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层状空间微生物矿化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6811.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竹文坤;陈涛;何嵘;杨帆;雷佳;刘欢欢;周莉;白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20;G01N23/04;G01Q60/24;G01N23/2273;G01N21/3563;G01N27/26;G01N30/02;G01N5/00;G01N21/65;C12Q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层状空间微生物矿化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纳层状空间限域结晶分析,探索微纳层状框架的微生物矿化过程中,层状空间具有限域效应,从空间调控碳酸钙晶体的取向生长和营养物质的传质;多相界面主要调控晶体成核位点;代谢产物主要调控晶体生长及物相结构,同时三者协同调控微生物整个矿化过程的机制;多相界面矿化反应分析,探索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过程中,壳聚糖界面、细胞膜界面和两者界面的协同作用;代谢产物对矿化调控分析,探索矿化菌代谢产物对矿化过程的影响。本发明阐明了微纳层状框架中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的行为及其作用机制,为仿生层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空间 微生物 及其 作用 机制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2668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