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8848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CN201510617596.4有效
  • 王海宏;焦峰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9-24 - 2019-02-19 - G02F1/1339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显示区周围设有用于涂布框胶的框胶区和上下共通电通区,所述的框胶区域和上下共通电通区重叠;在对应上下共通电通区的阵列基板依次具有玻璃基板、共通电、绝缘层、导电电极以及连接共通电和导电电极的接触孔;并去除掉所述框胶区与上下共通电通区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阵列基板上的共通电。通过对阵列基板上的上下共通电通区的部分共通电的去除,有效的提升紫外线的光通量,解决了紫外光照射量不足,框胶硬化不充分时,在上下共通电通区附近的显示区出现画面显示不良的问题。
  • 一种阵列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201310636637.5有效
  • 今井凉;山本刚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2013-12-02 - 2017-06-30 - G02F1/1362
  • 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分别具有多个具有彼此不同面积的第一像素电极(21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213),在多条扫描信号线(206)中的每条扫描信号线上,经由晶体管而仅连接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中任意一方的像素电极,控制电路施加第一通电压和第二通电压,该第一通电压是对连接有第一像素电极的扫描信号线施加的通电压,该第二通电压是对连接有第二像素电极的扫描信号线施加的通电压,且为与第一通电压不同的电压。
  • 显示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免绑丝式圆排车-CN201320040195.3有效
  • 祝江土 - 浙江力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1-25 - 2013-07-24 - H01J9/385
  • 一种免绑丝式圆排车,包括圆排车的多组工作工位和每个工作工位上的二个通电电极,工作工位的左通电电极和前个工作工位的右通电电极形成一个节能灯管工件的电极连通,左通电电极和右通电电极间的前侧或后侧上设有互通电,互通电与工作工位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新型的免绑丝式圆排车后,两支丝就通过互通电的直接连接而完成互通并形成了电路的回路,从而就取消了原有绑丝工艺操作,并使圆排车工作步骤协调顺畅,提高了圆排车的自动化水平。
  • 一种免绑导丝式圆排车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910106254.0无效
  • 胡红坡;张旺;苏喜林;谢春林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3-31 - 2010-10-06 - H01L3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外延层和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衬底第一表面形成有外延层,外延层上形成有第一电极;衬底包括基板和分布于基板中的通电,外延层连接于衬底第一表面中的通电上,第二电极连接于衬底第二表面中的通电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沟槽并在沟槽内沉积通电,使得该通电材料填平沟槽,形成衬底的第一表面;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生长外延层并在相应处制作第一、第二电极。由于第二电极和外延层通过通电连接,电流垂直流过外延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流密度不均匀的问题。
  •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压力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CN201910288737.0有效
  • 贾玉虎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19-04-11 - 2022-09-09 - G06F3/041
  •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压力触控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通电、第二基板、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第一通电设置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设置在第二基板。第一间隔柱与第一通电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间隔柱与第一通电之间的间距。第二通电设置在第二基板。第二通电包裹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第一间隔柱与第一通电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间隔柱与第一通电之间的间距,压力触控装置可以感知不同的压力做出不同的反馈,丰富了压力触控装置的操作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 压力装置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圆排车通电分解电极的装置-CN201020561576.2无效
  • 徐水升;刘意强 - 浙江江山三友电子有限公司
  • 2010-10-15 - 2011-04-27 - H01J9/385
  • 一种圆排车通电分解电极的装置,它包括有:与节能荧光灯管两端相连的左右丝,与所述左右丝分别通的左通电电极和右通电电极;所述的一可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与灯管的中间丝分别相连的中间电极与一旋转轴相连,该旋转轴的上端相连有旋转摇柄;所述的旋转轴与外侧之间安装有用于保证通电部分和非通电部分绝缘的绝缘套;所述的中间电极和左通电电极和右通电电极相互安装在一起并可绕旋转轴转动;它有效地避免了缠绕灯丝这一人工操作,通过中间电极,能够快速、便捷地将灯管丝接通,并和其它动作配合,连接起封口、排气、老练等自动化工序,实现节能荧光灯管的自动化生产。
  • 一种圆排车通电分解电极装置
  • [发明专利]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CN201210028570.2无效
  • 曹晓星 -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2-09 - 2012-07-18 - G06F3/0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依次层叠于透明基板的黑色树脂层、ITO电极、金属电极和绝缘层;所述的ITO电极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导通电,具有规则图形结构;ITO电极为ITO通电1与ITO通电2组成,ITO通电1与ITO通电2在同一层面,相互独立,相互绝缘,交错设计;所述透明基板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黑色树脂层分布在显示屏非视窗区。本发明通过对电容触摸屏的层叠结构通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容式触摸屏的可靠性,工作稳定性。
  • 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CN201220041739.3有效
  • 曹晓星 -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2-09 - 2012-10-10 - G06F3/04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所述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依次层叠于透明基板的黑色树脂层、ITO电极、金属电极和绝缘层;所述的ITO电极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导通电,具有规则图形结构;ITO电极为ITO通电1与ITO通电2组成,ITO通电1与ITO通电2在同一层面,相互独立,相互绝缘,交错设计;所述透明基板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黑色树脂层分布在显示屏非视窗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容触摸屏的层叠结构通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容式触摸屏的可靠性和工作稳定性。
  • 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
  • [发明专利]一种双面通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1911131664.0有效
  • 刘冉;周婉婷 - 清华大学
  • 2019-11-19 - 2021-01-12 - H01B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通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双面通柔性电极包括柔性基底、电极电极接口;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极接口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其中,所述电极接口布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一端的两侧。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微加工方法制备得到单面通电;将所述单面通电电极接口的一部分及其所在的所述柔性基底部分通过折叠的方式翻到所述单面通电的背面,即得到所述双面通柔性电极。本发明成本低、稳定性高、工艺简单发,能解决柔性电极与后续电路和设备的连接问题。
  • 一种双面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实用新型]无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CN201220041712.4有效
  • 曹晓星 -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2-09 - 2012-10-10 - G06F3/04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所述无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依次层叠于透明基板的黑色树脂层、ITO电极、绝缘层;所述的ITO电极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导通电,具有规则图形结构;ITO电极为ITO通电1与ITO通电2组成,ITO通电1与ITO通电2在同一层面,相互独立,相互绝缘,交错设计;所述透明基板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黑色树脂层分布在显示屏非视窗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容触摸屏的层叠结构通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容式触摸屏的可靠性,工作稳定性。
  • 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