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728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CN201920602675.1有效
  • 田恒;马慧锦;张府 - 河南乾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4-29 - 2020-02-21 - G01N1/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器,包括器,所述器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器的表面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器、插槽、U型板、轴承、连接柱、转盘、滑柱、升降板、滑套、滑杆、斜板、移动板、插柱和地面,解决了现有的器多为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无法固定,而器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器移动,从而造成器无法较好的收集样品的问题,该用于环境监测的器,具备可将器固定的优点,提高了器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液滴捕集器
  • [发明专利]空气中微纳米粉尘的高效系统-CN200810020527.5无效
  • 杨毅;顾志明;李凤生;宋洪昌;刘宏英;白华萍;姜炜;邓国栋 - 南京理工大学
  • 2008-02-04 - 2009-08-12 - B01D50/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中微纳米粉尘的高效系统。包括空气口、过滤芯、喷淋器、大小流量微型泵、雾化喷嘴、储腔、、隔板和真空泵,构成气体流动路程和液体循环路程,该系统通过设计含尘气体与连续经历以下四个不同的吸收、过程,可实现对各种粒度组成的微米和纳米粉尘进行高效率通过改变的种类或调节的亲水亲油值(HLB值),提高与空气中纳米粉尘的润湿性,可对包括微纳米颗粒在内的微纳米纤维、薄片粉尘等各种形态固体粉尘粒子进行有效。本系统设计了多个气连续接触过程,含尘气体与只在系统内部混合、吸收,可对包括职业场所在内的各种粉尘浓度环境空气中的纳米粉尘进行高效
  • 空气纳米粉尘高效系统
  • [实用新型]微纳米粉尘高效集装置-CN200820031755.8无效
  • 杨毅;顾志明;李凤生;宋洪昌;刘宏英;白华萍;姜炜;邓国栋 - 南京理工大学
  • 2008-02-04 - 2009-02-11 - B01D50/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粉尘高效集装置,包括空气口、过滤芯、喷淋器、大小流量微型泵、雾化喷嘴、储腔、、隔板和真空泵,构成气体流动路程和液体循环路程,通过改变的种类或调节的亲水亲油值(HLB值),提高与空气中纳米粉尘的润湿性,可对不同表面特性和不同种类的纳米粉尘进行。可对包括微纳米颗粒在内的微纳米纤维、薄片粉尘等各种形态固体粉尘粒子进行有效。本系统设计了多个气连续接触过程,含尘气体与只在系统内部混合、吸收,可对包括职业场所在内的各种粉尘浓度环境空气中的纳米粉尘进行高效
  • 纳米粉尘高效集装
  • [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连续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双塔式循环-CN201710251370.6在审
  • 尹小林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17-04-18 - 2017-06-23 - B01D53/18
  • 一种适应于连续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双塔式循环器,包括结构相同的CO2循环塔A、B,CO2循环塔A包括壳体A,壳体A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分离装置A、雾化喷装置A、丝网捕获床装置A、热交换装置A和布气与排装置A;两壳体外底部设有烟气进入管道、剂循环收集及废溶液排出管道,烟气进入管道分别与CO2循环塔A、B连通,剂循环收集及废溶液排出管道分别与雾化喷装置A、雾化喷装置B连通;CO2循环塔A的顶部设有塔A富N2气体排出管道和塔A富CO2气体排出管道,CO2循环塔B的顶部设有塔B富N2气体排出管道和塔B富CO2气体排出管道。
  • 一种适应连续烟气二氧化碳塔式循环捕集器
  • [实用新型]适应于连续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双塔式循环-CN201720403243.9有效
  • 尹小林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17-04-18 - 2017-11-24 - B01D53/18
