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1669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铸车间的余热回收系统-CN202210146808.5在审
  • 张建乡 - 苏州创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2022-02-17 - 2022-07-08 - F28D15/04
  •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铸车间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烧室,换热器,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和排气烟囱;所述燃烧室包括燃料和烧嘴;所述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管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热管包括管壳,管芯,蒸汽腔和工作液;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上通道(液体通道),下通道(烟气通道)和气、液分隔板。本发明中,低温热水从液体通道右侧底部进入,流经热管时吸收凝结段释放的热量,水温升高;被加热后的高温水从液体通道左侧上部流出,进入热水回水管路。如此循环,通过热管的热量传递作用,高温烟气的热量被低温热水吸收,降低了烟气排放温度,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 一种铝合金熔铸车间余热回收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渣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CN202110390874.2在审
  • 李朋;郭英;李志;雍海泉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2021-04-12 - 2021-06-22 - F22B1/04
  • 本发明属于炉渣回收领域,涉及一种高温渣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渣粒储存包、自流床固体粒子余热锅炉、熔盐余热锅炉;所述自流床固体粒子余热锅炉与熔盐余热锅炉之间设有用于储存及交换热量的熔盐储热系统。高温渣粒经过渣粒储存包,保证渣粒连续性进入到自流床固体粒子余热锅炉中,上部与液态熔盐进行热交换后,与下部的水进行热交换,将高温渣粒冷却至200℃以下,由下端的出料口排出。高温熔盐进入到熔盐余热锅炉,先后经过蒸发器、过热器与饱和水进行换热,形成350‑500℃的蒸汽。本发明利用熔盐储热系统回收高温渣粒的显热,并利用高温熔盐处于常压状态避免了高温锅炉管束磨损后发生爆管现象,有效提高了锅炉的安全系数。
  • 一种高温余热回收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用锅炉燃烧余热回收装置-CN202122181926.3有效
  • 郭爽 - 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
  • 2021-09-09 - 2022-07-22 - F28D1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用锅炉燃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主体组件、余热回收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圆环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余热回收圆形水箱;所述主体组件的内部安装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圆形板体、第二管体、弧形管体、旋转管体、杆体和第二圆形板体。本实用新型火力发电用锅炉燃烧的气体通过一个第一管体进行传输,然后第一管体内的高温气体通过第二管体传输至弧形管体内,其中弧形管体方便带动高温气体改变方向,然后使弧形管体内的高温气体运输至旋转管体内,从而增强旋转管体内的高温气体在余热回收圆形水箱内水中的接触面积,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 一种火力发电锅炉燃烧余热回收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CN201720138963.7有效
  • 刘攀;王亮;徐海伦;刘昌健;秦凤华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2-15 - 2017-10-24 - C21C5/4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包括汽化冷却烟道、绝热烟道、火星捕集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和精除尘装置,所述汽化冷却烟道的入口与转炉的烟气出口连通,汽化冷却烟道的出口与绝热烟道的入口连通,绝热烟道的出口与火星捕集装置的入口连通,火星捕集装置的烟气出口与余热回收装置的入口连通,余热回收装置的出口与精除尘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汽化冷却烟道回收烟气的高温余热,然后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烟气的中低温余热,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在汽化冷却烟道将烟气温度降至800~1000℃以后,通过火星捕集装置去除烟气中的高温烟尘颗粒,从而去除煤气爆炸三要素中的点火源,避免后续余热回收过程发生爆炸危险。
  •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染整污水余热回收装置-CN202021463294.9有效
  • 钱晓波 - 江阴市全益纺织有限公司
  • 2020-07-22 - 2021-04-13 - F28D7/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染整污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罐和固定支架,所述余热回收罐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上端,所述余热回收罐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冷水进管,通过将传统染整污水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污水管设计为由多个呈S型弯曲结构的污水U型管连接而成,通过污水U型管弯曲状增大污水U型管在余热回收罐中的循环长度,使高温污水能够保持较长的输送距离,从而充分将热量留存在余热回收罐中以待余热回收循环管的充分吸收,而余热回收循环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污水U型管的管壁上,能够保持较长长度缠绕在污水U型管的管壁上,从而将污水U型管中的高温热量充分吸收,从而提高污水热量的热转换效率,为厂家提升经济效益。
  • 一种染整污水余热回收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高温蒸汽余热回收装置-CN202221992978.7有效
  • 孟凡斌;孟祥玉 - 山东裕源集团有限公司
  • 2022-08-01 - 2022-11-01 - F28D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收箱,所述内接触管底端与转移管顶端连接固定,且转移管贯穿第二回收箱中心,并且第二回收箱中心顶部与第一回收箱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转移管底端设置有蒸汽排出机构,所述第二回收箱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三回收箱,且第三回收箱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贯穿固定有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回收箱侧壁上贯穿固定有导热翅片,且导热翅片上开设有促流孔该高温蒸汽余热回收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通过多级余热回收结构,对高温蒸汽中的余热进行高效的回收,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率,且成本较低,并且能对高温蒸汽中含有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回收
  • 一种高温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 [实用新型]烟气除尘余热回收系统-CN201620517553.9有效
  • 舒采刚;何红兵 - 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
  • 2016-05-31 - 2016-12-07 - F27D1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尘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烟气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窑炉、除尘器、余热锅炉、引风机、烟囱、高温烟管,还包括回热装置,所述窑炉、除尘器、余热锅炉依次通过所述高温烟管连接,所述回热装置设于所述余热锅炉的出口端,所述引风机一端通过所述高温烟管连接所述回热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烟囱。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除尘器后设置所述余热锅炉以及所述回热装置,将高温烟气除尘后,再利用所述余热锅炉降温换热,然后通过所述回热装置回收余热,使烟气温度降到合理状态,从而达到烟气系统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 烟气除尘余热回收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锅炉换热装置以及使用该换热装置的锅炉-CN201720025402.6有效
  • 英玉娜 - 临沭县东方红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2017-01-10 - 2017-09-12 - F22B31/08
  • 一种锅炉换热装置以及使用该换热装置的锅炉,属于锅炉的技术领域,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锅炉壳体内的换热夹层Ⅰ,所述换热夹层Ⅰ内设置有高温烟气通道Ⅰ,所述换热夹层Ⅰ上设置有与高温烟气通道Ⅰ连通的进烟口Ⅰ和出烟口Ⅰ,所述换热夹层Ⅰ将锅炉分隔成加热室和余热回收室,所述加热室和余热回收室可通过通水孔Ⅰ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换热夹层Ⅰ将锅炉分隔成加热室和余热回收室,换热夹层Ⅰ内的高温烟气能够与余热回收室和加热室内的水进行换交热,与此同时,换热夹层Ⅰ内的高温烟气能够避免分隔后的余热回收室和加热室内的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快速热交换
  • 一种锅炉装置以及使用
  • [发明专利]一种RCO有机废气处理方法-CN202310320125.1在审
  • 孙强;宫磊;于媛;辛龙胜;张喜军;张永良;张涛;王甜甜;王龙 - 青岛软控海科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3-29 - 2023-07-04 - F23G7/07
  •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RCO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高温烟气管路上设置装填催化燃烧催化剂的高温催化装置和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S2:通过高温催化装置内的催化燃烧催化剂对高温排放的烟气进行烟气二级深度催化燃烧;S3:通过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本发明通过高温催化装置内催化燃烧催化剂对高温烟气的二级深度催化燃烧,解决了高温烟气催化燃烧不充分而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净化效率;具有更高的高温排放能力,提高了废气入口浓度等参数的设计值范围和RCO的余热回收能力、提高了催化剂寿命和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
  • 一种rco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