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排水槽的生态护坡砖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1328.2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辉;刘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带有排水槽的生态护坡砖带,包括有设置于道路两侧坡面上的生态护坡砖结构,生态护坡砖结构的底侧连接设有排水槽。生态护坡砖结构包括坡面和集水部,坡面由边界框和若干平铺间隔排列的透水砖构成,透水砖设置于边界框的中间区域;集水部设置于底座的内部,集水部的内部形成集水腔,渗透板和集水腔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底端垂直支柱,能够有避免大量降雨下的水土流失,生态效益。排水槽包括不锈钢连接渠和垃圾承接部,顶盖覆盖设置于不锈钢连接渠上,安装折弯片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漏水缝隙,垃圾承接部安装于不锈钢连接渠的底端,下漏斗与不锈钢连接渠连通,不易被固体废弃物或泥沙等杂物阻塞,可对水流流速进行调节。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护坡砖 排水槽 不锈钢 集水部 间隔排列 边界框 承接部 集水腔 透水砖 底端 坡面 固体废弃物 垂直支柱 道路两侧 漏水缝隙 生态效益 水流流速 中间区域 顶盖 侧连接 渗透板 下漏斗 折弯片 垃圾 平铺 底座 阻塞 连通 降雨 泥沙 杂物 水土流失 覆盖 | ||
【主权项】:
1.一种带有排水槽的生态护坡砖带,包括有设置于道路两侧坡面上的生态护坡砖结构,生态护坡砖结构的底侧连接设有排水槽;其特征在于:生态护坡砖结构包括坡面(1)和集水部(3),所述坡面(1)由边界框(2)和若干平铺间隔排列的透水砖(6)构成,所述透水砖(6)设置于所述边界框(2)的中间区域,所述坡面(1)的底部设有底座(5),所述集水部(3)设置于所述底座(5)的内部,所述集水部(3)的一侧设有上层溢出水出水管(4),所述上层溢出水出水管(4)的端部设有出水口(10),所述上层溢出水出水管(4)一侧的底端设有溢出水位线(12),所述集水部(3)的内部形成集水腔(9),且所述上层溢出水出水管(4)与所述集水腔(9)连通,所述集水腔(9)的顶部设有渗透板(8),所述渗透板(8)和所述集水腔(9)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底端垂直支柱(16),所述底端垂直支柱(16)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集水部(3)和所述渗透板(8)通过砂浆固定连接,所述集水部(3)底端的一侧设有底层排水管(13);排水槽包括不锈钢连接渠(101)和垃圾承接部(108),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由底板(106)和侧壁(107)构成,所述侧壁(107)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06)的两侧,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的顶部设有顶盖(102),所述顶盖(102)覆盖设置于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上,且所述顶盖(102)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折弯片(105),所述安装折弯片(105)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漏水缝隙(104),所述安装折弯片(105)与所述侧壁(107)焊接,所述垃圾承接部(108)安装于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的底端,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由外层壳体(1014)和内嵌匣(1015)构成,所述外层壳体(1014)与所述底板(106)焊接,所述内嵌匣(1015)嵌入设置于所述外层壳体(1014)内,并与所述外层壳体(1014)活动连接,且所述内嵌匣(1015)的顶部设有下漏斗(1011),所述下漏斗(1011)与所述不锈钢连接渠(101)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2613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结构式护坡砖及护坡
- 下一篇:一种软岩隧道洞口边坡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