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91628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交换和制造热交换的方法-CN201580018496.8有效
  • 阿诺德·孔泰;罗尔夫·赫德曼;詹妮·弗里蒂奥弗森 - 泰坦控股公司
  • 2015-03-30 - 2020-07-10 - F28F9/02
  • 本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冷却的板式热交换,包括:至少两个热交换构件,每个热交换构件围合对应的第一腔(C1);至少一个入口端口(20、22),用于将介质供给到第一腔;和至少一个输出端口(21、23),用于从第一腔(C1)取出介质;和至少一个安装构件(13、14),其如在堆叠方向(Z)上看到的附接到热交换构件的最外部的一个的外侧。第二腔(C2)形成在该至少两个热交换构件之间。存在于第二腔(C2)中的介质与存在于第一腔(C1)的介质隔开。加固板(30、31)位于热交换构件的最外部的一个的内侧上,并且至少部分地重叠安装构件(13、14)。
  • 热交换器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增强装置的板式热交换-CN201480051272.2有效
  • T·达尔贝里;S·安德森 - 舒瑞普国际股份公司
  • 2014-09-17 - 2018-08-17 - F28D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钎焊板式热交换(100),其包括多个热交换板(120,130,140,150),所述多个热交换板堆叠成堆,并设置有由脊部(R)和槽(G)构成的挤压图案,所述挤压图案适于通过相邻板的脊部(R)和槽(G)之间的交叉点使成堆的所述热交换板(120,130,140,150)互相保持间距。因此形成板间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与端口开口(A,B,C,D)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由此在与流经相邻板间流动通道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时,交换热量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板间流动通道从一个端口开口流向另一个端口开口。所述板式热交换还包括端板(110),该端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增强槽(111;112;113)。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槽(111;112;113)是挤压在所述端板中的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增强槽(111;112;113)朝着相邻热交换板(120)挤压,并且其中在与所述端板(110)相邻的所述热交换板(
  • 具有增强装置板式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用于具有多个最小项的封包数据字节的无缓冲评估的装置和方法-CN01812868.8有效
  • S-J·曾 - 先进微装置公司
  • 2001-02-27 - 2003-09-17 - H04L12/44
  • 一种在以太网(IEEE802.3)网络中配置成执行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而无输入数据封包阻碍的网络交换,其包括设有配置以瞬间为基础而评估输入数据封包的过滤器(即封包分类模块)的网络交换端口。该网络交换端口过滤器包括最小项存储,配置成用来储存多个方程式的最小项值。各最小项值指定一规定值以与对应选择的输入数据封包的字节相比较,其中各方程式由对应的方程式识别符所识别。该网络交换端口过滤器亦包括对应的最小项产生,配置成同时比较对应于已被接收字节的最小项和输入数据封包的已接收字节,并产生各自的最小项比较结果。该网络交换端口过滤器进一步包括多个方程式核心模块。
  • 用于具有多个最小项封包数据字节缓冲器评估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交换以及用于控制或调节热交换的方法-CN202010736460.6有效
  • 马库斯·韦斯纳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2020-07-28 - 2022-11-22 - F25B41/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特别是冷却,具有热交换块,热交换块具有用于制冷剂的第一流体管道和用于冷却剂的第二流体管道。热交换具有用于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形成在热交换的连接法兰处并且流体地连接至第一流体管道。热交换具有用于检测制冷剂的至少一个测量变量的至少一个传感。热交换具有布置在入口中的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包括集成的调节单元,根据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测量变量调节入口中制冷剂的流量。至少一个传感和膨胀阀的调节单元经由线缆连接以便传输数据。膨胀阀上形成至少一个端口。线缆被可释放或不可释放地固定在膨胀阀的相应端口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或调节热交换,尤其是冷却的方法。
