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偏流预补偿的结温标定及散热组件性能评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1034.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禹健;郭天星;高红斌;张海燕;王琦;白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流预补偿的结温标定及散热组件性能评估装置,该装置包括标定和测量两种工作模式。标定模式是由恒流源激励下的被测器件与伴随负载并联组成,控制伴随负载漏、源极两端电压,使得恒流源两端电压在被测器件导通前后保持不变,测量被测器件在不同结温下的饱和导通压降,得到结温、饱和导通压降的关系;测量模式是由恒流源激励下的被测器件组成,将被测器件置于散热组件上,控制饱和导通压降使被测器件工作于不同发热功率下,测量被测器件的饱和导通压降,根据上述结温、饱和导通压降的关系反推被测器件的结温,得到器件在不同发热功率下的结温特性,用以评价散热组件散热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流 补偿 温标 散热 组件 性能 评估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偏流预补偿的结温标定及散热组件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标定模式下的组成包括:可调电压源、可调恒流源与被测器件Q1串联构成回路;可调电压源的负极为公共地;被测器件、温度传感器及储热块置于保温容器中;伴随负载Q2与被测器件Q1并联;A/D1的模拟输入端与被测器件Q1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A/D1接收控制器转化启动信号,并向控制器传送转模数转化的数据结果;被测器件Q1的栅极与栅极驱动1的输出端O相连;栅极驱动1的电源端V与D/A1相连;D/A1接收控制器传送的数据;控制器输出的栅极控制信号与栅极驱动2的控制端C相连,同时栅极控制信号通过非门与栅极驱动1的控制端C相连;栅极驱动1的接地端G与公共地相连;伴随负载Q2的栅极与栅极驱动2的输出端O相连;栅极驱动2的电源端V与运算放大器D1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D1的正相输入端与伴随负载Q2的漏极相连;运算放大器D1的反相输入端与D/A2的电压输出端相连;D/A2接受控制器传送的数据;栅极驱动2的接地端G与公共地相连;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在测量模式下的组成包括:可调电压源、MOS管Q3、反馈电阻R与被测器件Q1串联构成回路;可调恒流源由MOS管Q3、运算放大器D2、反馈电阻R组成;MOS管Q3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D2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D2的反相输入端与MOS管Q3的源极相连;D/A4的电压输出端一端与运算放大器D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被测器件Q1的集电极相连;D/A4接收控制器传送的数据;被测器件置于散热组件上;A/D2的模拟输入端与被测器件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A/D3的模拟输入端与反馈电阻R的两端相连;A/D2、A/D3接收控制器转化启动信号,并向控制器传送模数转化的数据结果;被测器件的栅极与栅极驱动1的输出端O相连;栅极驱动1的接地端G与运算放大器D3的输出端相连;栅极驱动1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栅极驱动1的电源端V与标准栅极电压电源相连;运算放大器D3的同相输入端与被测器件的集电极相连;运算放大器D3的反相输入端与D/A3的电压输出端相连;D/A3接收控制器传送的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10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