  • 适应于连续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双塔式循环器,包括结构相同的CO2循环塔A、B,CO2循环塔A包括壳体A,壳体A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分离装置A、雾化喷装置A、丝网捕获床装置A、热交换装置A和布气与排装置A;两壳体外底部设有烟气进入管道、剂循环收集及废溶液排出管道,烟气进入管道分别与CO2循环塔A、B连通,剂循环收集及废溶液排出管道分别与雾化喷装置A、雾化喷装置B连通;CO2循环塔A的顶部设有塔A富N2气体排出管道和塔A富CO2气体排出管道,CO2循环塔B的顶部设有塔B富N2气体排出管道和塔B富CO2气体排出管道。
  • 适应连续烟气二氧化碳塔式循环捕集器
  • [实用新型]一种测量装置-CN201420256818.5有效
  • 韩孟霞;何利民;罗小明;吕宇玲;梁文凯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4-05-19 - 2014-10-08 - B01D46/10
  • 一种测量装置,包括腔室、丝网结构,其中腔室上安装有法兰、排管,排管上标有刻度,丝网构件嵌入腔室中;丝网构件包括丝网和环形挡板,不同位置的丝网孔径不同,孔径按气相流动方向减小;腔室中在丝网与排口之间开有导沟槽;排管上安装有卡套式球阀。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集气相出口不同粒径范围的滴,使其聚结沉降流出,进行分别计量,既可以降低气相出口的滴携带量,还可以测得不同粒径范围的滴携带量,作为评价分离器分离性能的标准。
  • 一种液滴捕集测量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从空气中直接二氧化碳回收的装置和方法-CN202310153446.7在审
  • 肖睿;巩峰;刘丽珊;李桃;刘超;高子翔 - 东南大学
  • 2023-02-23 - 2023-05-30 - B01D53/78
  •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空气中直接二氧化碳回收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利用薄层移动床喷射雾滴状与空气对流实现二氧化碳的中碳酸根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定义为,利用电解工艺回收,采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可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能够在低分压下(440~460ppm)高效、快速、低能耗、可控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了高效率、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并且能够连续生产高纯度氢气和二氧化碳产品,重复利用,实现了与解吸一体化系统设计。在0.5MKOH作为,600m3/h引风的条件下,13h后转化为,出口CO2平均浓度为380ppm,比入口空气中
  • 一种空气直接二氧化碳回收捕集液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高浓度环境下局部气载污染物高效净化车及净化方法-CN202310281174.9在审
  • 谢东;张玉贵;蒋林纹 - 南华大学
  • 2023-03-22 - 2023-06-09 - B01D50/60
  • 高浓度环境下局部气载污染物高效净化车及净化方法,包括底座、过滤组件、泄水组件、喷雾组件和控制器。底座包括车体、箱、导流管、排风管;泄水板整体呈“工”字形,贮箱安装于车体的中间,水泵隔间位于贮箱的上层,离心水泵安装于水泵隔间内;喷雾组件包括网、球阀、供干管、第一供支管、第二供支管、第三供支管和第四供支管;过滤组件安装于车体,泄水板安装于镂空部,泄水口位于箱上,喷雾组件安装于泄水板上;通过过滤组件对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喷雾组件进行雾化喷提高净化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便捷,设置湿式网和雾化喷嘴等,提升了污染物的总体效率和净化车的净化效率。
  • 浓度环境局部污染物高效净化方法
  • [实用新型]组合式-CN200920311808.6有效
  • 田玉峰;张艳华;李燕;许力强;罗铭芳;张志恒;黄国强 - 天津大学
  • 2009-09-29 - 2010-06-30 - B01D50/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器。包括折板套筒、收集锥、沫网和沫网支撑架;器的内部上半部为沫网,沫网下方为沫网支撑架,底部是收集锥,锥底设导流管,沫网和沫网支撑架的外围是折板套筒。夹带滴和固体颗粒物的气体上升至塔顶时,先通过折板套筒,经折板阻挡、固体颗粒物和部分滴,然后进入组合式器内部,再上升通过沫网捕剩余滴,处理后干净的气体排出塔外,下来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物则由导流管返回塔内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全部为可拆式设计,易于在塔内装卸;与普通丝网捕器相比,可用于固体颗粒物且不易堵塞、结构坚固、不易损坏;具有较高的效率。
  • 组合式捕集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