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0408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冷冻循环装置、空调装置-CN200980159565.1有效
  • 高山启辅;岛津裕辅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9-05-29 - 2012-05-09 - F25B1/00
  • 本发明通过使多台利用侧热交换介质入口温度均匀而使冷冻循环装置节能。具备多个利用侧热交换(30)、介质热交换(14a、14b)、连接介质热交换(14a)和利用侧热交换(30)的流路、具有切换连接介质热交换(14b)和利用侧热交换(30)的第一介质流路(61a)及连接介质热交换(14b)和利用侧热交换(30)的第二介质流路(61b)流路的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4、35)的介质循环回路、由介质热交换(14a、14b)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热源机,设有用于对从介质热交换(14a、14b)流出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辅助热交换(32),使流入利用侧热交换(30)的介质温度均匀,实现冷冻循环装置的节能。
  • 冷冻循环装置空调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1680071823.0有效
  • 三浦功嗣;加藤吉毅;杉村贤吾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6-10-06 - 2020-11-03 - F25B47/02
  •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高压侧热交换(15),该高压侧热交换(15)使从压缩机(22)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与介质进行热交换;低压侧热交换(14),该低压侧热交换(14)使减压后的低压的制冷剂与介质进行热交换;车载设备(81A、81B、81C),该车载设备(81A、81B、81C)供热介质循环,向介质供给热量;介质空气热交换(13),该介质空气热交换(13)使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切换部(18、19),该切换部(18、19)对于车载设备切换如下状态:使介质在车载设备与高压侧热交换之间循环的状态、使介质在车载设备与低压侧热交换之间循环的状态,该切换部(18、19)对于介质空气热交换切换如下状态:使介质介质空气热交换与高压侧热交换之间循环的状态、使介质介质空气热交换与低压侧热交换之间循环的状态;以及控制部(60),该控制部(60)在判定为需要对介质空气热交换进行除霜的情况下,控制切换部的动作以成为除霜模式,并且使压缩机驱动,除霜模式使介质在低压侧热交换与车载设备之间循环并且使介质在高压侧热交换介质空气热交换之间循环。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CN200510120261.8无效
  • 金哲民;高哲洙;河深复;郑百永 - LG电子株式会社
  • 2005-11-09 - 2006-06-14 - F28D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的废气热交换。在废气热交换内,热交换外壳安装在热交换本体周围,从而在热交换外壳和热交换本体之间限定介质通过其中的一级介质通道。在热交换本体内,安装有延伸通过热交换本体的介质管,其形成使从一级介质通道排出的介质通过其中的二级介质通道。因此,在通过一级介质通道时,介质首先从废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在通过二级介质通道时,再次从废气中吸收热量。于是,热交换效率得到了提高。
  • 用于热电联产系统废气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具有集成ORC的驱动装置-CN201980015612.9在审
  • 安德烈亚斯·舒斯特;罗伊·朗格尔;延斯-帕特里克·施普林格;丹妮拉·沃尔特;理查德·奥曼 - 奥尔灿能源股份公司
  • 2019-01-07 - 2020-11-06 - F01K23/06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热处理设备的、特别是内燃机的废的设备,其包括:第一热交换,用于将从热处理设备的、特别是内燃机的热流传递到载介质上;第二热交换,用于将从热流传递到载介质上,第二热交换关于热流设置在第一热交换的下游;热力学循环装置、特别是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具有用于将从载介质传递到热力学循环装置的工作介质上的第三热交换)并且具有用于将从所述载介质传递到工作介质上的第四热交换,第四热交换关于工作介质流设置在第二热交换的上游;在第三热交换中冷却的载介质能至少部分地输送到第一热交换来用于加热,并且在第四热交换中冷却的载介质能够至少部分地输送到第二热交换来用于加热。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载介质的流过第二或第四热交换的质量流的器件。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利用热处理设备的,特别是内燃机的废的相应的方法。
  • 具有集成orc驱动装置
  • [发明专利]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CN201280077230.7在审
  • 本村祐治;岛本大祐;本多孝好;森本修;西冈浩二;小野达生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2-11-30 - 2015-07-22 - F24F11/02
  •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以及介质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热源侧热交换(12)、节流装置(26)、以及介质热交换(25)的制冷剂侧流路,使制冷剂循环,所述介质循环回路利用介质输送配管(5)连接泵(31)、利用侧热交换(35)、以及介质热交换(25)的介质侧流路,使介质循环。介质热交换(25)为多个,多个介质热交换(25)以所有的介质热交换(25)作为冷凝起作用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所有的介质热交换(25)作为蒸发起作用的全制冷运转模式、以及一部分介质热交换(25)作为冷凝起作用且一部分介质热交换(25)作为蒸发起作用的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进行运转,介质输送配管(5)的内径基于与该介质输送配管(5)连接的利用侧热交换(35)的容量被设定
  • 空调装置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CN201580084002.6有效
  • 本村祐治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10-26 - 2020-10-30 - F24F11/84
  •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接有多个利用侧热交换的系统的介质循环回路中,能够向各利用侧热交换输送与各利用侧热交换负荷相应的流量的介质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循环回路,其供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多个系统的介质循环回路,其供热介质循环,并具备多个利用侧热交换,所述介质介质热交换与制冷剂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及介质分流装置,其设置于多个系统的介质循环回路中的、连接有多个利用侧热交换介质循环回路,对与介质循环回路连接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整。
