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钻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3834.9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刘梦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军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C25/68;E21C3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地质钻探设备,可以通过钻探装置中的喷水装置对外侧切割杆和内侧切割杆进行降温,防止在钻探过程中,装备过热损坏设备;可以调节钻探装置的钻探角度;可以通过运输装置对钻探过程中落下的矿石进行运输,方便钻探过程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粉碎装置对钻探过程中落下的矿石进行粉碎处理,包括钻探装置、运输装置、连接皮带、固定调整支架和粉碎装置,通过行星转架、行星齿轮和太阳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可以增加钻探装置中外侧切割杆和内侧切割杆的稳定性;手动向后侧推动角度推板使得角度推板与弧形卡台脱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钻探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地质钻探设备,包括钻探装置(1)、运输装置(2)、连接皮带(4)、固定调整支架(3)、粉碎装置(5)和连接传递皮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装置(1)包括钻探杆(1‑1)、角度调节杆(1‑2)、固定架(1‑3)、连接皮带一(1‑4)、连接皮带二(1‑5)、喷水装置(1‑6)、单向喷水口(1‑7)、外侧切割杆(1‑8)、内侧切割杆(1‑9)、行星转架(1‑10)、行星齿轮(1‑11)、太阳轮(1‑12)、传动带轮(1‑13)、内端推簧(1‑14)、内端转杆(1‑15)、弧形固定杆(1‑16)、弧形卡台(1‑17)、驱动杆(1‑18)、角度滑台(1‑19)、角度推板(1‑20)、推板推簧(1‑21)、驱动锥齿(1‑22)、传动锥齿(1‑23)、传动锥齿固定板(1‑24)、输入杆(1‑25)、输入锥齿(1‑26)、中端弧形腰槽(1‑27)、驱动套管(1‑28)、活塞推杆(1‑29)、推杆拉簧(1‑30)、喷水外框(1‑31)、驱动管一(1‑32)、驱动端二(1‑33)、球形推子(1‑34)、外侧套管(1‑35)、中层套管(1‑36)、连通夹层(1‑37)、内推簧(1‑38)、连通孔(1‑39)、内端推板一(1‑40)、内端推板二(1‑41)、输入电机一(1‑44)、输入电机二(1‑45)、中端传动带轮(1‑46)和中端驱动转轴(1‑47),行星齿轮(1‑11)转动连接在行星转架(1‑10)内端的上侧,太阳轮(1‑12)固定连接在内端转杆(1‑15)的右端,内端推簧(1‑14)设置在内端转杆(1‑15)的内端,内侧切割杆(1‑9)滑动连接在啊内端转杆(1‑15)的内端,内端推簧(1‑14)设置在内侧切割杆(1‑9)和内端转杆(1‑15)的内壁之间,内端转杆(1‑15)转动连接在行星转架(1‑10)的中端,太阳轮(1‑12)与行星齿轮(1‑11)啮合传动,传动带轮(1‑13)固定连接在内端转杆(1‑15)的右端,行星转架(1‑10)设置在内端转杆(1‑15)和传动带轮(1‑13)之间,内端转杆(1‑15)与外侧切割杆(1‑8)转动连接,行星转架(1‑10)与外侧切割杆(1‑8)固定连接,内侧切割杆(1‑9)与外侧切割杆(1‑8)的内端间隙配合连接,弧形卡台(1‑17)设置有多个,多个弧形卡台(1‑17)均匀设置在弧形固定杆(1‑16)内端面的前端,驱动杆(1‑18)设置在角度滑台(1‑19)的中端,角度推板(1‑20)与角度滑台(1‑19)滑动连接,推板推簧(1‑21)设置在角度