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P网络模型的煤灰熔点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2743.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伟;宁晓钧;梁旺;张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04;G06Q10/04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网络模型的煤灰熔点预测方法。基于高炉喷吹煤粉,构建以煤灰的氧化物成分为输入,煤灰变形温度为输出的3层BP网络模型。确定样本后,通过对样本的在线训练,逐步确定BP网络结构的各个参数,最终通过BP网络模型的应用得到最优解。本发明的优点:1)BP网络模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的方式,通过对误差的逐级调整,最终达到最小化误差值的目的;2)由于目前高炉喷吹煤灰熔点的测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通过该网络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对煤灰熔点快速、准确的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煤灰熔点 煤灰 样本 高炉喷吹煤粉 误差反向传播 最小化误差 网络结构 网络模型 在线训练 逐级调整 高炉喷 时效性 最优解 预测 氧化物 构建 变形 测量 输出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BP网络模型的煤灰熔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煤灰熔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输入和输出函数;/n步骤二:选择并收集训练样本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降低计算量并减小误差;/n步骤三:确定网络结构,设定训练函数、传递函数、学习率、训练步数和最大误差参数,并通过对比分析获得最优参数,以获得的最优参数,基于网络结构,建立模型;/n步骤四:使用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采用测试样本对训练结果进行测试,取得结果后,得到最优的网络预测模型;/n步骤五:将输出所对应的输入变量,输入到步骤四中的最优的网络预测模型中,最终获得煤灰变形温度。/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727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