  • 空气调节装置
  • [发明专利]热泵装置-CN201780089722.0有效
  • 野村泰光;一法师茂俊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7-11-22 - 2020-09-15 - F25B6/04
  • 热泵装置(100)具备:利用侧热交换(14),其在从蓄热用热交换(12)排出的介质(19)与利用介质(39)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流路切换(13),其将介质(19)的流路切换为不经由利用侧热交换(14)而在吸热侧热交换(16)、蓄热用热交换(12)中循环的第一流路或者经由利用侧热交换(14)并在吸热侧热交换(16)、蓄热用热交换(12)中循环的第二流路。即使蓄热介质(12)的温度变高,也能够抑制热泵的效率下降,并且利用热泵在蓄热介质(12)中蓄积从热源吸收的
  • 装置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1780070089.0有效
  • 爱丽儿·马拉斯甘;加藤吉毅;三浦功嗣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7-10-10 - 2021-06-11 - F25B47/02
  •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切换部(38、39),该切换部(38、39)对介质相对于第一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及第二介质制冷剂热交换相互独立地循环的状态和介质在第一介质制冷剂热交换与第二介质制冷剂热交换之间循环的状态进行切换在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装置(40)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第一减压部和第二减压部工作以使得制冷剂在外气制冷剂热交换中吸热并且切换部工作以使得介质相对于第一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及第二介质制冷剂热交换相互独立地循环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第一减压部和第二减压部工作以使得制冷剂在外气制冷剂热交换中散热并且切换部工作以使得介质在第一介质制冷剂热交换与第二介质制冷剂热交换之间循环的模式。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供暖供给热水系统-CN201410377599.0有效
  • 南迫博和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4-08-01 - 2017-04-12 - F24H4/02
  • 该供暖供给热水系统具备对介质进行加热的热泵单元(1);在介质与热水储存罐(11)内的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供给热水热交换(19);通过热介质对室内进行供暖的供暖热交换(31、32);介质泵(18);将泵的排出侧、热泵单元、供给热水热交换、供暖热交换以及泵的吸入侧依次连接的介质配管(12~15);从介质配管绕过供给热水热交换的旁路配管(22);从介质配管绕过供暖热交换的旁路配管(23);在供给热水热交换与配管之间、及供暖热交换与配管之间分别调整介质的流量分配的四通阀(20);以及控制四通阀的控制装置(29)。
  • 供暖供给热水系统
  • [实用新型]供暖供给热水系统-CN201420433489.7有效
  • 南迫博和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4-08-01 - 2014-12-17 - F24H4/02
  • 该供暖供给热水系统具备:对介质进行加热的热泵单元(1);在介质与热水储存罐(11)内的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供给热水热交换(19);通过热介质对室内进行供暖的供暖热交换(31、32);介质泵(18);将泵的排出侧、热泵单元、供给热水热交换、供暖热交换以及泵的吸入侧依次连接的介质配管(12~15);从介质配管绕过供给热水热交换的旁路配管(22);从介质配管绕过供暖热交换的旁路配管(23);以及在供给热水热交换与配管之间、及供暖热交换与配管之间分别调整介质的流量分配的四通阀(20)。
  • 供暖供给热水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斯特林热机散热-CN201210000690.1无效
  • 孔令斌 - 孔令斌
  • 2012-01-02 - 2012-07-11 - F02G1/055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斯特林热机散热,其结构包括一个热交换、一个热交换外罩、一个气缸换套、若干换片、数组连接管一个热交换、一个热交换外罩、多个气缸换套、多片换片、多组连接管。热交换内壁上有充有换介质的气缸换套,热交换外壁上有若干换片,热交换外壁、两端板之间、热交换外罩以内的环形空间内有数组连接管,每一组连接管的一端进入充有换介质的气缸换套内与气缸连通。气缸的热量经换介质传到热交换外壁及其散热片上,冷却介质流经环形空间实现散热。
  • 一种斯特林热机散热器
  • [发明专利]用于高电流传输的接触装置-CN201710541538.7有效
  • R.施万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2017-07-05 - 2021-04-09 - H01R13/533
  •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电流传输的接触装置,其包括接触元件和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传递介质沉、第一热交换区段和第二热交换区段,其中,第一热交换区段以流体方式连接到第二热交换区段,其中沉被布置在距接触元件一距离处,其中,沉被连接到第二热交换区段,其中,第一热交换区段被布置有接触单元,其中传递介质在第一热交换区段和第二热交换区段之间的回路中循环,其中,第一热交换区段与第二热交换区段电绝缘。
  • 用于电流传输接触装置
  • [发明专利]空调装置-CN201080065428.4有效
  • 高田茂生;山下浩司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0-03-16 - 2012-12-05 - F25B1/00
  • 在进行制冷剂与介质之间的热交换而通过热介质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中,得到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转效率的装置。具有:多个冷冻循环装置,通过配管(4)连接压缩机(10)、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等、热源侧热交换(12)、节流装置(16)和多个介质热交换(15)而构成制冷剂回路,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制冷剂的循环路径,上述热源侧热交换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上述节流装置用于调整制冷剂的压力,上述多个介质热交换能够进行制冷剂和与制冷剂不同的介质热交换介质侧装置,上述介质侧装置通过配管(5)连接泵(21)、利用侧热交换(26)、和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23)而构成介质循环回路,上述泵用于使多个介质热交换(15)的热交换所涉及的上述介质循环,上述利用侧热交换进行介质和与空调对象空间有关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上述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对与多个介质热交换(15)的通过有关的介质进行切换,使其通过上述利用侧热交换(26)。
  • 空调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