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及阻尼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389652.8 申请日: 2023-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6110621A 公开(公告)日: 2023-05-12
发明(设计)人: 闫贺;刁兴中;董玉杰;张作义;吴泓宇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G21C7/20 分类号: G21C7/20;F16F15/18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代理人: 尹红敏
地址: 10008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及阻尼器。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包括阻尼器和驱动组件,阻尼器包括转动轴、导体盘、第一支撑盘、第一磁体、第二支撑盘、第二磁体和包壳,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导体盘套设于转动轴并跟随转动轴可转动设置,第一支撑盘设置于导体盘在转动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第一磁体连接于第一支撑盘在轴向上靠近导体盘的一侧,第二支撑盘设置于导体盘在轴向上远离第一支撑盘的一侧,第二磁体连接于第二支撑盘在轴向上靠近导体盘的一侧,包壳覆盖于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中至少一者的部分表面;驱动组件与转动轴连接,其中,包壳的材料包括热磁补偿合金。本申请提供的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的工作特性具有弱温度敏感性。
搜索关键词: 高温 气冷 控制棒 系统 阻尼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3103896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及阻尼器-202310389652.8
  • 闫贺;刁兴中;董玉杰;张作义;吴泓宇 - 清华大学
  • 2023-04-13 - 2023-05-12 - G21C7/2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及阻尼器。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包括阻尼器和驱动组件,阻尼器包括转动轴、导体盘、第一支撑盘、第一磁体、第二支撑盘、第二磁体和包壳,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导体盘套设于转动轴并跟随转动轴可转动设置,第一支撑盘设置于导体盘在转动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第一磁体连接于第一支撑盘在轴向上靠近导体盘的一侧,第二支撑盘设置于导体盘在轴向上远离第一支撑盘的一侧,第二磁体连接于第二支撑盘在轴向上靠近导体盘的一侧,包壳覆盖于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中至少一者的部分表面;驱动组件与转动轴连接,其中,包壳的材料包括热磁补偿合金。本申请提供的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系统的工作特性具有弱温度敏感性。
  • 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吸能降速装置-202220488004.9
  • 翟利芳;张宏新;徐博;朱世峰;胡瑞荣;李林玉;张丽娜;李玲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2-03-08 - 2022-08-12 - G21C7/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吸能降速装置,其包括传动轴、传动机构、超越离合器和飞轮,超越离合器的内环与传动轴同轴连接,超越离合器的外环与飞轮同轴连接;传动机构设置于传动轴上,传动机构与控制棒连接;传动机构能使传动轴在控制棒加速下降时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加速旋转,超越离合器设置为传动轴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加速旋转时处于结合状态;传动机构能使传动轴在控制棒下降到位静止时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减速旋转或静止,超越离合器由于自身构造在传动轴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减速旋转时处于超越状态,本装置可调整控制棒降落时间,对环境条件要求低。
  • 用于缓冲高温熔盐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缓冲器-202220428753.2
  • 翟利芳;张宏新;徐博;朱世峰;胡瑞荣;李林玉;张丽娜;李玲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2-03-01 - 2022-07-01 - G21C7/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缓冲高温熔盐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外导向件、活塞件、复位件和多个小球,外导向件的内部放置活塞件,外导向件的内周面与活塞件的外周面相配合,外导向件的内周面与活塞件的外周面形成空腔,外导向件的内周面具有凸起,凸起位于空腔内;活塞件能在所述控制棒跌落时在外导向件内向下运动;复位件位于外导向件的内部,复位件位于所述活塞件的下方,复位件始终对活塞件施加向上的力;小球填充于所述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中,小球与复位件共同缓冲控制棒向下的冲击能量,减小对底座的冲击;复位件复位时,降低控制棒反弹高度;复位件复位后,不会对缓冲器造成永久变形,因此可以重复利用。
  • 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吸能降速装置-202210232492.1
  • 翟利芳;张宏新;徐博;朱世峰;胡瑞荣;李林玉;张丽娜;李玲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2-03-08 - 2022-06-17 - G21C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吸能降速装置,其包括传动轴、传动机构、超越离合器和飞轮,超越离合器的内环与传动轴同轴连接,超越离合器的外环与飞轮同轴连接;传动机构设置于传动轴上,传动机构与控制棒连接;传动机构能使传动轴在控制棒加速下降时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加速旋转,超越离合器设置为传动轴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加速旋转时处于结合状态;传动机构能使传动轴在控制棒下降到位静止时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减速旋转或静止,超越离合器由于自身构造在传动轴处于第一旋转方向且减速旋转时处于超越状态,本装置可调整控制棒降落时间,对环境条件要求低。
