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8546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手动曲边端面机-CN200920138001.7有效
  • 陈荣辉 - 陈荣辉
  • 2009-04-30 - 2010-03-03 - B21D19/12
  • 设有凸滚轮、传动杆、调位杆、限位杆、偏心轴、移动轨、夹、逼紧环、挤压头、旋转轴套、轴承、轴承顶针、手轮、固定座、液压钳、螺杆、固定座手轮和液压钳手柄;凸滚轮设于旋转轴套内,传动杆与旋转轴套连接,手轮设于传动杆顶部,调位杆设于旋转轴套上,限位杆设于偏心轴底面,偏心轴与传动杆啮合,移动轨设于偏心轴中间,逼紧环套在夹上并通过逼紧环的螺纹与旋转轴套螺纹合,旋转轴套与轴承连接,轴承顶针固定在旋转轴套的中心轴线上;液压钳与逼紧环螺接,螺杆设在夹上,夹螺杆固定,固定座手轮设于固定座上,固定座手轮设在螺杆顶部。
  • 手动端面
  • [发明专利]一种反旋方法-CN201510246106.4有效
  • 马世成;王东坡;吾志岗;张晨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2015-05-15 - 2017-03-29 - B21D22/16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反旋方法,采用外技术结合同步旋转、短芯和张力等技术,实现了超长薄壁筒形件的整体成形,解决了采用普通的外工艺方法难以制超长薄壁筒形件的技术难题。本发明通过增加了工件两端同步旋转功能,解决了超长薄壁筒形件扭转变形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本发明通过采用短芯,解决了超长薄壁筒形件芯低头、振动、制造成本高、脱模困难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了工件纵向牵引张力运动,使超长筒形件在压过程中承受纵向力,有利于材料的变形流动,解决了超长筒形件弯曲变形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实现了超长薄壁筒形件整体成形。
  • 一种反旋旋压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锥形薄壁回转件的普成形装置-CN201621348158.9有效
  • 王雨;束学道;田端阳;魏伊伦;牛波凯;朱颖;许畅 - 宁波大学
  • 2016-12-09 - 2017-06-20 - B21D22/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薄壁回转件的普成形装置,包括芯和用于压紧毛坯的顶块,芯为圆台形,芯的大头端与压机的主轴固定连接,芯的小头端正对顶块,特点是顶块上同轴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铰接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棒组件,棒组件与压机中的轮机架相铰接;优点是在对毛坯进行普成形时,棒组件与毛坯之间为线接触,替代了传统普成形中轮和毛坯之间的点接触,可实现大拉深比的锥形薄壁回转件的一次成形,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加工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该普成形装置可在不改变旋压机现有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安装使用。
  • 一种锥形薄壁回转成形装置
  • [发明专利]消除环向充筋高度差的带螺旋筋筒循环转向成形方法-CN202210166922.4在审
  • 高鹏飞;詹梅;吕伟;马飞;樊晓光;李宏伟;王渭平;刘德博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02-23 - 2022-05-24 - B21D22/16
  • 本发明属于成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除环向充筋高度差的带螺旋筋筒循环转向成形方法,将筒形工件固定在设有螺旋筋槽的芯上,在筒形工件上设置轮,芯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循环交替旋转,并带动筒形工件旋转;筒形工件旋转过程中,轮进行轴向进给,使得芯螺旋筋槽上方的筒形工件部分在轮的碾压下进入芯的螺旋筋槽,形成螺旋内筋,得到带螺旋内筋的筒体。本发明通过旋轮轴向进给过程中循环地改变芯的旋转方向,使得不同向的螺旋內筋的充填高度保持一致,消除了带螺旋內筋筒形工件在传统单转向成形中出现的不同向螺旋內筋的高度差异。本发明适用于带螺旋内筋筒体的成形。
  • 消除高度螺旋循环转向成形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低塑性难变形材料管材成形模具-CN201420868822.7有效
  • 郭胜利;刘贤钙;邬小萍;李德富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2014-12-31 - 2015-06-17 - B21D37/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塑性难变形材料管材成形模具,属于难变形材料加工成形领域。该模具主要包括芯、卸料盘、齿盘、加热体、轴承、连接轴、尾顶杆和尾顶环;芯为空心芯,齿盘连接在芯尾部,卸料盘连接在卸料器上,连接轴安装于芯头部通过轴承与芯连接,连接轴与尾顶杆之间采用移动滑块方式连接,尾顶环通过轴承与尾顶杆连接,尾顶环通过导向角与芯的带导向角的圆形凹槽对正定位,加热体为多根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连接轴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管对旋芯加热,加热效率高,改善了管坯温度的均匀性,显著提高材料的可性;解决了铝基复合材料等低塑性难变形材料成形难题,提高了成材率和生产效率。
  • 一种塑性变形材料管材成形模具
  • [实用新型]一种内毂铲模具-CN202022081722.8有效
  • 王其善;方成;黄菲 - 芜湖西诺普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1 - 2021-05-25 - B21D37/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毂铲模具,属于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单元,下单元的顶部中心向下开设有放料空腔,放料空腔用于放置料片,料片的底部设置有顶料单元,且料片的顶部位置高度超过放料空腔的顶部位置高度,其中下单元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上单元,上单元用于抵紧在料片的顶部中心位置;上单元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粗轮和精轮,精轮包括精段,精段的形状与成型后的工件的中心筒外壁形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一次性成型中间厚两侧薄的内毂坯料外壁结构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毂铲模具,不仅能够一次性成型内毂坯料外壁结构,还能够轻松脱模。
