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997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粘胶纤维强度的方法-CN201210183713.7无效
  • 李文斌;徐卫林;李高雯 - 武汉纺织大学
  • 2012-06-06 - 2013-01-02 - D01F2/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粘胶纤维强度的方法,属于纺织纤维加工技术领域。粘胶原液40~99%的比例共混,通过搅拌、脱泡、过滤、纺丝、牵伸、交联工艺流程制得干强为3.4~5.8cN/dtex,湿强为1.9~4.1cN/dtex,湿态弹性模量为0.65~1.60cN/dtex的粘胶纤维所得粘胶纤维的强度较传统工艺所纺的粘胶纤维的强度高30~50%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控制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方法制得的粘胶纤维比传统方法制得的粘胶纤维强度高,应用广泛。
  • 一种提高粘胶纤维强度方法
  • [发明专利]掺杂型荧光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CN201010275289.X无效
  • 牛海军;郝丽娜;李斌;孙立国;白续铎 - 黑龙江大学
  • 2010-09-08 - 2011-02-02 - D01F6/46
  • 掺杂型荧光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它涉及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单一染料有机荧光纤维实现不同颜色荧光的方法复杂,物理共混的有机荧光纤维光谱稳定性差和工作寿命短及现有的有机荧光纤维直径大的问题。本发明将二醛基三苯胺和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按不同的质量比溶入聚合物溶液中,然后静电纺丝,得到掺杂型荧光微纳米纤维。本发明的掺杂型荧光微纳米纤维荧光光谱稳定性好,工作寿命长达两年,直径为10nm~3μm,可用于纺织服装、航空航海、国防工业、建筑装璜、交通运输、夜间作业、日常生活、娱乐休闲以及光纤通讯,激光波导等生活与高技术领域
  • 掺杂荧光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毡表面抗氧化涂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CN201210396778.X无效
  • 柴昌盛;郝学兴;陈超;杨子元 - 甘肃郝氏炭纤维有限公司
  • 2012-10-18 - 2014-05-07 - D06M15/4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纤维毡表面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通过用无机酸盐对基体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后,作为碳源前驱体与无机粉料共混,涂刷在碳纤维毡保温材料表面,再通过固化、炭化以及高温等工艺,制备得到具有抗氧化和抗热冲蚀能力的高温涂层。本发明原料易得,可选择范围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得到的涂层结构降低了碳纤维毡保温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使得碳纤维毡类保温层材料在低温的有氧氧化现象得到抑制,并在高温惰性气氛环境中,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的抗热冲蚀能力延长了碳纤维毡的使用寿命和长效的保温能力。另外,涂层后的碳纤维毡在使用过程中的掉渣现象得到抑制,拓宽了碳纤维毡的应用范围。
  • 一种碳纤维表面氧化涂料制备使用方法
  • [发明专利]仿棉涤纶-CN201410196534.6无效
  • 朱爱民 - 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
  • 2014-05-12 - 2014-07-30 - D02G3/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棉涤纶,以1.5D*38mm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为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得:(1)清花:通过清花机将混合好的原料维制成卷;(2)梳棉:通过梳棉机将卷制成生条;(3)并条:通过并条机将生条合并成熟条;(4)粗纱:通过粗纱机将合并的熟条欠伸变细成为粗纱条;(5)细纱:通过细纱机将粗纱欠伸为一定支数的纱;(6)络筒:通过络筒机将细纱卷成圆锥形筒子纱;(7)称重打包成品混纺纱,所述的涤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5-65%,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5-45%。本发明的仿棉涤纶,模仿棉纤维的特征,模仿棉纤维的吸湿性、模仿棉纤维的光泽、弥补纯棉面料的缺陷等。
  • 涤纶
  • [发明专利]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N201410151235.0无效
  • 陈照峰;聂丽丽 - 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2014-04-15 - 2014-07-30 - C04B35/8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陶瓷基体、无机纤维和SiC晶须,其特征在于SiC晶须弥散分布在纤维间,作为第二相有效增强纤维交界处的陶瓷脆性无效区。本发明利用物理方法使纤维束或丝间附着细小的SiC晶须,具体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有机溶剂将SiC晶须制成泥浆,使纤维浸渍穿过晶须泥浆后编织成预成型体;二是先将纤维编织成预成型体,然后密实涂刷SiC晶须泥浆本发明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在附有SiC晶须的纤维间生长陶瓷基体,不破坏晶须的形貌和力学性能,使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得到很大提高,并且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随着材料的相对密度而增加。
