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131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梯曳引机-CN201510671629.3在审
  • 陈立;张明军 - 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2015-10-16 - 2016-01-06 - B66B1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子、与外界固定的定子,转子包括一体设置的曳引轮,转子上穿设有转轴,转轴与定子之间设有后密封轴承,转子与定子之间密封轴承,密封轴承两侧通过油封密封,定子上开连通密封轴承油腔与外界的第一通道,所第一通道内设有供油脂注入油腔的单向阀,定子内还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与密封轴承油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外界连通的开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泄压机构
  • 电梯曳引机
  • [发明专利]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CN202110045747.9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021-01-13 - 2022-01-28 - H01L31/0224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包括层叠设置的顶电池、底电池,顶电池的顶面设有前电极,底电池的底面设有背电极,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设有透明中间电极,透明中间电极包括:位于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以及穿过透明导电层的适于连通顶电池与底电池的连通电极。该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于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将顶电池与底电池隔离的透明导电层,因此不会形成反偏结,不会产生寄生势垒,不会使电池自身的电流电压特性变差。而且,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贯穿透明导电层的连通电极,该连通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面保护顶电池和底电池之间电子和空穴具有良好的复合速率。
  • 一种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CN202120090556.X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021-01-13 - 2021-07-16 - H01L31/0224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包括层叠设置的顶电池、底电池,顶电池的顶面设有前电极,底电池的底面设有背电极,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设有透明中间电极,透明中间电极包括:位于顶电池与底电池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以及穿过透明导电层的适于连通顶电池与底电池的连通电极。该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于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将顶电池与底电池隔离的透明导电层,因此不会形成反偏结,不会产生寄生势垒,不会使电池自身的电流电压特性变差。而且,该透明中间电极具有贯穿透明导电层的连通电极,该连通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面保护顶电池和底电池之间电子和空穴具有良好的复合速率。
  • 一种太阳能电池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灾预警的3D打印房屋模块-CN202021646554.6有效
  • 王建新;赵双双 - 山东东方信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8-10 - 2021-04-30 - B32B3/08
  • 一种用于火灾预警的3D打印房屋模块,包括最内层的第一实体层(1)、最外层的第二实体层(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实体层(1)和第二实体层(2)之间的至少一个实体层(3),所述第一实体层(1)、第二实体层(2)、实体层(3)为一体打印结构,并且,所述实体层(3)为二维或三维连通孔结构,所述连通孔结构的孔隙构成阻燃材料的容纳腔。本方案在第一实体层和第二实体层之间加工出二维或三维连通孔结构的实体层,提高了制造效率,材料消耗也更少,依靠连通孔结构的孔隙构成阻燃材料的容纳腔,仅需要在镂空部选择性灌注阻燃材料就可达到使用要求,阻燃部位和阻燃效果可控
  • 一种用于火灾预警打印房屋模块
  • [发明专利]钛基晶/纯钛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210498846.3有效
  • 朱正旺;张海峰;付华萌;王爱民;李宏;张宏伟;胡壮麒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2-11-29 - 2014-06-11 - C22C45/10
  • 本发明一种钛基晶/纯钛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基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由钛基晶合金和三维连通多孔钛骨架组成,钛基晶合金填充在多孔钛骨架中,形成双连续相的结构。将选定的钛基晶合金加热熔化,然后通过渗流法将液态合金填充到三维连通钛骨架中水淬,或者利用挤铸法将熔融的合金挤入预先装有钛骨架的金属模具中,得到钛基晶/纯钛双连续相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晶相和第二相(纯钛)在三维空间均为连续分布的结构且分布均匀,协同变形,两相相互强化,解决了钛基晶塑性差和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匀性控制问题。该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具有高比强度、微观结构均匀可控、无缺陷的特点。
