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的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6805.0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龙博直流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含导向纤、第一气缸、第一成型支架、成型模具(760)、第一气缸输出端固连有导向纤,所述导向纤端部设置有成型推板,所述成型推板可插入成型槽内,并沿成型槽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含第一上夹持部和第一下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含第二上夹持部和第二下夹持部;该装置可以自动按照电枢线圈的设定形状成型加工,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的电枢线圈形状和尺寸一致性好,效率高,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大大的提高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机构 夹持机构 电枢线圈 大功率电机 成型推板 绕制装置 上夹持部 下夹持部 成型槽 本实用新型 尺寸一致性 气缸输出端 成型加工 成型模具 成型支架 线性移动 相对设置 可插入 产能 固连 气缸 纤端 自动化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成型机构(700)和第二成型机构(800);所述第一成型机构(700)包含导向纤(710)、第一气缸(720)、第一成型支架(730)、成型模具(760),第一气缸(720)输出端固连有导向纤(710),所述导向纤(710)端部设置有成型推板(711),所述成型推板(711)可插入成型槽(762)内,并沿成型槽(762)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机构(800)包含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包含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相铰接于固连在第一夹持机构支架(860)上的第二铰接轴(861),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咬合口(8211)和第一下咬合口(8221),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和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固连有第一夹持气缸(850),所述夹持气缸输出端(851)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相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还包含有翻转机构(830),所述翻转机构(830)由翻转气缸(833)、与翻转气缸输出端固连的第一齿条(831)、与第一齿条(831)传动连接的第一扇形齿(832)组成,所述第一扇形齿(832)可带动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840)包含第二上夹持部(841)和第二下夹持部(842),所述第二上夹持部(841)和第二下夹持部(842)前端设置有第二上咬合口(8411)和第二下咬合口(8421),所述第二上咬合口(8411)和第二下咬合口(8421)可形成咬合从而夹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龙博直流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海盐龙博直流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068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钢安装机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的送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