推板(1‑20)与角度滑台(1‑19)之间,角度推板(1‑20)与弧形卡台(1‑17)间隙配合连接,驱动锥齿(1‑22)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18)的右端,驱动锥齿(1‑22)与传动锥齿(1‑23)啮合传动,传动锥齿(1‑23)与传动锥齿固定板(1‑24)转动连接,传动锥齿固定板(1‑24)与弧形固定杆(1‑16)固定连接,传动锥齿(1‑23)与输入锥齿(1‑26)啮合传动,输入锥齿(1‑26)转动连接在弧形固定杆(1‑16)内壁上,输入杆(1‑25)与输入锥齿(1‑26)固定连接,输入锥齿(1‑26)与传动锥齿(1‑23)啮合传动,中端弧形腰槽(1‑27)设置在弧形固定杆(1‑16)左端面的中端,行星齿轮(1‑11)与行星转架(1‑10)啮合传动,并且行星齿轮(1‑11)和太阳轮(1‑12)均设置在行星转架(1‑10)的内端,驱动杆(1‑18)固定连接在传动带轮(1‑13)的右端,传动带轮(1‑13)与角度滑台(1‑19)间隙配合连接,传动带轮(1‑13)设置在中端弧形腰槽(1‑27)的中端,输入电机一(1‑44)和输入电机二(1‑45)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3)内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架(1‑3)与弧形固定杆(1‑16)固定连接,连接皮带一(1‑4)过盈配合连接在输入电机一(1‑44)的输出轴和输入杆(1‑25)之间,连接皮带二(1‑5)过盈配合连接在输入电机二(1‑45)的输出轴和中端传动带轮(1‑46)之间,中端传动带轮(1‑46)固定连接在中端驱动转轴(1‑47)的中端,中端驱动转轴(1‑47)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驱动套管(1‑28)的中端,活塞推杆(1‑29)设置有多个,多个活塞推杆(1‑29)均与驱动套管(1‑28)滑动连接,推杆拉簧(1‑30)套接在活塞推杆(1‑29)上,推杆拉簧(1‑3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塞推杆(1‑29)和驱动套管(1‑28)之间,驱动管一(1‑32)和驱动端二(1‑33)均与喷水外框(1‑31)连接并连通,外侧套管(1‑35)固定连接在喷水外框(1‑31)的外端,外侧套管(1‑35)与中层套管(1‑36)固定连接,连通夹层(1‑37)设置外侧套管(1‑35)与中层套管(1‑36)的之间,连通夹层(1‑37)与喷水外框(1‑31)的内端连通,内推簧(1‑38)设置在中层套管(1‑36)的内端,球形推子(1‑34)滑动连接在中层套管(1‑36)的内端,内推簧(1‑38)设置在球形推子(1‑34)和中层套管(1‑36)的内端之间,连通孔(1‑39)设置在中层套管(1‑36)上,并且连通孔(1‑39)与连通夹层(1‑37)连通,推板一(1‑40)滑动连接在驱动管一(1‑32)的内端,内端推板二(1‑41)滑动连接在驱动端二(1‑33)的内端,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运输皮带一(2‑1)、外端铰接滑杆(2‑2)、中端滑杆(2‑3)、中端滑杆推簧(2‑4)、滚轮一(2‑5)、中端滑杆转子(2‑6)、多个中端滚轮二(2‑7)和运输皮带二(2‑8),中端滑杆(2‑3)与外端铰接滑杆(2‑2)固定连接,中端滑杆推簧(2‑4)套接连接在中端滑杆(2‑3)上,滚轮一(2‑5)与中端滑杆(2‑3)滑动铰接,中端滑杆推簧(2‑4)设置在中端滑杆(2‑3)的下端,多个中端滚轮二(2‑7)均与中端滑杆(2‑3)滑动铰接,中端滑杆(2‑3)设置有多个,运输皮带一(2‑1)连接在滚轮一(2‑5)和中端的中端滚轮二(2‑7)之间,运输皮带二(2‑8)连接在多个中端滚轮二(2‑7)之间,外端铰接滑杆(2‑2)设置在钻探杆(1‑1)的下端;所述固定调整支架(3)包括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固定调整支架电机(3‑2)、支架电机输入带轮(3‑3)、上侧调整支架杆(3‑4)、侧壁支