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49620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移动供热车的末端升压方法-CN202310044928.9在审
  • 李要伟;郑明奇;程鹏然;金鹏;李建平;赵庆华 -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1-30 - 2023-05-16 - F17D1/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供热车的末端升压方法,基于移动供热车末端升压系统,其中一种移动供热车末端升压系统包括移动供热源和蒸汽使用端,移动供热源和蒸汽使用端之间相连通,移动供热源与蒸汽使用端之间设有蒸汽升压系统,移动供热源内的汽源能够通过蒸汽升压系统进行压缩升压,使得移动供热源内的汽源能够持续高压的供给到蒸汽使用端处,本发明通过蒸汽升压系统,使得系统在进行供汽时,能够使得蒸汽使用端的蒸汽压力始终位置与较高的位置,能够满足某些用汽压力较高的行业,可以极大程度的拓宽移动储能供热行业的热用户范围,为移动储能供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助力。
  • 一种移动供热末端升压方法
  • [实用新型]新型活门组合式节能锅炉-CN201320828864.3有效
  • 王子义 - 王子义
  • 2013-12-17 - 2014-05-14 - F24H1/34
  • 一种新型活门组合式节能锅炉,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包括供热主体和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供热主体与燃烧室相互独立,供热主体安装在燃烧室上,供热主体两侧各铰接有一个活门,活门的内部为注水空腔,供热主体顶部设有烟囱,内部设有烟道,每层烟道之间和供热主体的外围形成一个连通的注水空腔,两个活门的注水空腔与供热主体上另一个注水空腔通过耐热软管相连,燃烧室的顶部设有出烟口,其他部分都为连通的注水空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有效解决了长期使用后供热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短和维修保养困难、不同供热区域供热效果差别过大等问题。
  • 新型活门组合式节能锅炉
  • [实用新型]等压差增流智慧供热控制管理系统-CN202120083475.7有效
  • 徐峰;徐桂村 - 青岛海瑞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2021-01-13 - 2021-09-21 - F24D19/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等压差增流智慧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属于供水供热技术领域。该供热系统,包括区域运行系统、区域控制系统和区域用户系统,通过采集供热管网中供热的流量、压力和温度运行数据,在满足热用户设计供热流量、温度和压力的同时,将流量、温度和压力等供热数据发送到热网监控平台,热网监控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后控制热源厂和换热站运行,使系统中各个不同热用户的运行流量不小于设计供热流量以及换热站及热用户的供热系统平衡稳定同时保持系统管路各处压差趋于一致,解决了目前热源厂在对用户进行供热时存在水力失衡、冷热不均以及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 等压差增流智慧供热控制管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集中供热方法-CN200610084912.7无效
  • 宋晓昕 - 宋晓昕
  • 2006-06-03 - 2006-11-08 - F24D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的方法,特别是对集中供热系统中、间接供热的热力站换热器一次线回水进行再次利用供热的方法。技术方案是:热源电厂通过管网与间接供热热力站连接,其特征在于将间接供热热力站的换热器(22)一次线回水引入直接供热系统,向该直接供热系统的用户供热后,回水通过管网返回热源电厂。由于换热器一次线回水的温度都要高于二次线供水的温度,这样高的温度热水完全可以满足直接供热需要,本发明换热器一次线回水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于开发出新的热源,原有的供热管网上可以减少取水点,增大管网末端供回水压力差,减少循环和热量损失;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在达到饱和的状况下也可以扩大供热面积;节能降耗,充分利用热能,减少高温度热水在供热管网中的不必要循环和浪费,降低运行成本,利国利民。
  • 一种城市集中供热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CN202222944004.8有效
  • 刘雅棋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2022-11-04 - 2023-03-21 - F22B3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包括供热锅炉,供热锅炉的左侧上贯穿有电加热装置,供热锅炉的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燃烧底座,燃烧底座的上方设有燃料添加口,供热锅炉的上方设有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的中间通过焊接连接有热气输送管,供热锅炉的右侧通过焊接连接有热水管,热水管的右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水箱,水箱下方左侧通过焊接连接有出水管,水箱下方右侧通过焊接连接有加水管,电加热装置在供热锅炉内设有电加热棒,供热锅炉内部的上方设有水位温度感应器,热水管在供热锅炉的内部设有截断阀;本一种可快速供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具有具有快速供热,煤电两用,可以水循环的优点。
  • 一种快速供热两用锅炉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CN201910470504.2有效
  • 孙圣斌;赵岩;王天鹏;李毅;杨华翼 - 大连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2019-05-31 - 2022-05-17 - G05B17/02
  • 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属于供热系统二次网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步骤如下:绘制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平面图,确定各入户分支供热面积,建立二次网系统模型;利用水力分析系统,通过水力计算得到各管段流量及阀门理想开度;进行阀门的初调试,在供热之前,冷态运行时实现初平衡;供热初期结合系统立管的回水温度,室温的变化进行阀门的热态调试,实现水力平衡。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该平衡方法解决供热系统二次网水力失调现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供热系统水力工况,结合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计算阀门开度,然后按照计算的阀门开度设置,实现二次网水力平衡。
  • 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平衡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工作温度控制装置-CN201320102286.5有效
  • 李斌 - 昆明五彩印务有限公司
  • 2013-03-06 - 2013-09-04 - B41F3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印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墨工作温度控制装置;其包括油墨桶和设于油墨桶外侧能使油墨桶均匀受热的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供热装置底部设置行走轮,所述油墨桶上边缘外侧设有搭靠在供热装置上的支撑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供热装置底部设置行走轮,可方便供热装置随着工作需求中使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在油墨桶的外壁上设置支撑件,有利于油墨桶在工作中的搬运,而且还可以利用支撑件的支持作用将油墨桶放在供热装置上
  • 一种油墨工作温度控制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肥的干燥装置-CN202221984702.4有效
  • 周小薇;周明贵 - 四川好时吉化工有限公司
  • 2022-07-29 - 2022-11-11 - F26B9/06
  • 本实用新型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肥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和供热机构;干燥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干燥箱的内部设置若干隔层板,隔层板上分别设置有漏料口;供热机构包括热风机、驱动电机和供热管组件;供热管组件设置于干燥箱的轴心处,供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干燥箱旋转连接,隔层板与供热管组件间隙配合,供热管组件布设有若干出气孔力。本技术方案不经结构简单,且运行动作幅度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且无需间歇性的投料和放料操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 一种复合干燥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蓄能供热电锅炉预警系统-CN202011287242.5在审
  • 成秋军 - 湖南法莱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17 - 2021-02-19 - G08B21/18
  • 本申请公开的智能蓄能供热电锅炉预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取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讯连接的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将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与预设的安全参数区间进行比较,判断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是否异常;与判断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的安全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用于在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异常时,调节异常的运行参数到对应的安全参数区间内;提示报警模块,用于在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蓄能供热电锅炉的运行参数;与提示报警模块通讯连接的故障备案模块。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对蓄能供热电锅炉进行情况监测预警,保障用户供暖,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
  • 一种智能蓄能供热电锅炉预警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