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936.2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摆放路锥时,将路锥叠放于收纳筒中;推动推车行进,限位支撑机构逐一撤销对路锥的支撑,路锥在自身重力下逐一落至地面进行排布;回收路锥时,夹持升降机构对待收回路锥进行一次夹持且将路锥靠近收纳筒运输;接着,快速抬升机构对夹持升降机构运输中的路锥进行二次夹持且将其朝向收纳筒快速运输;最后,顶开机构将收纳筒的路锥向上顶开,扳动扳手,拨动齿条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相对应,行程放大构件驱动待收回路锥的底座运输至收纳筒与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处,撤销对扳手的控制,拨动齿条自动复位且将待收回路锥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底座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上,完成路锥的回收。 | ||
搜索关键词: | 路锥 收纳筒 夹持升降机构 回收处理 支撑板 摆放 扳手 拨动 底座 运输 限位支撑机构 齿条转动 顶开机构 构件驱动 快速抬升 快速运输 行程放大 一次夹持 自动复位 撤销 回收 间隙处 扳动 齿条 叠放 顶角 顶开 夹持 排布 车行 转动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一)准备阶段:S1: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时,将路锥层层叠放于推车上的收纳构件中;所述的推车包括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钢管,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成三段并且分别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竖直段,钢管的倾斜段向上翘起并且该悬置端为用户的握持端M、钢管的水平段用于安装收纳构件以及自动放落装置、对称布置的钢管的竖直段固接为一体并且构成了闭合端N,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一并且保持架一靠近握持端M,保持架一上转动设置有后轮,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二并且保持架二靠近闭合端N,保持架二上转动设置有前轮,所述收纳构件包括架设于钢管水平段上的门型架,门型架上安装有竖直布置并且两端开口的正六边形收纳筒,收纳筒与路锥相适配;本方案中,路锥包括正六边形的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锥身,所述底座与锥身均中空布置,底座的厚度为H,底座最宽距离为D并且为对称的两顶点之间的距离,底座最窄距离为并且为对称的两直边之间的距离;(二)摆放阶段:S2:推动推车沿着路面缓慢行进,由放落控制机构对限位支撑机构进行控制,限位支撑机构逐一撤销对路锥的支撑,路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一下落至地面上,并且路锥沿着推车行进的轨迹间距排布;限位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门型架上的水平支撑板,支撑板呈矩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支撑板与门型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杆,路锥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的边缘处,收纳筒位于支撑板的斜上方并且支撑板与收纳筒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锥底座的厚度H;所述的限位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端面的弧形导轨并且弧形导轨凹向收纳筒布置,弧形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拨动齿条,拨动齿条与路锥的底座相适配,所述的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支撑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撑架上架设有平行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导向杆一,导向杆一上套设有保持架三,保持架三与导向杆一沿平行于支撑板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保持架三上设置有直齿条并且直齿条与拨动齿条相啮合,所述导向杆一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支撑架抵触、另一端与保持架三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推动保持架三朝向闭合端N运动;限位支撑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时,推动推车沿路面前进,与此同时,放落控制机构克服复位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驱动保持架三沿着导向杆一靠近握持端M滑动,复位弹簧一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保持架三将带动直齿条同步运动,直齿条沿平行于支撑板长度方向靠近握持端M运动,直齿条将带动拨动齿条沿着导轨靠近握持端M滑动,拨动齿条运动的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转动下落至地面,而后,复位弹簧一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保持架三沿着导向杆一靠近闭合端N滑动复位,放落控制机构连续运行,使拨动齿条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逐一转动下落至地面;(三)回收阶段:S3:回收控制机构驱动夹持升降机构对路面上待收回路锥进行一次夹持并且将路锥靠近收纳筒运输;所述的夹持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构件以及设置于升降构件底部的一次夹持构件,升降构件包括左升降组件以及右升降组件,左升降组件指向右升降组件的方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右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门型架顶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一,引导套一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一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左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底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二,引导套二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二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一次夹持构件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的底部;两个一次夹持构件沿收纳筒的轴线构成中心对称,所述的一次夹持构件包括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底部固定连接的水平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杆二,导向杆二的轴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导向杆二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二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与路锥底座相匹配的角形夹块,角形夹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耳一,凸耳一套设于导向杆二上并且两者沿导向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角形夹块的下端面与地面相接触;夹持升降机构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回收控制机构驱动两角形夹块沿着导向杆二相互靠近滑动,两角形夹块将待收回处理的路锥的底座夹紧,而后,回收控制机构带动一次夹持构件整体竖直向上运动,引导杆一朝向引导套一内部滑动,夹持升降构件将路锥进行夹持并且将其朝向收纳筒运输;S4:快速抬升机构对夹持升降机构运输中的路锥进行二次夹持,并且在二次夹持后快速将路锥朝向收纳筒运输;所述的快速抬升机构与右升降组件位于同侧,快速抬升机构包括用于对路锥底座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二次夹持构件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上,由一次夹持构件夹持的路锥向上运动过程中,路锥的底座自动卡入至二次夹持构件中并且由其进行二次夹持,而后,行程放大构件快速将路锥朝向收纳筒运输;所述的二次夹持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门型架内侧的顶板、与门型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与顶板上下对应布置的底板,底板与升降板处于同一水平面,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杆三与导向杆四,导向杆三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四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两导向杆三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一,滑动杆一端部套设于导向杆三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导向杆四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二,滑动杆二端部套设于导向杆四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与推车行进方向的反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门型架内部布置的夹紧盒,夹紧盒套设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上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紧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端盖,端盖的下侧开设有敞口,敞口上活动设置有下夹板,下夹板与敞口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端盖的上侧设置有与下夹板相匹配的上夹板,并且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距离与路锥底座相匹配;二次夹持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夹持升降机构夹持待收回的路锥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当路锥底座的顶角与下夹板的斜面一相抵触时,该顶角将对斜面一进行挤压并且使下夹板沿着敞口朝向夹紧盒内部滑动,引导杆三朝向引导套三内部滑动,支撑弹簧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当路锥底座的顶角卡入至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时,支撑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下夹板沿着敞口朝向夹紧盒的外部滑动,二次夹持构件完成对待收回路锥的夹持处理,而后,由行程放大构件驱动二次夹持构件以及二次夹持构件夹紧的路锥快速朝向收纳筒运动;S5:顶开机构将收纳筒的路锥向上顶开,为收纳二次夹持构件夹持的路锥预留间隙,扳动扳手,使拨动齿条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相对应,接着,行程放大构件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将待收回路锥的底座运输至收纳筒与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处,撤销对扳手的控制,拨动齿条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底座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上,完成路锥的回收处理;所述的顶开机构包括设置于夹紧盒上方并且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开盒,顶开盒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夹紧盒的开口方向,顶开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盒盖,所述盒盖上活动设置有顶块,顶块盒盖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顶开机构配合放落装置完成将待收回路锥回收至收纳筒中并且搭衬于支撑板上的具体表现为,夹紧盒的运动架带动顶开盒同步向上运动,顶开盒将带动顶块向上运动,顶块向上运动插入缺口并且推动收纳筒中的路锥向上运动,顶块对收纳筒中的路锥进行临时支撑,而后,扳动扳手,使拨动齿条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相对应,行程放大构件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将待收回路锥进一步运输至支撑板与收纳筒之间的间隙处,接着,撤销对扳手的控制,拨动齿条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底座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上,完成路锥的回收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49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