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波导窄边电桥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3949.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赵旭浩;袁成卫;余龙舟;孙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波导窄边电桥移相器,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功率容量高、具有相位调节能力的移相器。本发明采用全金属结构,由矩形波导窄边电桥和扼流活塞构成;矩形波导窄边电桥由四个端口,四路微波传输通道,2个销钉,中央耦合区构成;扼流活塞由2个扼流滑块和连接杆构成;2个扼流滑块通过连接杆连成整体,拉动连接杆时,2个扼流滑块分别在2个微波传输通道内同时滑动,改变微波在矩形波导窄边电桥内的传输距离,实现第一端口到第四端口传输微波相位从0度到360度,然后下降到0度的变化。本发明功率容量高,工程上容易实现,相位调节速度快,工作带宽高,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和微波传输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波导 电桥 移相器 | ||
【主权项】:
1.一种矩形波导窄边电桥移相器,其特征在于矩形波导窄边电桥移相器采用全金属结构,由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和扼流活塞(4)构成;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由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第四端口(34)四个端口,第一微波传输通道(35)、第二微波传输通道(36)、第三微波传输通道(37)、第四微波传输通道(38)四路微波传输通道,第一销钉(39)、第二销钉(310),中央耦合区(311)构成;扼流活塞(4)由第一扼流滑块(41)、第二扼流滑块(42)和连接杆(43)构成;第一扼流滑块(41)和第二扼流滑块(42)通过连接杆(43)连成一个整体,第一扼流滑块(41)在矩形波导窄边电桥(1)的第三微波传输通道(37)内,可在第三微波传输通道(37)内滑动,第二扼流滑块(42)在矩形波导窄边电桥(1)的第二微波传输通道(36)内,可在第二微波传输通道(36)内滑动;拉动连接杆(43)时,第一扼流滑块(41)在第三微波传输通道(37)内、第二扼流滑块(42)在第二微波传输通道(36)内同时滑动;微波由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的第一端口(31)注入,由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的第四端口(34)输出;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空腔,金属壁厚为T;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的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第四端口(34)均为矩形波导,四个端口的矩形波导的内腔的宽边长度均为A,内腔的窄边长度均为B;矩形波导窄边电桥(3)关于水平轴线oo’具有对称性,第一微波传输通道(35)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微波传输通道(36)的中心轴线重合,第四微波传输通道(38)的中心轴线和第三微波传输通道(37)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微波传输通道(35)的中心轴线和第四微波传输通道(38)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h,h满足在中央耦合区(311)内仅能传输TE10和TE20两个基本模式;中央耦合区(311)的长度为L,宽度为h+A;第一销钉(39)和第二销钉(310)结构相同,均在中央耦合区(311)内;第一扼流滑块(41)、第二扼流滑块(42)结构相同,第一扼流滑块(41)由第一正向扼流塞(411)、第一反向扼流塞(412)、第一短路滑块(413)、第一支撑杆(414)和第二支撑杆(415)构成,第一正向扼流塞(411)和第一反向扼流塞(412)沿第一短路滑块(413)的中心轴o1o1’对称分布于第一短路滑块(413)两侧,第一正向扼流塞(411)通过第一支撑杆(414)与第一短路滑块(413)的一个侧面连接,第一反向扼流塞(412)通过第二支撑杆(415)与第一短路滑块(413)的另一个侧面连接;第一正向扼流塞(411)为矩形体,宽为a1,高为b1,轴向长度为l3;第一正向扼流塞(411)靠近第一短路滑块(413)的侧面挖有两个扼流槽,两个扼流槽结构相同,槽宽为d,槽深为h1;第一正向扼流塞(411)通过宽为a1,高为d1,轴向长度为l4的第一支撑杆(414)与第一短路滑块(413)连接;第一反向扼流塞(412)与第一正向扼流塞(411)结构相同,第一反向扼流塞(412)与第一正向扼流塞(411)关于轴线o1o1’对称,第一反向扼流塞(412)通过宽为a1,高为d1,轴向长度为l4的第二支撑杆(415)与第一短路滑块(413)连接;第一短路滑块(413)为宽为a,高为b,轴向长度为l5的长方体,且b1≤b<B,a1≤a<A,B‑b和A‑a在0.01λ~0.1λ之间取值,且λ/2=l3+l4+h1+0.5*(b‑d1);连接杆(43)由第一轴向连接杆(431)、第二轴向连接杆(432)和横向连接杆(433)构成;第一轴向连接杆(431)与第一扼流滑块(41)连接,第二轴向连接杆(432)与第二扼流滑块(42)连接,横向连接杆(433)连接第一轴向连接杆(431)和第二轴向连接杆(432);第一轴向连接杆(431)与第二轴向连接杆(432)结构相同,且关于水平轴线oo’对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394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