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反射双共振谷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247.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戴心玥;肖功利;韦清臣;宋美颖;黄文海;梁峰;周继振;杨宏艳;徐俊林;杨秀华;窦婉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反射双共振谷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位于光纤端面的金属膜,金属膜上均匀排列满工字型纳米狭缝结构,其中工字型纳米狭缝结构由三条相互连通的矩形狭缝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具有两个共振波长,相互修正结果的两个共振波长可以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并且这两个共振波长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结构参数来调整,从而来适应不同的实用范围。实现了一种检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加工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共振波长 光纤表面 本实用新型 等离子共振 纳米狭缝 工字型 金属膜 共振 反射 等离子体共振 结构参数 矩形狭缝 均匀排列 光纤端 种检测 连通 修正 加工 | ||
【主权项】:
1.基于反射双共振谷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本体由金属膜(1)和2个以上的狭缝结构单元组成;所有狭缝结构单元均贯通开设在金属膜(1)上,并在金属膜(1)上呈周期性排布;每个狭缝结构单元均为2条横向狭缝和1条纵向狭缝(4)所构成的工字型结构;2条横向狭缝相互平行;纵向狭缝(4)位于2条横向狭缝之间,且纵向狭缝(4)的两端分别与这2条横向狭缝垂直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532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