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600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常用矮秆基因及分布-CN200810238650.4无效
  • 李祥 - 李祥
  • 2008-12-19 - 2010-06-30 - C12N15/29
  • 在已知的小麦矮秆基因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来自农林10号和赤小麦的Rht1(Rht-B1b)和Rht2(Rht-D1b)和Rht8、Rht9四个矮秆基因,它们约在世界90%以上的矮秆和半矮秆品种中得到应用日本的赤小麦(Akagomugi)和达摩麦(Daruma)在世界小麦矮化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意大利育种家Strampelli N用1911年从日本引进的赤小麦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了一系列中秆推广品种,如中农28、南大2419、阿夫、阿勃和矮粒多等。
  • 常用基因分布
  • [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应用-CN202110437479.5有效
  • 刘旭;李伟;闫文利;闫素红;杨兆生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2021-04-22 - 2022-07-29 - A01H1/02
  •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小麦显性核不育基因Ms2控制雄性不育的改良矮败小麦为母本,以优异小麦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杂交后代中的矮杆植株,以所述优异小麦品系为固定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多代。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有矮秆雄性不育系的矮秆性状筛选有效去除杂种,快速确定雄性不育株,加速新型雄性不育系的改良。改良的矮秆雄性不育系可为新的矮秆雄性不育系选育提供种质资源,并能在生产中大大降低在人工去雄的成本,大量组配杂交组合,加速优异新品种选育进程,提供快速选育高产多抗小麦的新途径。
  • 一种改良小麦雄性不育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进展-CN200810160294.9无效
  • 李祥 - 李祥
  • 2008-11-19 - 2010-06-30 - C12Q1/68
  •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携带Rht1、Rht2、Rht8、Rht9等隐性矮秆基因的亲本。由于育种过程中过分集中的使用这些亲本,使得小麦育成品种的基础日益狭窄,遗传变异贫乏,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下降,且目前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矮秆亲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早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等缺陷。因此,创造和发现新的矮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应注意矮秆背景基因型的改造,如能找到既具有农林10号或赤小麦矮秆基因的优点又兼具显性或部分显性遗传效应的新矮源,将会在生产上得到更大的利用。研究表明,小麦的野生近缘属植物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远缘杂交等方法将其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丰富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向。
  • 小麦基因研究利用进展
  • [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CN201510140236.X有效
  • 阮仁武;李中安;易泽林;张建奎 - 西南大学
  • 2015-03-27 - 2018-03-02 - A01H1/02
  • 一种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本发明利用含有mslb‑Rht3基因的连锁的矮秆不育小麦品系与其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连续3‑5代回交建立优良品种矮秆不育的近等基因系,选育出稳定的含有mslb‑Rht3的矮秆优良小麦品系,然后用中秆可育品系自交,让染色体重组交换,解除mslb‑Rht3的连锁,获得含有Rht3矮秆基因的小麦优良品系,再利用建立的小麦不育近等基因系与含有育种所需目标性状的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回交,连续
  • 一种小麦新品种选育方法
  • [发明专利]矮秆基因的研究-CN200810237999.6无效
  • 曹淑兰 - 曹淑兰
  • 2008-12-19 - 2010-06-23 - C12N15/29
  •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携带Rht1、Rht2、Rht8、Rht9等隐性矮秆基因的亲本。由于育种过程中过分集中的使用这些亲本,使得小麦育成品种的基础日益狭窄,遗传变异贫乏,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下降,且目前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矮秆亲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早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等缺陷。因此,创造和发现新的矮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应注意矮秆背景基因型的改造,如能找到既具有农林10号或赤小麦矮秆基因的优点又兼具显性或部分显性遗传效应的新矮源,将会在生产上得到更大的利用。
  • 基因研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