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7070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基于模型的重构-CN201980024817.3在审
  • 庄淙斌;S·S·A·M·雅各布斯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2019-03-21 - 2020-11-24 - G03F7/20
  • 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制备在衬底上的结构的性质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所述结构的测量瞳图像的像素来确定测量特性,所述测量特性包括比射手测量瞳图像更少的信息;生成与所述测量特性相对应的初始的模拟特性,并且所述模拟特性基于所述结构的候选模型;在迭代法中比较所述测量特性与所述模拟特性,直到所述测量特性与所述模拟特性之间的差小于粗阈值为止;基于作为所述候选模型的所述粗模型生成初始的模拟瞳图像;在迭代法中比较所述测量瞳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拟瞳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直到所述测量瞳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拟瞳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差小于精阈值为止。
  • 半导体结构基于模型
  • [实用新型]一种传输距离远的模拟传输设备-CN202121385534.2有效
  • 陈海军;陈志浩;胡凡凡;陈卫军 - 武汉市工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21-06-22 - 2021-11-30 - H05K7/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输距离远的模拟传输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模拟传输连接装置,模拟传输连接装置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连通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模拟传输连接装置的一侧连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连接线的一侧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端连通又横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弹性管和弹簧的设置,对模拟传输连接装置进行支撑,同时减小其受到碰撞时的震力,进而对其进行保护,通过凹形板将连接线与模拟传输连接装置的连接处隔开,并通过与弹簧管的配合,减小其从模拟传输连接装置连接处断开的几率。
  • 一种传输距离模拟设备
  • [发明专利]光纤导光物理条件的模拟实验演示装置与演示方法-CN201510115426.6有效
  • 张宗权;黄育红;耿玉;徐铭;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陕西师范大学
  • 2015-03-16 - 2015-06-24 - G09B23/22
  • 光纤导光物理条件的模拟实验演示装置与演示方法。一种光纤导光物理条件的模拟实验演示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架和水槽,支架上设置有半导体激光器、水槽上设置用于模拟光纤纤芯的导条,水槽内装有用于模拟光纤包层的透明液体,导条有两条,为有机玻璃导条和石英玻璃导条;水槽内的透明液体为水以及位于水上表面的液体石蜡,有机玻璃导条和石英玻璃导条的中心线相平行位于水与液体石蜡的界面上。该装置模拟演示光纤导的全反射临界角的实验、模拟演示光纤导的全反射临界角的实验、模拟演示纤芯包层折射率决定光纤数值孔径的实验,这种结构的光纤导光物理条件的模拟实验装置,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演示效果直观
  • 光纤物理条件模拟实验演示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轨迹模拟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CN202110088947.2在审
  • 程炜;刘军;张芳健 -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1-22 - 2021-05-18 - G06T7/269
  • 本申请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轨迹模拟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轨迹模拟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图像序列;使用光流算法对图像序列进行流分析,得到图像序列中每帧图像的流图;针对每帧流图,将该流图划分为多个网格,并根据每个网格的流特征计算得到该流图的网格特征信息;根据每帧流图的网格特征信息模拟图像序列中的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本申请通过对图像序列进行流分析得到流图,然后对每帧流图进行网格划分,并计算流图中的网格特征信息,之后根据每帧所述流图的网格特征信息模拟所述图像序列中的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能够提高目标物体运动轨迹模拟的准确性
  • 轨迹模拟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实用新型]模拟量采集电路以及变频器-CN202223363280.1有效
  • 崔达辉 - 深圳市易驱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13 - 2023-06-13 - G01D5/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量采集电路以及变频器,所述模拟量采集电路包括输入选择电路、耦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输入选择电路与所述耦电路连接,所述耦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输入选择电路,用于输入多种模拟量;所述耦电路,用于抗干扰以及传输负模拟量,其中,所述负模拟量是数值为负值的模拟量;所述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模拟量并将模拟量输入控制器,以控制变频器输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当前变频器无法支持多种模拟量输入的技术问题。
  • 模拟采集电路以及变频器
  • [发明专利]一种索支撑伏组件风振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CN202310422763.4在审
  • 何旭辉;敬海泉;雷智皓 - 中南大学
  • 2023-04-19 - 2023-08-25 - G01M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支撑伏组件风振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包括用于安装伏组件的索支撑部、用于固定索支撑部的边锚部、用于激发索支撑部振动的风振模拟部和用于检测伏组件状态的检测部,索支撑部包括多个钢索和索锚,钢索的端部通过索锚连接到边锚部,风振模拟部的激震端与钢索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原型伏组件的试验测试,通过激发索支撑部可以模拟索支撑伏结构出现的振动情况,从而利用检测部可以获取伏组件在振动情况下的各项状态参数。通过等效模拟伏组件结构体系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各种工作状态,从而验证伏组件结构体系的可靠性,为伏组件结构体系的优化提供基础,为伏组件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 一种支撑组件模拟装置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气湍流探测模拟-CN201010605591.7有效
  • 李新阳;李敏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2010-12-27 - 2011-08-31 - G01M9/08
  • 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气湍流探测模拟器,包括缩束模块、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一分元件、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分元件、透镜、瑞利信标、钠信标和目标;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代表海拔从低到高的大气湍流分布;瑞利信标位于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一分元件之后及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之前;钠信标位于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二分元件之后;目标位于第二分元件和透镜之后,所述目标代表无穷远的目标。
  • 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大气湍流探测模拟器
  • [发明专利]多用途激光高度计测试装置-CN200510029959.9无效
  • 张海洪;舒嵘;王建宇;胡以华;黄庚华;吕刚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2005-09-23 - 2006-03-08 - G01S7/497
  • 一种多用途激光高度计测试装置,包括成光学联结的测试头部、传输光纤和模拟回波发生器,特点是:该测试头部设有与激光高度计发射系统对应的激光入射路和与接收系统对应的激光出射路,该入射路和出射路相互平行;该传输光纤链接激光入射路与模拟回波发生器,及模拟回波发生器与激光出射路;该模拟回波发生器包括激光信号探测器、延迟器、模拟激光器、分光镜、会聚镜和衰减器,由激光信号探测器接收激光入射路输出的激光入射同步采样光束和由衰减器输出模拟激光回波给激光出射路本发明可同时对激光高度计能量的在线测量和系统光轴的对准,能以激光高度计发射视场角发射或以接收视场角出射、能模拟背景及杂散光的干扰。
  • 多用途激光高度计测试装置
  • [实用新型]分布式伏电源并网逆变器测试装置-CN201020243068.X有效
  • 范瑞祥;肖红霞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2010-06-30 - 2011-01-05 - H02J3/38
  • 一种分布式伏电源并网逆变器测试装置,该装置由模拟直流电源(1)、电网特性模拟交流电源(4)、防孤岛检测装置(3)、待测的伏并网逆变器(2)以及测试控制系统(5)构成;模拟直流电源(1)一端与低压电网(8)相连,另一端接入待测伏并网逆变器(2)的直流输入端;电网特性模拟交流电源(4)和防孤岛检测装置(3)一端均接入待测伏并网逆变器(2)的交流输出端,电网特性模拟交流电源(4)另一端接入低压电网(8);测试控制系统分别与模拟直流电源(1)、电网特性模拟交流电源(4)相连接,采集和控制待测伏并网逆变器输入输出端的电压数据。本实用新型适用分布式伏电源并网逆变器的测试。
  • 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测试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