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7374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温控设备-CN202022037324.6有效
  • 柯彬彬;郑宏浩;唐长青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9-16 - 2021-01-01 - F25B13/0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压缩机、多路阀、第一热交换和第二热交换,其中,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多路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用于完成温度控制;所述多路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进行吸热或放热操作;所述第一热交换,与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用于在制热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制冷循环中进行吸热操作;所述第二热交换,用于在化霜循环中进行放热
  • 一种温控设备
  • [发明专利]用于电池单元的可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CN201580060016.4有效
  • K·M·A·埃布尔斯;M·A·马丁 - 达纳加拿大公司
  • 2015-09-04 - 2019-08-30 - H01M10/655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电池单元中的电池电芯容器的热交换。该热交换包括各个热交换模块,其彼此流体地互连并间隔开,以便容纳布置在相邻热交换模块之间的各个电池电芯容器而形成电池单元。每个热交换模块由一对大致平坦的第一热交换板和第二热交换板形成,热交换板具有主要部段和从其延伸的柔性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热交换由钎焊在一起以形成热交换模块的交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堆叠形成,以堆叠形成的热交换模块通过其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互连,并在钎焊后通过弯折/挠曲入口面板和出口面板而展开,以在模块之间提供足够的间距或间隙来容纳电池电芯容器
  • 用于电池单元展开堆叠板式热交换器
  • [实用新型]换热机组-CN201521073616.8有效
  • 李宝成;康益军;王凤;赵岩;侯朝霞 - 同方川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2015-12-21 - 2016-06-08 - F24H4/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机组,包括冷凝、蒸发、吸收、发生、冷媒热交换、凝水热交换、低温热水入口和高温热水出口,低温热水入口分别通过第一低温热水管和第二低温热水管对应与吸收和冷媒热交换连通,使低温热水分别在吸收和冷媒热交换内进行热交换以提高低温热水的温度,冷媒热交换与凝水热交换之间通过管路形成串联水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媒热交换与凝水热交换串联,使低温热水先进入冷媒热交换吸收热量,提高了热水的温度,而且用比较少的热量降低了冷媒水的温度,再进入凝水热交换吸收发生凝水的热量,再次提升了热水的温度,减少了冷媒热交换的换热面积,节约了成本,并且达到了节能效果。
  • 机组
  • [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装置-CN200820045846.7无效
  • 罗伟强 - 罗伟强
  • 2008-03-29 - 2009-03-18 - F28D7/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套管式热交换装置。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有两个热交换,第一热交换的工作介质排出管与第二热交换的工作介质进入管相接连通,或者第一热交换工作介质进入管与第二热交换工作介质进入管相连接并与总进入管相连通,且第一热交换工作介质排出管与第二热交换工作介质排出管相连接并与总排出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交换装置,多个热交换的媒介管道、工作介质管道串接或者并接形成多样的多级热交换结构,不但有效的增加了工作介质与媒介之间的换热面积及路径,同时使得工作介质的热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本结构还可以实现多种媒介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和应用范围。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热交换-CN202122220983.8有效
  • 徐建 - 广东恒发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14 - 2022-03-15 - F28D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锈钢热交换,包括热交换本体和绕设管,还包括定位安装;所述定位安装分别设置在热交换本体的两侧;所述绕设管由热交换本体一侧的定位安装穿过后绕设在热交换本体的外侧后,再由热交换本体另一侧的定位安装穿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不锈钢热交换,通过在热交换本体的两侧设置定位安装,并将绕设管穿过定位安装后在绕设在热交换本体的外侧,定位安装可以对绕设管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
  • 一种不锈钢热交换器
  • [实用新型]余热被充分利用的热水-CN200520110153.8无效
  • 李宗辉 - 李宗辉
  • 2005-06-20 - 2006-08-16 - F24H8/00
  • 一种余热被充分利用的热水,包括热交换壳体(5)、燃烧装置(3),热交换壳体上连有进水管(1)、出水管(2)、烟气排放管(8),壳体内有燃烧室(6)、热交换(7),热交换(7)与出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热交换(7)与烟气排放管(8)之间至少置有一个余热交换(4),余热交换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连通,其出水端与热交换的进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燃气热水热交换效益,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 余热充分利用热水器
  • [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热交换的新风系统-CN201720045566.5有效
  • 邹铜 - 邹铜
  • 2017-01-16 - 2017-08-18 - F24F7/00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热交换的新风系统,包括热泵、送风机、排风机、送风管、排风管、热交换A和热交换B,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送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室内相通,所述热交换A固定设置在送风管内;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排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室内相通,所述热交换B固定设置在排风管内;所述热泵分别通过冷媒管道与热交换A和热交换B连接,所述热交换A通过冷媒管道与热交换B连接;其中,所述热交换A为蒸发或冷凝,所述热交换B为冷凝或蒸发。本实用新型能在新风系统中使用热泵进行主动热交换,充分利用排风管中排出的室内空气的余温进行换热,大幅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解决了现有新风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低的缺陷。
  • 一种主动热交换新风系统
  • [发明专利]空调的室外机-CN201010283341.6有效
  • 周素坡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2010-09-16 - 2012-04-04 - F25B47/00
  • 一种空调的室外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室外风扇、压缩机、和电加热,在压缩机附近设置围绕压缩机的辅助换热器;辅助热交换包括多个翅片和将翅片串起的冷媒管,辅助热交换通过冷媒管与室外热交换相连接。压缩机发散的热量被辅助热交换所吸收,通过冷媒循环能提高室外热交换的温度,从而使室外热交换的整体温度高于冰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外热交换的结霜可能性,减小电加热的容量,从而节约了电能。另外,利用辅助热交换提高室外热交换温度可以降低空调在制热时停机进行除霜的次数,从而改善了空调的制热工作效率。
  • 空调器室外
  • [实用新型]高温热水机-CN201620200116.4有效
  • 邱理 - 邱理
  • 2016-03-16 - 2016-07-20 - F24H1/16
  • 高温热水机,包括铝翅片式热交换,铝翅片式热交换的出水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铝翅片式热交换内部连通;铝翅片式热交换下方设有火排燃烧,火排燃烧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火排燃烧连通;铝翅片式热交换和火排燃烧之间还设有增强型热交换,增强型热交换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增强型热交换的出水端与铝翅片式热交换的进水端连接;增强型热交换包括水平布置的主管,主管呈弯折迂回状,主管内设有两端开口的多根翅管,翅管纵向穿过主管;主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铝翅片式热交换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热能利用率高,热交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 高温热水
  • [发明专利]热泵循环-CN201880067708.5有效
  • 小佐佐铁男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8-09-10 - 2022-09-13 - F25B1/00
  • 热泵循环具备压缩机(11)、热交换(12)、气液分离(17)、室外热交换(15)。热泵循环具备:主回路(10),该主回路将压缩机、热交换、气液分离、室外热交换连接而供制冷剂流动;排热回收热交换(31);以及排热回收回路(30),该排热回收回路形成不经由室外热交换而经由排热回收热交换到达压缩机的流路热泵循环具备膨胀阀(32),该膨胀阀在排热回收回路中设置在排热回收热交换的上游,且使制冷剂膨胀以使得制冷剂在排热回收热交换中从液相变成气相。由此,能够提供热交换效率较高的热泵循环。
  • 循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