  • 用于缓冲高温熔盐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缓冲器-202210195901.5
  • 翟利芳;张宏新;徐博;朱世峰;胡瑞荣;李林玉;张丽娜;李玲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2-03-01 - 2022-05-13 - G21C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冲高温熔盐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外导向件、活塞件、复位件和多个小球,外导向件的内部放置活塞件,外导向件的内周面与活塞件的外周面相配合,外导向件的内周面与活塞件的外周面形成空腔,外导向件的内周面具有凸起,凸起位于空腔内;活塞件能在所述控制棒跌落时在外导向件内向下运动;复位件位于外导向件的内部,复位件位于所述活塞件的下方,复位件始终对活塞件施加向上的力;小球填充于所述空腔内。本发明中,小球与复位件共同缓冲控制棒向下的冲击能量,减小对底座的冲击;复位件复位时,降低控制棒反弹高度;复位件复位后,不会对缓冲器造成永久变形,因此可以重复利用。
  • 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202010748010.9
  • 董浩;江小川;杨伟;申腾;刘臣伟;贺楷;朱思阳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0-12-11 - G21C7/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棒棒体下端的缓冲节,在棒体与所述缓冲节之间设置弹簧和薄壁压溃筒,通过弹簧的压缩和薄壁压溃筒的屈曲实现对落棒事故时控制棒下落产生动能的吸收,达到对传统设计中控制棒与下反射层的刚性碰撞进行优化的目的,避免对控制棒及石墨层造成破坏。按照冲击载荷吸收元件所在腔室与冷却剂流道的布置关系,本发明可分为开放腔式及封闭腔式两种结构,均为通体中空式结构,可以根据控制棒设计需要兼容实心式控制棒及中空式控制棒。本发明将两种缓冲元件组合式布置,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设计缓冲结构造成的控制棒对反应堆轴向上的反应性控制价值损失,且更易于对缓冲元件进行更换。
  • 一种驱动机构功能试验装置-201920645227.X
  • 唐剑锋;戚丹鸿;卫晓春;储亮;羊甜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2019-05-07 - 2020-04-28 - G21C7/20
  • 一种驱动机构功能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外壳、底座、缓冲外壳、缓冲装置、导向柱、可调节配重以及拆装装置,支撑外壳内侧底部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缓冲壳体,缓冲壳体内设置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水力缓冲装置和弹簧缓冲装置,水力缓冲装置包括装水的容腔及容腔侧壁上开凿的若干个流水孔,弹簧缓冲装置包括包壳、拉杆和第一弹簧,包壳设置于容腔底部,拉杆设置于包壳内,于拉杆上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缓冲壳体上设置若干个导向柱,缓冲壳体上还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可调节配重包括连杆、设置于连杆上的砝码以及固定配重,可调节配重上设置拆装装置。该试验装置可快速匹配驱动机构的实际重量,对于驱动机构的落棒采用水力缓冲和弹簧缓冲结合方式,缓冲效果更佳。
  • 用于液力悬浮式非能动停堆实验装置的水力缓冲结构-201810482310.X
  • 巫英伟;宋健;苏光辉;田文喜;秋穗正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8-05-18 - 2019-04-09 - G21C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悬浮式非能动停堆实验装置的水力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在进口管法兰上的水力缓冲器圆筒、压缩弹簧及其底座挡板、可视化套管、非能动停堆棒下端塞结构;其中水力缓冲器圆筒被压缩弹簧底座挡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在环向等间距均匀开有一组进水孔,上部在环向等间距开有三组卸压孔,上部末端加工为渐缩形通孔;非能动停堆棒下端塞结构包括了阻尼块和圆锥形的下端盖,其中阻尼块沿环向等间距开有一组通流孔,阻尼块上方连接非能动停堆棒中间套管;本发明将缩颈过渡设计和压缩弹簧结合,显著减少了非能动停堆棒总的落棒时间;同时环向间隙进水设计使得冷却剂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非能动停堆棒的悬浮稳定性。
  • 一种核燃料组件导向管-201810443637.6
  • 朱发文;茹俊;陈平;肖忠;李庆;王坤;雷涛;焦拥军;李云;张林;张坤;蒲曾坪;高士鑫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8-05-10 - 2018-09-14 - G21C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导向管,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外管、以及用于密封外管下端开口的端塞,在所述外管的内圆周壁固定有至少一个内管,且所述外管下端端面与内管的下端端面齐平。针对现有技术中导向管的结构复杂、胀接后定位配合难度高,并且导向管的胀接部分容易失效,进而导致整个燃料组件的骨架失效,对此,申请人摒弃传统的导向管设计方式,采用外管与内管双层设计,且将所述内管的下端面与外管的下端面齐平后与端塞连接,以满足燃料组件要求的缓冲效果,确保导向管具备足够的刚度,进而提高其抗震性能。
  •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缓冲结构-201610426643.1