  • 热交换器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方法
  • [发明专利]带有制冷剂润滑的压缩机的蒸气压缩系统-CN201780052497.3有效
  • V.M.西什特拉;S.A.尼富思 - 开利公司
  • 2017-08-09 - 2021-09-24 - F25B31/00
  • 一种蒸气压缩系统(20、400、420、440、460、480)具有:压缩机(22),所述压缩机具有吸入端口(40)和排出端口(42);排热热交换(58),所述排热热交换耦接到所述排出端口以接收经压缩的制冷剂;吸热热交换(88);第一润滑剂流动路径(120、126;120),所述第一润滑剂流动路径从所述排热热交换到所述压缩机;第二润滑剂流动路径(121、126;121),所述第二润滑剂流动路径从所述吸热热交换到所述压缩机;至少一个润滑剂泵(190;190、191);至少一个液位传感(180、181;180、181、330);以及控制(900),所述控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液位传感的输出来控制沿着所述第一润滑剂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润滑剂流动路径的润滑剂流动
  • 带有制冷剂润滑压缩机蒸气压缩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水汽捕集泵-CN202120679187.8有效
  • 施舜言 - 上海盛备科制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1-04-02 - 2021-12-10 - F25B1/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汽捕集泵,包括:压缩机、水冷交换、干燥过滤器和热交换,压缩机的一端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水冷交换连接,水冷交换通过第二管道依次与干燥过滤器和热交换连接,其中,热交换由多个热交换件串联构成,且相邻两个热交换件之间连通,通过设置多个热交换件,使得热交换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热交换件进行安装,以适应不同体积大小以及不同负载大小的水汽捕集泵,从而降低能耗,并且,通过定位杆将多个热交换件串联固定,使得在增加或减少热交换件时,只需对定位杆进行拆卸,其拆卸和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
  • 一种水汽捕集泵
  • [发明专利]压缩机及冷却系统-CN201410270394.2有效
  • 丸山徹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6-17 - 2017-01-18 - F04B39/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被搭载的热交换的热交换能力随时间降低的压缩机及具备该压缩机的冷却系统。本发明的压缩机(10)具备热交换,用于将压缩时产生的热量向压缩机的外部释放;冷却水流入端口(10c),供从压缩机的外部向压缩机流入的冷却水通过;及冷却水流出端口(10d),供从压缩机向压缩机的外部流出的冷却水通过压缩机构成为能够在第1模式与第2模式之间切换工作模式,所述第1模式为通过冷却水流入端口(10c)的冷却水向预定的第1方向流经热交换而通过冷却水流出端口(10d),所述第2模式为通过冷却水流入端口(10c)的冷却水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流经热交换而通过冷却水流出端口(10d)。
  • 压缩机冷却系统
  • [发明专利]交换-CN201880077849.5有效
  • T·达尔贝里;S·安德森 - 舒瑞普国际股份公司
  • 2018-12-04 - 2022-01-21 - F28F3/04
  • 一种用于在至少两种流体之间交换热量的钎焊板式热交换(100),包括多个设置有压制图案的细长热交换板(110),所述压制图案包括凹陷和隆起,所述凹陷和隆起适于在形成用于介质以交换热量的板间流动通道的情况下通过相邻板的隆起和凹陷之间的接触点使所述板保持彼此相距距离至少四个端口开口设置在细长热交换板的角区域中,并且与板间流动通道选择性地流体连通,使得用于热交换的流体将在平行于细长热交换板的长边的端口开口之间流动。提供了密封板间流动通道以免与周围连通的周向密封件,并且通过钎焊将热交换板接合。周向密封部分地由彼此接触的相邻板的裙部之间的接触产生,所述裙部至少部分地沿着每个热交换板的两个侧边延伸,并且周向密封部分地由沿着热交换板的另外两个侧边延伸的平坦区域之间的接触产生。
  • 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板式热交换板和板式热交换-CN201380055152.5有效
  • R.布洛姆格伦 - 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0-14 - 2015-06-17 - F28F3/08
  • 板式热交换板(10)包括端口(11-14),以及在所述端口(11-14)之间的部分地被阻隔件(22)分开的热传递区域(15)。热交换板(10)包括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第三端口(13)和第四端口(14)。另外,热交换板(10)设有在第一和第二端口(11,12)和热传递区域(15)之间的第一过渡区域(16),以及在第三和第四端口(13,14)和热传递区域(15)之间的第二过渡区域(17),第一和第二过渡区域(16,17)设有过渡端口(18,19)。
  • 板式热交换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