,并且壳体的通孔处设置有第一挡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件,并在放置件内设置有放置槽,放置件顶壁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与放置槽相通,放置件的连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挡盖。
  • 电感耦合器
  • [发明专利]非接触供电装置-CN201280005516.4有效
  • 保田富夫;岸洋之;阿部茂;铃木明 - 株式会社泰库诺瓦;国立大学法人埼玉大学
  • 2012-01-18 - 2013-10-02 - H01F38/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供电线圈或者受电线圈所使用的非接触供电用磁芯的特征在于,具备被卷绕电线的卷绕磁芯部分(81)、和位于该卷绕磁芯部分的两端而构成磁极部的磁极磁芯部分(80),配置于磁极磁芯部分的与对方线圈对置的一侧的面上的铁氧体板(80)的最上部的高度与被卷绕于卷绕磁芯部分(81)的电线(50)的外周的高度相等,或者在其以上,不与对方线圈对置的一侧的面的铁氧体板的高度比被卷绕于卷绕磁芯部分(81)的电线(50)的外周的高度低。能够保持线圈的机械间隙长度(D1),并缩短磁隙长度(D2),线圈间的耦合系数提高,供电效率与最大供电电力上升。
  • 接触供电装置
  • [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CN201180044205.4有效
  • 清田敦史 -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2011-09-14 - 2013-07-31 - H01F38/14
  • 提出了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使得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更薄而无电力传输效率的下降。非接触电力传输设备包括:初级线圈(2),产生磁通量(Φ1);次级线圈(4),设置为面对初级线圈(2)以按照非接触方式通过电磁感应从初级线圈(2)接收电力,使得初级线圈的磁通量穿过线圈;磁性物质层(5),覆盖与次级线圈(4)的面对初级线圈(2)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使得磁通量(Φ1)可以穿过;磁体部(7),设置为能够切换两个磁极,并且配置为产生比初级线圈处产生的第一磁通量(Φ1)的最大值和磁性物质层(5)的饱和磁通量之差大的磁通量(Φ2),并且所述磁通量(Φ2)沿磁性物质层延展的方向穿过磁性物质层(5);以及磁极切换单元(8),检测第一磁通量(Φ1)的方向,并且切换磁体部(7)的磁极以产生沿与第一磁通量(Φ1)的方向相反方向的磁通量(Φ2)。
  • 接触电力传输设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