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液压驱动系统的柱形升降路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2733.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飞;匡懋萃;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液压驱动系统的柱形升降路障,包括主壳体、升降筒、液压系统及液压缸;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液压系统设于升降筒内并位于升降筒的上部,液压系统随升降筒升降,当升降筒上行时,液压系统处于地面以上,便于故障的维修与维护,利于液压系统的散热,当升降筒下行时,液压系统也与主壳体的最底端保留一定的距离,液压系统不再长时间处在地面以下的恶劣环境中,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本实用新型还将主壳体与升降筒作为一体式设计,具有产品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系统 升降筒 本实用新型 主壳体 柱形升降路障 集成液压 驱动系统 一体式设计 恶劣环境 故障率 集成度 液压缸 最底端 散热 紧凑 产品结构 升降 维修 保留 维护 | ||
【主权项】:
1.一种集成液压驱动系统的柱形升降路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壳体(1)、升降筒(2)、液压系统(3)及液压缸(4);所述主壳体(1)由外壳(11)、裙边盖板(13)、主底板(14)、导向杆(15)、支撑座(16)、杆头连接座(17)及导向支撑块(18)构成,外壳(11)为方形、圆形或正多边形且上端开口的柱状桶体,裙边盖板(13)设于外壳(11)的顶部,主底板(14)设于外壳(11)的底部,主底板(14)的中心设有杆头连接座(17)、周边均布设有数个支撑座(16),导向杆(15)及导向支撑块(18)均为数件,导向杆(15)依次设于主底板(14)的支撑座(16)与裙边盖板(13)之间,导向支撑块(18)在导向杆(15)上滑动设置;所述升降筒(2)由筒体(21)、下端盖(22)、上端盖(23)、电缆护套(24)、橡胶气囊(25)、锁紧螺栓(26)及支撑环(27)构成,筒体(21)的下端面设有支撑块接口,上端盖(23)设于筒体(21)的上端面,支撑环(27)设于筒体(21)内,锁紧螺栓(26)穿过上端盖(23)与支撑环(27)连接,下端盖(22)浮动设于筒体(21)内,下端盖(22)上设有缸筒口、胶囊气口及护套口,橡胶气囊(25)设于筒体(21)内与胶囊气口连接,电缆护套(24)设于下端盖(22)的护套口上;所述液压系统(3)由液压集成油路块(31)、液压泵(32)、电机(33)、电磁阀(34)、液控阀(35),液压集成油路块(31)上设有缸筒座、液压泵座、电机座、电磁阀座、及液控阀座,液压泵(32)、电机(33)、电磁阀(34)及液控阀(35)依次装在液压集成油路块(31)的液压泵座、电机座、电磁阀座及液控阀座上;所述液压系统(3)设于升降筒(2)内,液压系统(3)的液压集成油路块(31)经螺栓与升降筒(2)的支撑环(27)连接,所述升降筒(2)穿过主壳体(1)的裙边盖板(13)设于外壳(11)内,升降筒(2)上筒体(21)的支撑块接口与主壳体(1)的导向支撑块(18)连接;所述液压缸(4)由活塞杆与缸筒构成,液压缸(4)设于主壳体(1)与升降筒(2)之间,液压缸(4)的缸筒穿过升降筒(2)下端盖(22)的缸筒口与液压集成油路块(31)的缸筒座连接,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主底板(14)的杆头连接座(17)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027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位锁缓冲保护装置
- 下一篇:气动升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