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7576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外观设计]红外-CN202230478515.8有效
  • 陈园园 - 陈园园
  • 2022-07-26 - 2022-11-29 - 10-05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红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作为红外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红外传感器
  • [外观设计]红外-CN202330161526.8有效
  • 黄茅 - 黄茅
  • 2023-03-29 - 2023-07-28 - 10-05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红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红外。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红外传感器
  • [发明专利]红外-CN201280030660.3有效
  • 斯蒂芬·罗星格;托比亚斯·瑟皮特斯;迈克尔·巴塞尔 - 精量电子(德国)公司
  • 2012-06-01 - 2017-06-16 - G01J5/08
  • 一种红外总成,其使用红外4,该红外安装在TO(晶体管型)壳体1中的底板2上。该壳体被复合式热平衡元件(“散热件”)12、13包围。该红外总成被构造成使得底板2和TO壳体1的透镜3、6的顶面以及热平衡元件12、13的两个组成部分均具有良好的热连接14a‑c。上部热平衡元件12中整合有光阑10和束流收集11,因此这两个部件也处于良好的热耦合状态。这使得位于视场中的射线8能进一步到达传感元件4。此外,经单一透射后不到达传感元件4的射线9a也能进入壳体。而可以通过多次反射到达传感元件的入射角较大的射线9b,则不再直接射中透镜6。这部分射线在束流收集11中被吸收。
  • 红外传感器
  • [发明专利]红外-CN200780020773.4有效
  • 内田雄一;山中浩;辻幸司;桐原昌男;吉原孝明;西岛洋一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7-05-23 - 2009-06-17 - G01J5/10
  • 为提高热绝缘性,将热红外感测元件(30)承载在多孔材料制成的传感支座(40)上,并通过在基板上凸出的锚固柱(52)使该热红外感测元件向上离开基板(10)。传感支座形成有一对共面的梁(42),所述梁上承载有从感测元件(30)延伸出的引线(32)。引线(32)和梁(42)固定到锚固柱(52)的上端,以将感测元件(30)保持在基板(10)上方的预定高度。梁(42)和引线(32)通过分子间附着作用而彼此结合,以使感测元件(30)以及传感支座(40)能够一起支撑到锚固柱(52)上。
  • 红外传感器
  • [实用新型]一种拷钮车的红外安全装置-CN201520531987.X有效
  • 吾晓辉;李松贤;屈江峰;方燕 - 申洲针织(衢州)有限公司
  • 2015-07-09 - 2015-11-25 - A41H37/10
  • 一种拷钮车的红外安全装置,其红外a与红外b之间、红外b与红外C之间、红外C与红外d之间、红外d与红外e之间都相距60度角,红外a与红外e之间的相距为当塑胶护环与装有红外的金属环重叠时,其预留的红外照射孔a与红外a、红外照射孔b与红外b、红外照射孔c与红外C、红外照射孔d与红外d、红外照射孔e与红外e相对应。其有益效果是传感发出的红外射线无阻挡地照射到下方,这种红外安全装置灵敏度高;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手指骨被打伤甚至打碎,提高了安全性。
  • 一种拷钮车红外传感安全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