  • 钛基非晶双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恒温和恒温出水的水龙头及其控制方法-CN201710101767.7在审
  • 钟东宝;傅新标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2017-02-24 - 2017-05-10 - F16K1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恒温和恒温出水的水龙头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出水管、与自来水管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设置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阀体;阀体包括进水腔、出水腔、阀芯以及通过阀芯切换的冷水通道、恒温通道和恒温通道,进水腔与进水管相连通,出水腔与出水管相连通;出水腔内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经功率控制器与主控单元电连;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恒温通道和恒温通道内的第一和第二水流开关,第一和第二水流开关均与主控单元电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恒温出水和恒温出水集成于该水龙头上,通过手动控制阀芯实现冷水出水、恒温出水和恒温出水之间的切换,适用性更强。
  • 一种有恒温和恒温出水水龙头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多功能夹头-CN201710565914.6在审
  • 黄国庆 - 昆山义成工具有限公司
  • 2017-07-12 - 2017-09-26 - B25F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夹头,包括芯轴、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驱动装置,芯轴一端设有供起子头插设的圆形插孔,芯轴上圆形插孔侧壁上形成有供锯片穿设的开口缝,芯轴的圆形插孔底面上形成有与其侧壁上开口缝正对连通的扁平插槽,芯轴侧壁上还有径向延伸的第一、二滑道,且第一滑道恰与圆形插孔对应连通,第二滑道恰与扁平插槽对应连通,第一、二滑块分别能滑动的插设于第一、二滑道内,且第一滑块恰能够伸入芯轴的圆形孔内设定距离,第二滑块恰能够伸入芯轴的扁平插槽内设定距离
  • 多功能夹头
  • [发明专利]芯片结构、成膜方法、纳米孔测序装置及应用-CN202110617078.8有效
  • 任世龙;张喆;宋璐 - 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6-03 - 2021-08-20 - B01L3/00
  • 基底层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功能膜层结构,第一功能膜层结构内包括阵列分布的结构单元,相邻的结构单元彼此连通;排油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功能膜层结构连通,排油通道限定非极性溶剂能够通过。排油通道对极性溶剂的通透能力高,对极性溶剂的通透能力低,可以传导和排除多余的极性溶剂。在大气压条件下,排油通道可使得极性溶剂与极性溶剂相对分离。极性溶剂可从含量高的区域向含量低的区域定向移动。第一功能膜层结构的相邻的结构单元彼此连通,结构单元内的极性溶剂可渗出,并经排油通道排出,因而结构单元的薄膜层厚度均一且厚度较薄。
  • 芯片结构方法纳米孔测序装置应用
  • [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恒温和恒温出水的水龙头-CN201720168893.X有效
  • 钟东宝;傅新标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2017-02-24 - 2017-11-07 - F16K1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恒温和恒温出水的水龙头,包括出水管、与自来水管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设置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阀体;阀体包括进水腔、出水腔、阀芯以及通过阀芯切换的冷水通道、恒温通道和恒温通道,进水腔与进水管相连通,出水腔与出水管相连通;出水腔内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经功率控制器与主控单元电连;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恒温通道和恒温通道内的第一和第二水流开关,第一和第二水流开关均与主控单元电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恒温出水和恒温出水集成于该水龙头上,通过手动控制阀芯实现冷水出水、恒温出水和恒温出水之间的切换,适用性更强。
  • 一种有恒温和恒温出水水龙头
  • [实用新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CN201920772030.2有效
  • 徐超;范强;王伟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5-27 - 2020-04-28 - F24F1/0057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热交换风进风风道、换热器、热交换风出风风道、风机和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热交换风进风风道与进风口连通,热交换风出风风道与热交换风进风风道连通,风机设在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内,热交换风引流风道与进风口连通,使经进风口进入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的室内气流直接与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处的热交换风混合;热交换风引流风道内配置有开闭机构。本实用新型出风更加柔和,凉而不冷,舒适度提高;且对室内机本身改动较小;开闭机构可以对混合风功能的控制,导通热交换风引流风道时,空调具备混合匀风送风功能,切断时,空调恢复常规强冷状态,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降温吹风效果的不同要求
  • 壁挂式空调室内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