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17480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2310202880.X在审
  • 渡边悠介;冈本拓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23-03-06 - 2023-09-26 - G01N27/416
  • 本发明提供即便在基准气体空间侧产生了污染气体的情况下也可抑制测定精度劣化的气体传感。内部具备基准气体空间的气体传感的壳体具备:外筒,一个端部侧具备监测部的传感元件的另一个端部侧突出到外筒内;密封部件,嵌入于外筒的端部,将基准气体空间密封,传感元件具备:第一电极引线部,具有用于将外部和至少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410301847.3有效
  • R·菲克斯;D·孔茨;P·诺尔特;K·吕克特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2014-06-27 - 2018-11-02 - G01N27/12
  • 描述用于检测气体气体成分的浓度的设备或方法以及这种设备或这种方法的应用。构型为气体传感的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具有气体敏感层的传感元件以及一个用于加热气体敏感层的加热元件。能够实现在需要时向气体敏感层排气,以便重新实现吸附。为了加热加热元件设有第一接通部,在第一接通部上施加第一电压。在加热之后借助第二接通部将第一电压施加在传感元件或气体敏感层上以进行测量值检测。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010141821.9有效
  • 植松大辅;佐口孝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10-03-31 - 2010-10-06 - G01N27/407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采用本发明,能可靠地确保设置在凸缘部的朝向前端的面上的探测电极和壳体之间电导通,并能以低成本制造气体传感。在气体传感的检测元件(1)上,在前端部的部分外表面上,通过电镀设置有探测电极(51)和沿轴线方向从探测电极(51)朝前端部(11)的后端侧延伸的导线部(52)。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0910128097.3有效
  • H-P·弗瑞里奇思;C·维尔博特兹;C·赛恩弗特 - 迈克纳斯公司
  • 2009-03-25 - 2009-11-04 - G01N27/00
  • 气体传感(1),其具有气体敏感层(7),所述气体敏感层(7)具有其中输出功取决于可与表面区(9)接触的目标气体的浓度的表面区(9)。通过空气隙(8)将表面区(9)与电位型传感(27)电容耦合。气体敏感层(7)的表面区(9)被对于目标气体惰性的、电绝缘的涂层(18)覆盖,该涂层(18)粘附性地与气体敏感层(7)结合。所述涂层(18)这样构造,使得其对于目标气体和与之不同的、可吸附于表面区(9)上的另外的气体是渗透性的。涂层(18)对于目标气体和另外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扩散常数。所述扩散常数这样彼此协调,使得如果目标气体的浓度在另外的气体的存在下超出预定的浓度阈值,则气体传感(1)对于目标气体的测量敏感性增加。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510801122.5有效
  • 马藤·奥尔德森;埃里克·简·卢思;阿加塔·沙基奇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2015-11-19 - 2019-10-11 - G01N21/01
  • 一个例子公开了一种干涉仪设备,包括:具有第一反射率的第一面,具有第二反射率的第二面,位于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空腔,该空腔具有被配置为接收物质的开口,电磁源输入区域被配置为接收电磁信号;电磁检测输出区域被配置为输出响应于空腔内的物质而调制的电磁信号,制造具有第二反射率的第二面,该第二面相对于第一面设置,以便形成空腔,制造被配置为接收物质的开口,制造被配置为接收电磁信号的电磁源输入区域;制造被配置为输出响应于空腔内的物质而调制的电磁信号的电磁检测输出区域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210189511.3有效
  • 中岛崇史;久米诚;井上宣宏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12-06-08 - 2012-12-12 - G01N27/417
  • 本发明提供气体传感,减少经密封构件穿过主体配件内侧而被保持的气体传感元件的裂纹或折损,减少成本。气体传感具备:板状气体传感元件(氧传感元件);筒状主体配件,将气体传感元件穿过贯通孔并保持;密封构件(粉末填充层),配置在主体配件内表面与气体传感元件外表面间,维持气体传感元件与主体配件的间隙的气密,气体传感具备金属填料,金属填料具有供气体传感元件穿过的大致矩形穿过孔,金属填料自身平坦面与密封构件后端方向面直接相接而将该密封构件朝向前端按压,金属填料平坦面外径为该密封构件后端方向面外径以上,金属填料平坦面内侧端与气体传感元件表面的间隙的大小为气体传感元件厚度的一半以下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710075991.3有效
