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连续逃生缓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9301.7 | 申请日: | 199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2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敬祥;张维成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楼连续逃生缓降装置,在高楼窗外墙壁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缓降槽,其最末端靠近地面处呈弯弧形,该缓降槽呈凸字型,在较小宽度处为导滑道,而较大宽度处为缓降道,其两内侧壁上有相错设置的缓降块,并在各逃生窗口处设有导入轨;另有缓降杆为一支杆两侧各设有滑轮,该滑轮恰可容纳于缓降槽的导滑道内,并在支杆两端稍内侧处设有三角形缓降体容纳于缓降道内,又在支杆中间设有围绑身体的安全带。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连续 逃生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楼连续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缓降槽及缓降杆所构成,其中:该缓降槽的断面概呈凸字型,即较小宽度端为一导滑道,较大宽度端为一缓降道,并在导滑道与缓降道之间由颈部衔接两者,又缓降道外侧面设有防脱离侧板,同时在缓降道内部两侧壁面上设有相互错开的均布排列的缓降块;在高楼各逃生窗口处的缓降槽的内侧方,开设可使该缓降杆的支杆、滑轮及缓降体通过的缺口,同时在缺口处的缓降道背面上下两侧处固设有铰链,其与一导入轨靠近末端处的上下方所设的角座结合固定,即该导入轨可以摆转,该导入轨的断面概呈C形状,其末端呈较大宽度的开口;又在接近地面末端的缓降槽呈弯弧状,并在导滑道内设有等距均布的容槽,且在各容槽内皆设有弧形弹性片,同时弧形缓降槽的最末端设有挡板,并在挡板上设有软形缓冲垫;该缓降杆为一支杆两端设有滑轮,该滑轮恰可容纳入缓降槽的导滑道内,并在稍内侧的两端再设有缓降体,该缓降体恰可容纳入缓降道内,而支杆中间处设有两挂耳,并于挂耳上设有绑紧身体的安全带;在高楼各逃生窗口外的墙壁外,依楼层的高度以固定座将缓降槽一根接着一根的固定在墙壁上,而最末端的缓降槽呈弯弧形,又各逃生窗口处的缓降槽上设置有导入轨,另在各楼层内依人数放置数支缓降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敬祥;张维成,未经刘敬祥;张维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20930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