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进给式径向钻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5962.8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长春;刘晓强;夏宗禹;陈凡凡;陈豪;盛伟;刘肖肖;薛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B4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压进给式径向钻孔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对于缸体内壁上的径向盲孔的加工还比较困难,电火花加工等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局限性,当孔径较小时,加工更为困难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压进给式径向钻孔设备,包括驱动电机、基座、横杆部、钻头部和用于推动钻头进给的气动进给机构,驱动电机设置在基座的一侧,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横杆部一端,横杆部设置在基座的另一侧,横杆部的另一端连接钻头部。优点:本设备,采用压缩空气控制进给,径向钻孔设备结构简单,钻头部内的每个齿轮结构都很简单,没有套叠安装,使得钻头部及横杆部的直径可以做得比较小,便于对小而深的内壁径向盲孔的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部 进给 钻孔设备 钻头部 驱动电机 气压 径向盲孔 加工 气动进给机构 压缩空气控制 本实用新型 电火花加工 电机轴连接 齿轮结构 缸体内壁 一端连接 钻头 内壁 套叠 | ||
【主权项】:
1.一种气压进给式径向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00)、基座(200)、横杆部(300)、钻头部(400)和用于推动钻头进给的气动进给机构,驱动电机(100)设置在基座(200)的一侧,驱动电机(100)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101)连接横杆部(300)一端,横杆部(300)设置在基座(200)的另一侧,横杆部(300)的另一端连接钻头部(400);横杆部(300)包括一端带有法兰(303)的中空横杆(301),法兰(303)连接基座(200),在中空横杆(301)内设置传动轴(302),传动轴(302)的两端均转动支撑在中空横杆(301)上,传动轴(302)的右端通过键(305)连接联轴器(101),传动轴(302)的左端设置主动锥齿轮(304);钻头部(400)包括钻头外壳(401),钻头外壳(401)的右端连接中空横杆(301)的另一端;在钻头外壳(401)的右端内凹设置有用于容纳主动锥齿轮(304)的开孔(401‑1),在钻头外壳(401)内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304)外啮合的从动锥齿轮(412),从动锥齿轮(412)空套在固定轴(411)上,固定轴(411)过盈设置在钻头外壳(401)内的第一竖向盲孔(401‑2)内,固定轴(411)的轴线与钻头外壳(401)的轴线垂直设置;在固定轴(411)空套设置第一圆柱齿轮(413),第一圆柱齿轮(413)与从动锥齿轮(412)为一体组成双联齿轮;在钻头外壳(401)内设置有与第一圆柱齿轮(413)外啮合的中间齿轮(422),中间齿轮(422)空套在中间轴(421)上,中间轴(421)过盈设置在钻头外壳(401)内的第二竖向盲孔(401‑3)内,中间轴(421)的轴线与钻头外壳(401)的轴线垂直设置;在钻头外壳(401)内设置有与中间齿轮(422)外啮合的第二圆柱齿轮(432),第二圆柱齿轮(432)固联在钻头(431)的上部,钻头(431)的上部在位于第二圆柱齿轮(43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通过第一轴承(435)和第二轴承(434)转动设置在钻头外壳(401)内的第三竖向盲孔(401‑4)内,钻头(431)可沿着第三竖向盲孔(401‑4)上下滑动,钻头(431)与第三竖向盲孔(401‑4)的孔壁之间设置滑套(433),滑套(433)与第二轴承(434)之间设置钻头复位进气间距(401‑5),钻头(431)的轴线与钻头外壳(401)的轴线垂直设置;气动进给机构包括在中空横杆(301)的杆体上沿中空横杆(301)的轴向设置第一钻头进给进气通道(306)和第一钻头复位进气通道(313),第一钻头进给进气通道(306)和第一钻头复位进气通道(313)不相通;在中空横杆(301)上分别对应第一钻头进给进气通道(306)和第一钻头复位进气通道(313)设置钻头进给进气口(312)和钻头复位进气口(314),在钻头进给进气口(312)内设置进给气管接头(307),在钻头复位进气口(314)内设置复位气管接头(308);在钻头外壳(401)的壳体上分别对应第一钻头进给进气通道(306)和第一钻头复位进气通道(313)设置第二钻头进给进气通道(403)和第二钻头复位进气通道(404),在第三竖向盲孔(401‑4)的孔底设置钻头进给进气盲孔(407),钻头进给进气盲孔(407)与第二钻头进给进气通道(403)相通;在钻头外壳(401)的壳体上平行于钻头(431)轴线方向设置钻头复位进气盲孔(408),钻头复位进气盲孔(408)与第二钻头复位进气通道(404)相通,在钻头复位进气盲孔(408)的底部垂直于钻头(431)轴线方向设置钻头复位进气过渡孔(406),钻头复位进气过渡孔(406)连通钻头复位进气间距(401‑5),在钻头复位进气盲孔(408)的孔口处设置密封堵头(40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559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缸式车床尾座横向定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