  • 一种sic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 [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C/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1310653557.0无效
  • 陈洁;肖鹏;熊翔 - 中南大学
  • 2013-12-06 - 2014-04-16 - C04B35/83
  • 一种高导热C/C复合材料,所述C/C复合材料由炭纤维基体、纳米碳管、热解炭组成,所述纳米碳管垂直分布于炭纤维基体表面,热解炭在炭纤维表面和纳米碳管表面“三维”沉积,形成高织构CNT/PyC界面过渡层。其制备方法是:将无纬布叠层形成单向长纤维的炭纤维基体,在硝酸镍溶液中浸泡后干燥,煅烧、通H2还原,原位生长纳米碳管后,进行CVD沉积,石墨化处理,得高导热C/C复合材料。本发明结构合理、导热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在炭纤维表面形成垂直均匀分布的纳米碳管,经CVD沉积,石墨化处理,在炭纤维与基体炭之间形成高织构CNT/PyC界面过渡层,大大提高了基体及过渡层的热传导效率
  • 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经过酸酐微波改性后的溶解方法-CN201410309653.8无效
  • 余木火;张玥;李欣达;何小云;黎欢 - 东华大学
  • 2014-07-01 - 2014-09-17 - C08J3/0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素经过酸酐微波改性后的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将纤维素和酸酐小分子真空干燥;步骤2:将包括纤维素、离子液体和酸酐小分子在内的原料按10-20%∶50-70%∶20-40%的配比混合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在微波照射下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将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酸酐改性纤维素;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酸酐改性纤维素加入到包含氢氧化钠、尿素、硫脲和水的复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喂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2-6℃挤出,得到酸酐改性纤维素溶液。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改性工艺可获得易于溶解、绿色清洁的纤维素溶液。
  • 一种纤维素经过酸酐微波改性溶解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X射线衍射测定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CN201410166088.4无效
  • 张宇民;陈子羿;董善亮;周玉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4-04-23 - 2014-07-02 - G01N23/20
  • 一种用X射线衍射测定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测定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X射线测定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存在的只能测定试件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层的残余应力,而不能测定各个深度的残余应力的技术问题。方法为:取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试件用盐酸逐层腐蚀后,用去离子水将表面进行清洗,放入X射线应力测定仪,进行测试,再计算,得到各个深度的残余应力,即完成。采用本发明测定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既能保证逐层腐蚀不会增加额外的残余应力,又能得到准确的大型试件不同深度的残余应力。本发明应用于C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测定领域。
  • 一种射线衍射测定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防电磁辐射面料-CN201410187071.7无效
  • 张丽华 - 南通田野服装有限公司
  • 2014-05-06 - 2014-07-16 - D03D15/00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电磁辐射面料,包括:离子化纤维、棉纤维、锦纶,所述防电磁辐射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制而成,所述经纱采用离子化纤维,所述纬纱由棉纤维和锦纶混而成,所述的经纱在防电磁辐射面料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指出一种防电磁辐射面料,经纱中采用了离子化纤维,让面料具有防护电磁辐射的功能,且柔软舒适,色泽均匀,还比较耐洗,纬纱中采用了棉纤维和锦纶,棉纤维舒适性好并且耐水洗也可以染成各种颜色,
  • 一种电磁辐射面料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