  • 王留兵;刘晓;饶琦琦;杜华;段春辉;何大明;张宏亮;肖聪;陈训刚;颜达鹏;杨灵均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6-06-16 - 2018-04-24 - G21C7/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内部开设有水腔,水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连接杆,设置在水腔内,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穿出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上部和缓冲器下部,缓冲器上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缓冲器下部能够相对于连接杆滑动,落棒后期缓冲器下部接触支承并静止,缓冲器上部继续向下运动,从而挤压水腔中的水实现缓冲;复位弹簧,设置在水腔内,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平行于连接杆,用于缓冲过程结束后令缓冲器下部复位。本发明不受控制棒组件类型的限制,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控制棒驱动线,是一种通用的驱动线缓冲结构;具有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制造难度较低、成本低等优点。
  • 一种实现反应堆控制棒缓冲功能的星形缓冲结构及其方法-201610187971.0
  • 杜华;王留兵;饶琦琦;何大明;刘佳;刘晓;肖聪;段春辉;杨灵均;颜达鹏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6-03-30 - 2017-10-24 - G21C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应堆控制棒缓冲功能的星形缓冲结构及其方法,堆芯上板上方设置有星形缓冲柱和若干根导向柱,在星形缓冲柱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导向柱形成的区域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缓冲活塞,缓冲活塞的顶端插入到对应的通孔中,缓冲活塞中设置有缓冲活塞内孔,通孔中设置有活塞堵头,并且活塞堵头设置在缓冲活塞上方,活塞堵头中设置有缓冲堵头内孔,堆芯上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堆芯上板缓冲孔,在堆芯上板缓冲孔中设置有缓冲堵头,缓冲堵头中设置有缓冲堵头内孔。该缓冲结构带有八根呈星形布置的缓冲活塞,在堆芯上板上对应加工有八个呈星形布置的缓冲孔,当缓冲活塞插入缓冲孔内时,挤出冷却剂时实现了水力缓冲。
  •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落棒系统及方法-201310686852.6
  • 赵汉财;刘桂民;周兴泰;余笑寒;黎忠;陈堃;王晓;张东生;周雪梅;梅龙伟;孟令杰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3-12-13 - 2014-03-19 - G21C7/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落棒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套筒、弹簧以及螺旋传动机构,其还包括两个摩擦片,其中,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将其内腔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分隔成上下两段的隔板,所述套筒的内腔中还设有一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限位套;所述螺旋传动机构还包括一螺纹连接在所述导向杆外缘可随该导向杆上下移动的旋转摩擦盘;以及所述两个摩擦片中的一个摩擦片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另一个摩擦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摩擦盘的下表面上,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的摩擦片相对设置。本发明在控制棒落棒时起到了先有效缓冲,后充分阻尼的作用,避免了损坏驱动机构,并且降低了拉断链条、链轮轴弯曲或损坏等风险。
  • 一种用于缓冲高温气冷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薄壁筒缓冲器-201310320807.9
  • 闫贺;刁兴中;薄涵亮;董玉杰;吴宗鑫;张作义 - 清华大学
  • 2013-07-26 - 2013-11-27 - G21C7/20
  • 一种用于缓冲高温气冷堆控制棒跌落冲击的薄壁筒缓冲器,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外筒和薄壁筒,固定在薄壁筒顶部、外筒内部的承冲击环,固定在外筒顶部的外筒导向环,在薄壁筒上部外壁面加工有初始环形缺陷,当发生轴向跌落冲击时,承冲击环压缩薄壁筒发生塑性屈曲变形,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保护底座下面的结构不发生破坏;由于初始环形缺陷的存在,使得薄壁筒的屈曲变形从上部该缺陷处发生,保证了屈曲模态稳定可控,重复性好,减少了应力波在底座处反射时产生过高冲击力,从而更有效地减小底座对底座下面结构的冲击力。
  • 套管式导向管及轻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201110256564.8
  • 周跃民;李伟才;禹文池 -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2011-09-01 - 2012-02-22 - G21C7/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轻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的套管式导向管,包括内套管、以及紧密套设在所述内套管外围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包括大径段、小径段、以及连接所述大径段和小径段的缓冲段;所述大径段、小径段和缓冲段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套管段和连接段;所述套管段紧密套设在所述小径段的外围,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缓冲段的外壁固定相接。通过在内套管外围紧密套设外套管,使得套管段和连接段分别套设在小径段和缓冲段外围,加强了整个导向管的强度,进而加强了轻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的强度;同时,强化了缓冲段,使得控制棒下落时能够更容易的吸收能量,提高了抗弯曲性;而且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制作、组装方便,容易实现。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