  • 蔡明志;何羽轩 -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2-13 - 2021-04-06 - G01N27/1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包括第一衬底、至少一第一电极、传感结构、至少一第二电极以及第二衬底。至少一第一电极位于第一衬底上。传感结构位于至少一第一电极与第一衬底上。传感结构包括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其中第一半导体层具有第一导电型,覆盖第一衬底与至少一第一电极上;第二半导体层具有第二导电型,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至少一第二电极覆盖传感结构。第二衬底覆盖至少一第二电极与传感结构。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具有量测多种界面/接面的功能,以提升气体传感的选择性与灵敏度。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710748332.1有效
  • 冈本拓;森伸彦;关谷高幸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17-08-28 - 2020-12-29 - G01N27/4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即便在NH3存在下也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确定NOx浓度。传感元件包括:NOx传感部,其通过面向内部空腔而形成的测定电极、形成于元件表面的外侧泵电极、两个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构成测定用泵单元;NH3气体传感部,其包括形成于元件表面、不会产生针对NH3气体的催化活性的检测电极;以及两个传感部共有的通用基准电极,在元件内配置成与基准气体接触;基于由检测电极、通用基准电极、两个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构成的混合电位单元中检测电极与通用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与对测定电极与外侧泵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进行控制而使测定电极与通用基准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恒定的状态下在两个电极之间流通的泵电流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710674765.7有效
  • 服部将志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2017-08-09 - 2020-08-18 - G01N27/00
  • 本发明提供气体识别性高的气体传感气体传感具有:第一气体检测元件,其具有第一振子和第一吸附膜,第一吸附膜设置在上述第一振子上且使用包含偏氟乙烯树脂在内的2种以上的氟树脂形成;第二气体检测元件,其具有第二振子和第二吸附膜,第二吸附膜设置在上述第二振子上,使用包含偏氟乙烯树脂在内的2种以上的氟树脂形成,且具有与上述第一吸附膜不同的吸附特性;和检测部,其检测上述第一气体检测元件和上述第二气体检测元件的共振频率。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811074128.7有效
  • 山下雅广;北野谷升治;渡边昌哉;松仓佑介;市川大祐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18-09-14 - 2021-12-17 - G01N27/407
  • 本发明提供能够判定高浓度的氢气环境的气体传感。本公开是检测被检测气氛中的氢气的气体传感气体传感具备:第一气体检测元件以及第二气体检测元件;第一容纳部,具有第一内部空间;第二容纳部,具有存储有第二气体检测元件的第二内部空间;电流检测部,构成为检测在第一气体检测元件以及第二气体检测元件中流动的电流;以及运算部,构成为根据第一气体检测元件与第二气体检测元件之间的电位来运算氢气浓度。第一容纳部具有由固体高分子电解质的膜体覆盖的第一气体导入口。第二容纳部具有以不经由膜体的方式将第二内部空间与被检测气氛连通的第二气体导入口。
  • 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体传感-CN201780046202.1有效
  • 中山裕葵;平田纪子;冈本拓;门奈广祐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17-08-08 - 2021-05-14 - G01N27/416
  • 本发明实现一种混合电位型气体传感,其能够在不使构成复杂化的基础上,恰当地排除氧的影响,高精度地得到被检气体成分的浓度。在传感元件中设置:检测单元,其通过包含检测电极和基准电极而构成;氧泵单元,其通过对内侧泵电极和外侧泵电极之间外加规定的电压而将存在于内部空腔的氧汲出,其中所述内侧泵电极面向内部空腔而形成,所述外侧泵电极形成于传感元件外表面;以及加热,其能够对两者进行加热,利用加热,将检测单元加热至400℃以上600℃以下的第一加热温度,且将氧泵单元加热至580℃以上8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亦即第二加热温度,其中所述温度范围是根据气体导入部赋予给被测定气体的扩散阻力而被确定的温度范围,在上述这样的状态下,基于检测单元中产生的传感输出和氧泵单元中的泵电流,来确定被测定气体中的测定对象气体成分的浓度。
  • 气体传感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