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8357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匀速茶青-CN201420019835.7有效
  • 刘声彦 - 贵州省湄潭县芸香茶业有限公司
  • 2014-01-13 - 2014-07-30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匀速茶青,包括中空的槽体,槽体顶部设置有金属网,槽体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设置在槽体内呈竖直布置的漏斗形的导风管,导风管底端穿出槽体底部并固接有风扇,导风管顶部设有若干分流板,导风管底部设置有发热片,发热片与分流板之间固接有若干扰流板,每个单元内还设有恒温控制系统。该含有若干流体力学设计的单元,并自带恒温控制系统,能实现茶青的恒温匀速加热;相较于现有的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使用灵活性高及空间占用小等优点,适宜大量推广使用
  • 一种恒温匀速茶青萎凋槽
  • [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撒布的-CN201921742582.5有效
  • 陆子遥 - 通道九层岭茶业有限公司
  • 2019-10-17 - 2020-06-16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撒布的,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包括槽体,还包括驱动装置、机箱和撒布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箱上且用于带动所述撒布装置沿所述槽体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所述槽体固定在所述机箱上;所述撒布装置包括筒体、进料斗、下料装置、固定块和撒布口,所述进料斗和所述撒布口分别位于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所述撒布口位于所述槽体上方且用于将所述筒体内的红茶撒布在所述槽体上;所述下料装置安装在所述筒体上且用于控制红茶撒布速度;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筒体和所述驱动装置上,解决了红茶过程中,人工撒布耗时耗力的问题。
  • 一种便于撒布萎凋槽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叶-CN201920947647.3有效
  • 庄长强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6-22 - 2020-03-27 - A23F3/06
  • 一种新型茶叶床,其结构包括床体、控制箱、加热箱、鼓风机,加热箱一端与床体密封固定连接,加热箱另一端与鼓风机密封固定连接,控制箱设于加热箱上端,床体上部设有用于铺茶叶的,铺茶叶的底部布有便于空气流通的孔,床体内部设有均衡散热装置,设有将输入的热风进行均衡散发的结构,有助于提高茶叶受热的均与性,同时在底内部设有对茶叶进行拨动的结构,有效增大工作的便利性。
  • 一种新型茶叶萎凋床
  • [实用新型]基于茶叶生产-CN202222184994.X有效
  • 张皓昇 - 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
  • 2022-08-19 - 2022-11-18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茶叶生产机,涉及机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机在使用的时候,机在翻动茶叶的时候,需要人力进行翻动,操作起来不够便捷,且不够卫生,缺少便捷翻动茶叶的结构的问题,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为倒使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便捷使用侧杆控制移动件横向位移,使接触板可以在内的内部翻动茶叶,使茶叶可以翻动,使茶叶可以均匀,提高生产加工效率,避免产生受热以及不均匀的现象。
  • 基于茶叶生产用萎凋机
  • [发明专利]光照强度可调的红茶日光设备-CN202011147619.7在审
  • 刘鹏辉 - 普安县宏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 2020-10-23 - 2021-02-05 - A23F3/06
  • 本发明提供了光照强度可调的红茶日光设备,涉及红茶技术领域。该红茶日光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光源安装板,光源安装板上设有多个LED日光灯,所述光源安装板的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光照强度和湿度的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光照强度调节机构的下方设有槽内放置有红茶本发明方便调节光照调控板以发出一定强度及时长的光照,多个上的红茶同时接受调节强度的光照,达到天然日晒对红茶品质形成的作用,提高了排湿效率红茶的效率。
  • 光照强度可调红茶日光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和烘焙功能一体的-CN201310725948.9有效
  • 范小虎 - 范小虎
  • 2013-12-24 - 2014-05-14 - A23F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和烘焙功能一体的,包括:槽体、多个筛网、电热管、出风口、进风口、风机、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热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风机鼓风的时间和各层电热管的温度,本发明公开的和烘焙功能一体的和烘焙工艺结合起来,节约了设备成本,在一体的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电热管,搅拌器和控制器,使得和烘焙过程中,温度可以控制,不用人工翻动,保证了成品茶的品质且节省了人工劳动成本
  • 一种烘焙功能一体萎凋槽
  • [实用新型]一种可翻转红茶装置-CN201620531402.9有效
  • 张开兴;杭晟煜;张亚雷;刘贤喜 - 山东农业大学