架滑杆(3‑5)、侧壁滑杆推簧(3‑6)、侧壁内端滑杆(3‑7)、中端支架矩形滑杆(3‑8)、两个侧壁连接杆(3‑9)、下侧止推铰接杆(3‑10)、下侧止推凸台(3‑11)、下侧内端滑杆(3‑12)、下侧内端弹簧(3‑13)、下侧转动滚轮(3‑14)、内端转动转子(3‑15)和中端支架矩形滑槽(3‑16),固定调整支架电机(3‑2)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的左端,支架电机输入带轮(3‑3)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上侧调整支架杆(3‑4)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上端面的中端,侧壁支架滑杆(3‑5)的中端与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转动连接,侧壁支架滑杆(3‑5)与侧壁内端滑杆(3‑7)滑动连接,侧壁内端滑杆(3‑7)与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固定连接,侧壁滑杆推簧(3‑6)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壁滑杆推簧(3‑6)均套接连接在侧壁内端滑杆(3‑7)上,两个侧壁滑杆推簧(3‑6)分别设置在侧壁支架滑杆(3‑5)的上下两端,中端支架矩形滑槽(3‑16)设置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上,中端支架矩形滑杆(3‑8)滑动连接在中端支架矩形滑槽(3‑16)内,两个侧壁连接杆(3‑9)分别铰接连接在中端支架矩形滑杆(3‑8)的左右两端,侧壁连接杆(3‑9)与内端转动转子(3‑15)铰接连接,侧壁连接杆(3‑9)与下侧内端滑杆(3‑12)滑动连接,下侧止推铰接杆(3‑10)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的下端,下侧内端滑杆(3‑12)固定连接在下侧止推铰接杆(3‑10)的内丹,下侧内端弹簧(3‑13)套接连接在下侧内端滑杆(3‑12)上,下侧止推凸台(3‑11)设置有多个,多个下侧止推凸台(3‑11)均匀设置在下侧止推铰接杆(3‑10)的下端,中端支架矩形滑杆(3‑8)与侧壁支架滑杆(3‑5)滑动铰接;外端铰接滑杆(2‑2)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上侧调整支架杆(3‑4)的上端,固定架(1‑3)固定连接在上侧调整支架杆(3‑4)的上端;连接皮带(4)连接在支架电机输入带轮(3‑3)和中端滚轮二(2‑7)之间;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粉碎支架(5‑1)、粉碎轮(5‑2)、粉碎轮转子(5‑3)、粉碎轮转子推簧(5‑4)、内端滑槽(5‑5)、下侧内端滑杆(5‑6)、下侧中端推簧(5‑7)、下侧梯形排料孔(5‑8)和内端铰接滑杆(5‑9),粉碎轮(5‑2)与粉碎轮转子(5‑3)转动连接,粉碎轮转子(5‑3)与内端滑槽(5‑5)滑动连接,内端滑槽(5‑5)设置在内端铰接滑杆(5‑9)上,粉碎轮转子推簧(5‑4)设置在内端滑槽(5‑5)内端,粉碎轮转子推簧(5‑4)设置在粉碎轮转子(5‑3)的下端,下侧内端滑杆(5‑6)与内端铰接滑杆(5‑9)滑动连接,下侧中端推簧(5‑7)设置在连个两个内端铰接滑杆(5‑9)之间,下侧梯形排料孔(5‑8)设置在粉碎支架(5‑1)内端的下侧,并且下侧梯形排料孔(5‑8)与粉碎支架(5‑1)内端连通,粉碎支架(5‑1)固定连接在固定调整支架本体(3‑1)的右端,连接传递皮带(6)连接在粉碎轮转子(5‑3)和中端滚轮二(2‑7)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军,未经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938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