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281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致伤实验装置-CN202221617184.2有效
  • 曲毅睿;柴家科;迟云飞;白海良;刘甜;胡方超;孙冉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2022-06-27 - 2022-10-21 - A01K1/0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致伤实验装置,包括发烟室,干燥室和控温管,所述发烟室设有加热器,所述发烟室通过发烟管道连接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腔,所述控温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干燥室,所述控温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调节加热温度的加热器控制发烟室的烟气浓度,采用加热板控制干燥室的烟气温度,并采用加热带控制控温管的温度,使实验烟气的温度得到准确控制,采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室对烟气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烟气控制器获取烟气数据并实现烟气的控制调节,可保证动物烟气致伤实验效果并获取准确数据。
  • 一种烟气致伤实验装置
  • [实用新型]全预混燃气冷凝锅炉烟气消白装置-CN202320669938.7有效
  • 孔明旺;孔亚勇;王子恒 - 河南博威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3-30 - 2023-08-18 - B01D53/26
  • 全预混燃气冷凝锅炉烟气消白装置,包括烟气干燥罐,所述烟气干燥罐包括罐体,烟气处理腔内设置有用于干燥烟气的芯棒,所述芯棒中空设置,芯棒中设置有中空纤维膜,芯棒底端的渗透气进口与烟气干燥罐底部的烟气进口密封连接,芯棒顶端的干燥气出口与缓冲腔密封连接,所述缓冲腔顶部设置有干燥气出口,干燥气出口与干燥气总管连接,所述干燥气总管通过三通分别与回吹气支管及排气管道连接,所述回吹气支管与设置在烟气处理腔上的回吹气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预混燃气冷凝锅炉烟气消白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全预混燃气冷凝锅炉尾气中水蒸气含量,并且保持排放温度,消除尾气排放中的白色烟羽。
  • 全预混燃气冷凝锅炉烟气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CN202223279892.2有效
  • 李煜;何春龙;丁堂文;彭泽均;王睿 - 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 2023-04-28 - F23G5/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基础上,将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利用,并通过设置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指定位置的中段出气口将温度为400℃~600℃的干燥烟气送入干燥塔内进行直接污泥干燥干燥效率和烟气利用率更高,运行成本低。该系统通过中段出气口抽取的干燥烟气温度稳定,保证整个干燥系统运行稳定,不同于直接采用焚烧炉出口烟气进行干燥,不需要采用冷空气混合高温烟气,降温后送入干燥系统,而是采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的部分热量,温度在400~600℃,再用于干燥污泥,烟气中含氧量仅为10%左右,所以烟气利用率和安全性更高。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CN201410423629.7在审
  • 林信祥;方本深;王林林 - 江苏新沂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 2014-08-26 - 2015-01-28 - F26B21/14
  • 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能中心、烟气管道、烟气除尘器、第一及第二旁路管道、烟气外排阀、烟囱、烟气控制阀、干燥管道、湿纤维入口、纤维分离器、纤维分离转阀、干纤维料仓;热能中心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同时与第一及第二旁路管道连接,烟气管道上设有烟气除尘器;第一旁路管道上设有烟气控制阀,第一旁路管道与干燥管道连接,干燥管道一侧设有湿纤维入口,干燥管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干燥管道末端连接纤维分离装置,第二旁路管道上设有烟气外排阀,第二旁路管道与烟囱连接本装置在烟气排放管安装旁路管道,通过气动阀门控制烟气走向,确保燃烧烟气得到充分利用。
  • 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CN201420483827.8有效
  • 林信祥;方本深;王林林 - 江苏新沂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 2014-08-26 - 2015-01-14 - F26B21/14
  • 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能中心、烟气管道、烟气除尘器、第一及第二旁路管道、烟气外排阀、烟囱、烟气控制阀、干燥管道、湿纤维入口、纤维分离器、纤维分离转阀、干纤维料仓;热能中心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同时与第一及第二旁路管道连接,烟气管道上设有烟气除尘器;第一旁路管道上设有烟气控制阀,第一旁路管道与干燥管道连接,干燥管道一侧设有湿纤维入口,干燥管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干燥管道末端连接纤维分离装置,第二旁路管道上设有烟气外排阀,第二旁路管道与烟囱连接本装置在烟气排放管安装旁路管道,通过气动阀门控制烟气走向,确保燃烧烟气得到充分利用。
  • 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双热源内置热低阶块煤干燥系统-CN202021265183.7有效
  • 惠建明 - 无锡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7-02 - 2021-05-14 - F26B3/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热源内置热低阶块煤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炉、布袋除尘器和烟囱,所述干燥炉的内部设置有以饱和蒸汽为热源的膜式壁加热模块,所述干燥炉的下部连接有用于将高温烟气输送到所述干燥炉内部的高温烟气供给管路,所述干燥炉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干燥炉的烟气排放出去的低温烟气排放管路,所述低温烟气排放管路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入口,所述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烟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褐煤的大规模连续干燥作业,并提高了褐煤干燥作业的安全性。
  • 一种热源内置低阶块煤干燥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烟气与污泥间接接触的干燥设备及方法-CN201210558316.3无效
  • 袁竹林;朱立平;孙珊珊 - 东南大学
  • 2012-12-20 - 2013-05-01 - C02F1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与污泥间接接触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床、烟气入口、夹层、烟气出口、干燥床内壁、保温层、稀污泥入口、雾化气流入口、气流雾化装置、灰斗和螺旋出料装置,所述干燥床为一个竖立的圆筒结构,干燥床的筒壁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的下部设有烟气入口,所述夹层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夹层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稀污泥入口与雾化气流入口同时与气流雾化装置连接,气流雾化装置的喷头方向对准干燥床内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烟气与污泥间接接触的干燥方法。本发明采用烟气与污泥间接接触加热,烟气中的粉煤灰不会混入污泥,能够满足某些利用干燥后的污泥制作肥料的要求。
  • 一种烟气污泥间接接触干燥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的系统-CN201010233602.3无效
  • 沈国华 - 沈国华
  • 2010-07-19 - 2012-02-01 - C10L5/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的系统。它包括气流式干燥器,污泥输送装置,烟气管,烟气过滤分离器,高压风机,增压管,连接斗,除尘器及热源,在气流式干燥器增压管的后侧通过烟气管分别连接有高压风机及烟气过滤分离器,在气流式干燥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连接斗,连接斗上端连接有烟气管,烟气管的出气口通过除尘器与烟气排出系统连接,连接斗的下端设有干燥污泥出口,烟气管的进气口与热源连接。本发明具有变废为宝,以废治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干燥效果好,干燥产量大,设备结构简单,不易故障,机械化程度高,投资省,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干燥等特点。
  • 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系统
  • [实用新型]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的系统-CN201020267369.6无效
  • 沈国华 - 沈国华
  • 2010-07-19 - 2011-03-23 - C10L5/4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的系统。它包括气流式干燥器,污泥输送装置,烟气管,烟气过滤分离器,高压风机,增压管,连接斗,除尘器及热源,在气流式干燥器增压管的后侧通过烟气管分别连接有高压风机及烟气过滤分离器,在气流式干燥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连接斗,连接斗上端连接有烟气管,烟气管的出气口通过除尘器与烟气排出系统连接,连接斗的下端设有干燥污泥出口,烟气管的进气口与热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变废为宝,以废治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干燥效果好,干燥产量大,设备结构简单,不易故障,机械化程度高,投资省,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干燥等特点。
  • 利用废弃污泥干燥制成燃料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