  • 2016-06-05 - 2016-12-28 - A23F3/06
  • 一种可翻转红茶装置,它包括主舱、风机、温控装置、弥雾装置、可翻转的笼,主舱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主舱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笼,笼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沿中轴旋转,该装置改进茶叶所受的气流
  • 一种翻转红茶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用的-CN201922457050.3有效
  • 陈岗;练学燕;李湘成 -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19-12-30 - 2020-09-22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茶叶在槽内时,操作人员手动将茶叶翻转,操作较为繁琐,翻转不够均匀,茶叶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茶叶加工用的,包括槽体,槽体的一侧设有螺套,螺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槽体转动连接的螺杆,螺杆一端延伸至外侧,槽体的另一侧设有滑块,螺套和滑块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表面套设有套筒,套筒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翻板本实用新型直接使用翻板将茶叶翻转,在横向运动的同时实现翻转,只需转动螺杆,操作简单,实现横向运动联动翻转,茶叶翻转的较为均匀,茶叶效果较好。
  • 一种茶叶工用萎凋槽
  • [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制作工艺-CN202110931657.X在审
  • 单海兵;杨琴 - 江苏听静自然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1-08-13 - 2021-11-05 - A23F3/34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十点期间,茶园内采摘制备红茶所需的甜菊叶原料;S2:将采摘好的甜菊叶平铺到载板的表面,并覆盖橡胶网板,进行操作;S3:将调的甜菊叶进行手工揉捻,使得甜叶菊的细胞破损率达到80%‑85%;本发明将分三部分进行,静置调3‑5小时、热风0.6‑0.8小时和自然温度0.5小时,设定电加热设备的温度为45‑48度,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2米每秒;自然温度需要断开电加热设备的电源,调整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5米每秒;是电机带动载板和橡胶网板反复转动,转动速率为120‑150转每分钟,有效的的程度和缩短所需要的时间,避免不充分的现象发生
  • 一种红茶制作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茶叶-CN201520644181.1有效
  • 何钰海 - 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
  • 2015-08-25 - 2016-03-02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包括有左右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之间底部设有斜向底板,两块侧板的左侧头端设有左侧挡板,在两块侧板的右侧头端设有风机,在底板上方的两块侧板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对茶叶进行时能够使得风力均匀作用在茶叶上,使得效果均匀,且透气性能好,比较细小的茶叶不容易掉落至的底部去,而且茶叶完成后,容易收集。
  • 一种茶叶萎凋槽
  • [实用新型]一种白茶加工的初制装置-CN202021002711.X有效
  • 叶红;强鹏 -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6-04 - 2021-01-05 - A23F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茶加工的初制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白茶技术茶叶品质不高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设有多台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除湿机、、鼓风机及送风通道,多台加工装置中的除湿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与室的外界相通,所述管道又连接有与鼓风机的进风口相对应的送热风管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室内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生产出好品质的白茶,工作效率高,节省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杜绝了安全隐患。
  • 一种白茶加工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高山乌龙茶的加工工艺-CN201210503292.1有效
  • 杨明彦;康耀昌 - 云南台茶茶业有限公司
  • 2012-11-30 - 2013-03-27 - A23F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山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产于海拔1900米以上的茶树鲜叶,通过日光棚日光和恒温恒湿通风室内,再经过摇青→晾青→杀青→揉捻→回软→包球→干燥→拣剔→筛分→烘培→摊凉→包装→成品,室内过程中采用恒温恒湿通风技术,本发明具有制茶品质稳定,制优率高,干茶色泽翠绿,汤色蜜绿亮,清香高锐等特点,而且这种工艺操作简单,也使加工人员的劳动条件大大改善。
  • 一种高山乌龙茶加工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