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碳负极制备设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6449.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于蕾;刘瑾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一(珠海)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於林峰 |
地址: | 519020 广东省珠海市桂山镇桂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硅碳负极制备设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口,所述壳体内部的顶壁且位于入料口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包硅框,所述包硅框的内侧壁与进料管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料板,料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触点铁。通过料板、触点与电磁铁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将包硅框内的碳粉给有效捞出,通过支板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保证了包覆后硅烷液体附着在碳粉上的厚度,在收集框内包覆聚乙烯溶液后,立即被排出,可以有效的保证了整体颗粒的大小,不会由于长时间的聚乙烯的附着,导致硅碳包覆后最终的颗粒过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管 硅碳 料板 负极 入料口 包覆 触点 壳体 碳粉 制备 电磁铁 聚乙烯 聚乙烯溶液 壳体上表面 滑动连接 壳体内部 液体附着 检测口 内侧壁 上表面 收集框 下表面 侧壁 顶壁 硅烷 捞出 内包 排出 下端 支板 附着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硅碳负极制备设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口(2),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口(3),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壁且位于入料口(2)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包硅框(5),所述包硅框(5)的内侧壁与进料管(4)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料板(6),料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触点(7),所述包硅框(5)凹槽处的下端且位于触点(7)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包硅框(5)的下表面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板(9),所述支板(9)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收集框(10),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碳化筒(11),碳化筒(11)的两侧镶嵌有电阻丝(12),所述碳化筒(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阀(13),球阀(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筒(14),收集筒(14)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5),两个相对称的隔板(15)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筒(16),气筒(16)内部的中端活动安装有扇叶(18),扇叶(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搅拌架(17),所述收集筒(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阀门(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一(珠海)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研一(珠海)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7464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双层包覆硅负极材料结构
- 下一篇:海水电池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