  • 一种内毂铲旋旋压模具
  • [发明专利]一种四工位的复合皮带轮的设备-CN201010585873.5无效
  • 吴德俊;邓武传;李燕东 - 东莞市港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吴诗
  • 2010-12-13 - 2011-08-24 - B21D53/26
  • 一种四工位的复合皮带轮的设备,包括旋转压紧机构、四工位侧缸压机构以及连接旋转压紧机构和四工位侧缸压机构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旋转压紧机构,包括压下包括A主轴和B主轴,B主轴的轴心是空的,A主轴中的A轴芯就穿过B主轴的轴心,从而与B主轴中的B轴芯组成双层轴结构。所述四工位侧缸压机构,包括位于旋转压紧机构两侧的两个双刀装置,每个双刀装置包括一换刀定位机构和装设在换刀定位机构上的两把刀,由换刀定位机构驱动刀前后左右移动。
  • 一种四工位复合皮带轮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圆柱电池整形装置-CN201420347501.2有效
  • 张勇;王建奇 - 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27 - 2014-11-19 - H01M10/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整形装置,包括机架、压机构、传动机构、电芯夹具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压机构为两个,两个压机构以电芯夹具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压机构包括头、旋转主轴和旋转主轴支撑座,旋转主轴支撑座通过滑轨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旋转主轴支撑座上设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设有头,头与传动机构连接,并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传动机构包括压紧传动机构和旋转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位于压机构的外端,压紧传动机构位于压机构的下方,压机构、传动机构和电芯夹具中的气动或电动器件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圆柱电池的整形装置具有效率高、精度高、不易损伤电芯和后电芯端面平整的优点。
  • 一种圆柱电池整形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弧形圆环件设备及工艺方法-CN202211107112.8在审
  • 陈金勇;陈晓霖;顾杰;吕向东;刘东明;王紫龙 -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2022-09-09 - 2023-01-10 - B21D22/16
  • 本发明属于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弧形圆环件设备及工艺方法,设备包括相互配合的凹和凸,凸长度方向的截面为腰鼓状,凸的长度方向加工凸弧型面,凸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凸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带动凸旋转。凹为长度与凸相配合的柱状体,凹的长度方向加工与凸的凸弧型面相配合的凹弧型面,凹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位于凸的上方。缓慢下压凹并将工件毛坯压紧,凸转动并通过摩擦力带动工件毛坯和凹旋转,使工件毛坯的圆锥筒体产生连续的局部塑形变形而成型。本发明效率高,成本低,加工的弧形圆环件的型线美观。
  • 一种弧形圆环件旋压设备工艺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厚圆盘形板坯轮缘的超声装置及方法-CN201410440812.8有效
  • 苏春建;赵俊敏;张鹏;董兴华;王薛滔;李宁 - 山东科技大学
  • 2014-09-01 - 2015-01-07 - B21D22/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厚圆盘形板坯轮缘的超声装置及方法。所述超声装置包括超声波振动装置和成型装置;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变幅杆,超声波发生器通过数据线与换能器连接,变幅杆的一端连接在换能器的端面上;成型装置,包括上、下、增厚轮和转轴,上和下均安装在转轴上,在上与下之间形成圆盘形板坯夹持区;增厚轮位于圆盘形板坯夹持区的侧部,变幅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增厚轮上。本发明中的超声装置不仅可以降低成形载荷、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减少成形摩擦力,还可以充分细化晶粒组织,得到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零件。
  • 一种用于圆盘形板坯轮缘超声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带内筋筒形件流动残余应力的方法-CN202210373832.2在审
  • 樊晓光;詹梅;任霆伟;高鹏飞;马飞;许泉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04-07 - 2022-11-22 - C21D10/00
  • 一种消除带内筋筒形件流动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将芯轮安装在压机上,控制轮沿着筒坯的径向进给,达到预设的减薄率后,再控制轮轴向进给,完成流动成形过程,得到带内筋筒形件;将轮沿带内筋筒形件的径向退出,将轮更换为超声刀具;控制超声刀具先压紧在带内筋筒形件的外表面,再由压机的主轴转动带动芯转动以使带内筋筒形件随芯转动,同时开启超声发生器产生由超声刀具发出的超声高频振动,并控制超声刀具沿带内筋筒形件轴向进给;关闭超声发生器以及压机的主轴,以得到消除了流动残余应力的带内筋筒形件。本发明流动成形后的带内筋筒形件无需从芯上卸除,可直接进行后续的超声冲击,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
  • 一种消除带内筋筒形件流动残余应力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